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都兰县洪水河铁矿床矿床特征及成因初探
2012-04-29董启伟魏国廷姜登峰白生皓安海西
董启伟 魏国廷 姜登峰 白生皓 安海西
摘 要:洪水河铁矿位于青海省东昆仑山脉东段布尔汉布达山北坡洪水河中游,矿产资源非常丰富。笔者从洪水河铁矿床的矿床特征出发,对其成因以及其找矿标志进行了剖析。
关键词:洪水河铁矿特征成因分析
中图分类号:TD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05(c)-0065-01
洪水河铁矿位于青海省东昆仑山脉东段布尔汉布达山北坡洪水河中游,东距都兰县153km,西距格尔木219km,行政隶属于海西州都兰县管辖。工作区沿洪水河向北约29km简易公路与国道Gz25青藏公路相通,交通尚属便利,但在洪水期和冰冻期道路交通受阻。该地区矿产开发历史悠久,20世纪50年代起,系统开展基础地质调查和矿产勘查工作。伴随西部大开发政策实施,该地区成为青海省矿产资源开发的热点地区之一,尤其是铁矿的勘查。矿产资源开发得到较大的发展,逐渐成为该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县、乡两级政府高度重视对矿产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并提供一些优惠的政策和便利条件,外部环境较好。
1洪水河铁矿床矿床特征
(1)从地层上看,本区铁矿多与狼牙山组地层有关。可见本区在太古代结晶基底之上,中元古代形成了浅海—滨海相沉积环境,并沉积了原始的铁矿层,形成了清水沟、洪水河、三通沟等铁矿,本区铁矿赋矿地层狼牙山组呈北西向带状分布,出露范围广,厚度大,生成铁矿的潜力较大。
(2)从岩浆岩的产出看,本区一些内生矿床(点),铁矿与华力西晚期侵入体有关,均产于本期花岗岩、花岗闪长岩与狼牙山组碳酸盐加碎屑岩的接触带上,如洪水河多金属矿点,三通沟北铁矿点等等。另外,岩浆活动所带来的热能使围岩发生重结晶作用或蚀变、交代作用,对原始铁矿带(层)进行迭加改造,同时还生成了一些热液交代矿床(点)。
(3)从区域地球物理特征来看,围绕航磁异常及重力异常梯级带北侧形成一个铁矿成矿带,其拉力根、三通沟、洪水河、清水河铁赋存其中。说明在该异常带为铁矿成矿有利部位。
(4)通过洪水河铁矿和清水河铁矿对比,其成矿环境相同,地质条件相似,矿床类型亦相同见。前人已在清水河铁矿交铁资源量2505万吨,洪水河铁矿资源量1379万吨,从而预示该区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1]。
2洪水河铁矿床矿床成因分析
洪水河铁矿床矿体赋存于该套地层中下部灰绿色含砾绿泥千枚岩、灰黑色炭质钙质千枚岩中。由含矿岩系及其顶底板岩石可以看出含矿岩系构成海侵层序,其内碎屑岩、灰岩(大理岩)构成完整的沉积韵律,铁矿位于海侵层序下部;含矿岩系厚度大,顶底岩石标志明显;主矿层下盘黑云母千枚岩,上盘含砾炭质千枚岩、绿泥石千枚岩,矿体顶底板清晰;总体上含矿岩系含炭高且区域上展布稳定,矿体受地层岩相控制明显。矿体呈层状、似层状和透镜状产出,产状与围岩一致。矿床主要为单层矿体。主矿体总体沿NWW走向断续延长大于3000m,矿体厚度相对稳定。受昆中深大断裂影响矿区构造线与区域构造线一致,总体呈NwW向,它控制了矿区地层的分布。而其次生的NE向及近SN向构造对矿体有控制和破坏作用。矿区岩浆岩仅出露一些小的闪长岩、正长岩脉。这些脉岩局部穿插于矿体中,对矿体有破坏作用,局部使矿石铁品位变富[2]。
矿床是由于地质在一定条件下随着时间推移而形成的产物,因而其条件相当复杂。从一定程度上,矿床是时间的产物,时间是“自变量”,矿床是“因变量”。因为,在不同的阶段,地质可能会受到不同影响,包括:变质作用,地表风化剥蚀,构造变形以及掩埋等等。因而,矿床很有以下几种情况发生:(1)矿床经受住时间的考验,保存较为完整。(2)矿床一部分保存,一部分消失。(3)全部消失。笔者认为,矿床能否经受住时间的考验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其一,矿区的围岩条件。大量的实践经验表明:条带状大理岩、白色大理岩和白云质大理岩是较为常见的围岩。就围岩本身来说,其非常之脆,化学性质活泼,受热易分解,但其渗透性较强,对于矿热液在矿石间流通形成矽卡岩非常有利。其二,矿区岩石的构造条件。为含矿溶液和岩浆打造一个通道,对于矿区的成矿是至关重要的。因而,矿的构造主要是为成矿提供有利的条件,一般来说通过单斜构造可以为岩浆和含矿溶液提供通道。接触带附近围岩层间破碎带及构造裂隙对矽卡岩及矿的形成亦具重要意义。 其三,岩浆岩的条件。在地壳运动过程中,岩浆会通过物理和化学的共同作用分解出含矿的热溶液,这对于形成矽卡岩是至关重要的。在此过程中产生的岩浆岩一般为中酸性,产出规模也不是很大。这些岩浆岩一般位于在较浅或者中部的位置,质地较细,斑状结构显著
综上所述,洪水河铁矿受地层控制明显,区域构造的次级构造对矿体有较明显破坏作用。铁矿不但受区域变质作用影响,而且局部也有受后期热液作用的影响。该矿床为沉积变质型铁矿床。
3找矿标志分析
以前很多工程过分单个矿为寻找目标,比如说,金矿,铁矿,铜矿等等,很显然,这种做法相当的不科学,往往会造成人力资源和成本上的浪费,所以新时代的我们必须要搞好专业知识,按照组织上的要求合理找矿。笔者总结洪水河铁矿床的工作笔记发现,在此地区主要有两个显著的矿藏标志:其一,围岩颜色变化明显。由于围岩主要存在于矿区的浅层和中层之中,尤其对于浅层的围岩来说,若有进入矿物质存在,经过空气的氧化,金属一般都会呈现不同的颜色。比如说铁矿石,铜矿石等等,这些矿石在于空气中的氧气接触后会产生明显的棕红色,棕色,红色,蓝色等等颜色,通过特定的颜色,这就为寻找矿藏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其二,磁异常。由于均是金属类的矿石,尤其是铁矿石,很容易产生磁异常。因而在矿区的寻找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一种说法,一旦某处的磁异常高于规定的1/1万,那么这个地区很有可能存在较为丰富的铁矿石。从已取得的钻孔资料结合磁异常特征综合分析,矿区多金属矿化主要在磁异常值为100~150nt范围内,磁异常为寻找铁多金属矿提供了重要线索。
参考文献
[1] 肖浑球.清水沟、洪水河铁矿详细检查报告[R].青海省石油普查大队,1959.
[2] 省地矿局十队.洪水河铁矿磁法测量报告[R].1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