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水潭医院,数字化进行时
2012-04-29姜红德
姜红德
信息技术的发展正推动着医疗IT配备朝着数字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传统的看病模式将被彻底打破,挂号时间长、候诊时间长、交费取药时间长、诊断时间短的“三长一短”就医状况将会成为历史,病人的诊疗信息、卫生经济信息与医院管理信息等也会被有效收集、储存、传输与整合,并纳入整个社会医疗保健数据库,这些在以骨科和烧伤科为重点的积水潭医院已经变成了现实。
信息化离不开选型
就在几年前,积水潭医院在从澳大利亚引进国际先进的HIS产品基础上,通过本地化开发完成了HIS系统的建设。“当时这个系统应用的不是很广泛,只有安贞医院、友谊医院等几家,不过现在很多医院都采用了这个系统,其中不乏业内信息化管理的佼佼者,北京地区有北京地坛医院新院、北京复兴医院、北京中医医院、北京市妇产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等,外省市的有亚洲最大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湘雅二院、中国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吉林大学第三医院等”,积水潭医院信息中心主任张宜国表示。
张宜国1997年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一直从事临床工作,2006年转入医院信息中心,现任北京积水潭医院信息中心主任。从2007年开始,积水潭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重担落在了他的肩上。谈到医院信息化建设,他的原则是以患者体验为中心,患者就诊的第一步就是挂号,积水潭医院就是先从建立和完善预约挂号系统开始信息化建设。从门诊、医生工作站和收费挂号系统,急诊系统,住院系统,然后是前台和病理、超声、手术室系统、麻醉系统等,近年来积水潭医院陆续上线了10多个系统。
据介绍,2008年以前,北京市大部分医院信息系统都是由医院自行筹资购买的,当初积水潭医院采购信息系统时是自主选型、自主采购的。从2008年开始,北京市的医疗卫生相关信息项目采购前医院根据自身需求填写项目申请书,参照政府采购目录上报所需软硬件系统与产品,并通过北京市卫生局、经信委、财政局逐级审批,全部通过后方可进行招标。此次积水潭医院正是通过政府采购申报回龙观分院信息系统,但由于初次申报政府采购,对于申报流程和格式不甚了解,张宜国前后共申报了9次,最终成功获得审批。
目前医院正在进行的还有更多的项目。“医院数据库要升级,要上移动护理系统和自助终端,要采购信息系统,中山分院也要做信息化的计划和执行”……这些都是今年上半年张宜国肩上扛的项目,项目多、进度各有不同,选型、采购、开发,医院CIO每一步都要步步为营。
为缓解医护人员工作压力,积水潭医院也准备启动移动医疗项目,基于成本考虑,积水潭医院准备先从移动护理系统着手,目前相关公司正在进行移动护理系统前期开发工作。
在选型方面,积水潭医院移动护理系统分为三部分进行采购,一部分是软件解决方案,另一部分是手持移动设备,第三部分是全院覆盖的无线网络。其中,移动护理软件采用远卓的移动医疗解决方案,包括移动护理、设备清点、安全用血等功能;无线网络则采用了ARUBA,由东华实施;手持移动设备选用定谊科技医疗专用PDA,因为该产品带有防菌涂层。而在医用手持移动设备的选择上,张宜国并不看好时下iPad这一时髦移动终端,因为iPad45积大,不容易携带,容易丢失。
在整个移动护理项目中,全院覆盖的无线网络、软件解决方案、手持移动设备所需投入比例约为7:7:5,同时移动护理软件解决方案定价也有所不同,是以病房为单位,而不是像其他应用系统以功能模块为单位进行定价。移动护理项目实施中的难点是做HIS接口,一般会在数据传输速度及准确率等方面出状况,比如:医生开的医嘱不能实时、准确地显示在护士的PDA上。目前积水潭医院正在着手进行移动护理系统与HIS系统接口,预计整个移动护理项目实施周期大概需要半年时间,半年后整个积水潭医院所有病房都将覆盖移动护理系统。
打造数字化医院
近年来,随着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发展,医院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纷纷提出了自己的设想,打造智能医院,数字医院已经成为医疗行业的热门话题。
据张宜国介绍,在之前的医院信息化规划中,积水潭医院对数字化医院的定位也非常明确:“建成数字化医院管理模式,覆盖宽广,范围覆盖临床管理、业务管理、临床知识库、决策支持等医院各个应用领域,通过信息系统对医院的人、财、物以及各项临床业务进行监督、控制和管理。”医院为此专门成立了信息化领导小组,引进信息系统、寻找合作伙伴,进行招标、全面规划医院信息化前景、目标与实施办法等方面的工作。
积水潭的数字化医院建设在不断摆脱困难中一步步推进。比如上了医生工作站后,一些年轻医生很欢迎,可是老专家们并不是那么高兴。老专家大多都不会用电脑,有的甚至连拼音都不会。医院给医生们开设培训课程,手把手的教医师专家学习使用医生工作站,还特别开了个拼音班教汉语拼音。在这样细致的培训中,医生工作站才能真正成为医生的助手。
目前积水潭医院回龙观分院建设历时6年即将竣工,分院办公设施正在部署中,信息系统也将采购到位,但回龙观分院信息系统并不是简单实施而已,如何与积水潭医院原有系统平稳对接就是摆在张宜国面前的一个问题。
据统计,积水潭医院日均门诊量约5000人次,预计回龙观分院的日均门诊量为2000-3000人次,如何既保障两院区系统稳定运行,又方便信息中心的工程师进行系统监测与维护?针对不同系统,张宜国选择区别对待。两院区核心数据库和HIS系统均使用同一系统,使用光纤专网将两院区系统进行连接,将所有数据和都放在积水潭医院原有系统中,将回龙观分院系统作为备份,并借助光纤网络争取实现两院区数据同步。而两院区的PACS系统却是相互独立的,因为医学影像数据量庞大,异地存储实现难度较大,调取也需要耗费更多网络带宽资源,因此,回龙观分院采用独立的PACS系统,有特别需要时再专门进行数据调取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