APP下载

游手好闲逛街人

2012-04-29

大学生 2012年13期
关键词:文学青年郁达夫沈从文

出生于湘西的沈从文原本是一个士兵,文化程度只有高小。祖父沈宏富曾是贵州提督,但在辛亥革命之后,沈家逐渐败落。1923年,不满20岁的沈从文来到北京,初来乍到的沈从文甚至连什么是标点符号都不知道,他试图在文学领域白手起家,用他自己的话说,来北京的目的就是“独立”。

沈从文他求助过许多大人物,包括鲁迅,包括郁达夫。他给鲁迅写信求助,鲁迅不以为意;接着丁玲为他向鲁迅求助,却因为沈丁笔迹相似而引来了鲁迅的反感,酿成积怨,终未释怀。不过,郁达夫倒是理解沈从文,他在1924年的一个冬天拜访了沈从文,不仅给了他物质上的帮助,还留下了《给一位文学青年的公开状》这样的精神食粮。从此之后,沈开始发表文章,在文学道路上越走越宽。贵人相助实为其腾飞路上的重要一步。

沈从文当时在北大当旁听生,也曾去应考,结果“一问三不知,得了个零分,连两元报名费都退还。”事业上的苦闷和心理上的苦闷造就了他当时略微扭曲的生活状态。北大中文系副教授姜涛将沈从文在北京的初期生活概括为“公寓困守与街道漫游”两个方面。被郁达夫接济之后回到公寓大哭便是前者的证明,而后者的证明便是尾随女性。

当年波德莱尔就被本雅明定义为“游手好闲的逛街人”,游吟诗人的形象被定义了,他们在街上搜罗新鲜和刺激,捕捉灵感和创意。沈从文与之确有相似之处。现今找到其最早发表的作品《公寓中》(1924年11月16日)有这样一段话,“因为公寓中可怕的寂寞,实在使人难过,我正可以乘这暮色苍茫里,到外面去找一点能够兴奋我这神经的事情……马路上去做什么事?去看女人!”在那篇文章中,沈从文写尽了一个混迹青年的心理失落和巨大空虚,关于女性的描写则有想象和虚幻的成分。而在《怯汉》这篇以第一人称写就的文章中,主人公尾随两位女生从西单牌楼到女子师范大学,心理胆怯了无止境。最终,他轻撞了其中一位女孩,听到对方“这是个痞子”的回应后快步走开,在归途中又大哭一场。

在《老实人》一文中,沈从文用“自宽君”这个人物影响影射了自己。当时沈从文住在北大红楼附近,时常去北海公园漫步。文中的自宽君某日遇到两位女孩,她们谈论的主题是新文学,鲁迅,周作人和废名,甚至还谈到了他自己的最新小说《山楂》。自宽君开始尾随两位女生并试图搭讪,但在一番激烈的心理斗争之后,他终究无法鼓起勇气说出自己的名字,支支吾吾半天却被警察带走,最终被拘留四天。沈从文这样写道,“自宽君又何尝不是了然自己是在体态上有着不配追女人的样子才敢坐下来的?因为别人是在看自己作的书,自宽君的心中有一些幸福小泡沫在涌。在十步以内,就是那极忠实的读者,且这读者的模样又如何动人!”

欲说还休,欲罢不能。他的好友胡也频曾经在《北风里》这样刻画了一个画家,在卖雪莱像失败遭到当铺老板奚落之后,他“把雪莱的像放到桌上时,蓦然见到那蛋形的镜子里面,是现着一个年轻的,但忧郁,满着灰尘,像煤铺伙计污浊的脸。”这个当时文学青年的典型肖像又何曾不在影射沈从文。沈在银闸胡同的旧居名为“窄而霉小斋”,足以凸显彼时的艰辛。

即使成名之后,沈从文的阴影依然笼罩,姑且称之“逆袭后遗症”。1928年,沈从文首次在上海中国公学讲课。事先准备充分的他因为紧张竟然10分钟没有说出一个字!调整过来之后,他用十几分钟就讲完了一个多小时的内容,并在黑板上写下,“我第一次上课,见你们人多,怕了。”当时,恃才傲物的刘文典就很看不起没有接受过正规教育的沈从文,多次在公开场合羞辱他。

尽管如此,沈从文的逆袭模板依然是文学史上的经典,首先,告诉了文青独自闯荡都市且人脉不广应该如何谋生,应该如何接近梦想,应该如何成人成事;其次,未经系统训练如何在一个领域出人头地,沈从文的答案是:可以从一些为传统礼节所不齿的行为开始,“荒谬”也能转化为“硕果”。在沈从文的墓地上,有这样一行字,“一个战士,要么战死沙场,要么回到故乡。”有机会,为什么不试试呢?

责任编辑:刘贞

猜你喜欢

文学青年郁达夫沈从文
丁玲 沈从文 从挚友到绝交
贵人
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节选)
郁达夫:热烈的爱倩,却不能相守一生
抗战中的爱情:李小瑛与郁达夫
浮世露恋:李小瑛与郁达夫
ON THE TRAIL OF THE CHINESE HIPSTER
微博评书:沈从文家书
一个“文学青年”的汽车梦
沈从文小说开头艺术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