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分制下增强高师院校中国古代文学史教学实效性的对策

2012-04-29房厚信

科教导刊 2012年14期
关键词:学分制文学史实效性

房厚信

摘要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作为高等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对于培养优秀的中学语文师资具有重要作用。学分制下,由于学年制思想观念、管理制度和客观条件等的障碍性因素制约,致使高师院校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教学实效性不强。本文设想从更新教学观念、改进课堂教学,注重过程评价、完善教学评价模式,突出学生主体、强化课外辅导和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等四个方面来增强中国古代文学史教学实效性,以实现大学教育和基础教育的有效互动。

关键词 学分制中国古代文学史教学实效性

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其重要性毋容置疑。高师院校主要培养能够进行学科教学和教学研究的基础教育师资,这就决定了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必须要与基础语文师资的需求相适应。当前,基础教育改革对中学语文教师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新的形势要求高师院校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教学必须做出大胆改革以提高课程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实担负起培养优秀中学语文师资的重任。但遗憾的是多年来高师院校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教学改革却不尽如人意。尤其是学分制下,中国古代文学史等传统专业主干课教学时数被大幅缩减,当代大学生群体学习兴趣、习惯和方法呈现新变化的情况下,如何根据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积极创新和加强课程教学实效性的方式方法,探索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易于接受、丰富有效的教学方式,不断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有着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

1 当前高师院校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教学实效性的障碍性因素

1.1 思想观念层面

长期以来,学年制以教师为中心的体制和观念不会短时间内消失。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在学年制下长期形成的教学观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根深蒂固。一方面,学生一直习惯于被动的听讲,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教师也习惯于以教材为中心从头讲到尾,导致学生对教师依赖性过强,有意无意地剥夺了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另一方面,对于学分制改革,大多数学生思想准备不足,自主学习重视不够,加之导师制不完善,学生缺乏必要的学习指导,学习受挫感明显。任课教师也往往面对学分制下课时大量的缩减而教学内容无法完成的困难,或持观望态度,或教学投入不足,或教学内容调整不及时,学分制下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教学观念的转换、教学内容的改革与教学方法实践尚未成熟,课程教学实效性难以呈现。

1.2 管理制度层面

(1)教学计划的重新修订带来的新问题。学分制改革后,课程学时大幅缩减,面对厚厚的四本文学史课本和六本作品选共十本书,教师往往简单删减课程内容赶进度,或对某些知识点蜻蜓点水,或驾轻就熟,或缺乏重点浮光掠影式的讲述,由于课时紧张,教师很少留给学生讨论的时间,师生的互动更加稀缺,直接导致课程教学效果不理想。同时,中国古代文学史课时大幅度减少,理应相应开设更多的诸如“诗骚研究”、“先秦散文研究”、“唐诗宋词研究”、“红楼梦研究”等选修课程和专题讲座等形式来弥补这一不足,但高校的选修课程一般集中安排在大学四年级,这正是学生外出实习、创作毕业论文、考研和找工作等高峰时期,学生选课不上课或者长期缺课的现象非常普遍,专题学术讲座高年级学生又很少参加,这使得古代文学史上无法学到的内容,在选修课程和专题讲座中仍然得不到有效而全面的补充。

(2)课程评价方式不能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课程考核和检测手段简单延续学年制,突出表现为教考不分离、考试考笔记、学生临考背笔记和ppt以应付考试的现象,而且往往还是一纸考试定终身,对学生平时作业完成、学期小论文和作品阅读欣赏能力缺乏有效的检测手段,尤其缺乏对学生课外专业实践能力的追踪考查,忽视学生自主学习评价,评价结果和学生的实际学养存在明显差距。

(3)高师院校教育与基础教育缺乏有意义的链接。“新课改要求教师不但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还要有先进的语文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还要具备审美意识、审美情趣和彰显语文魅力的能力及适应新的教学手段技术的能力。”①基础教育改革形势迫切需要高师院校做出相应的教学调整,以提高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和针对性。但现实中大学教育与基础教育对接不畅,缺乏有意义的链接,尤其是中国古代文学等传统优势学科往往过于强调学术性,忽视高师院校课程培养目标,与基础教育互动机制的缺乏,导致课程教学中“师范”性体现过少,影响了师范生专业技能优势和特点的充分发挥。

1.3 客观条件层面

(1)教学资源相对紧张。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学生数快速增长与教学投入不足的矛盾在大多数高师院校表现更为突出。特别是学分制下,学生学习自主性增强,学校图书馆藏资源不足,自学场所紧张,学生活动无固定场所,学生自主学习条件多不具备。加之多校区办学,教学资源更加紧张,师生比过高,大班合班上课现象普遍,教学资源的短板对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教学实效性的影响巨大。

(2)教师教改投入不足。对于古代文学史教学而言,教师的教学观念的变革是至关重要的,它是其他教学环节改革的原动力。②新引进的中青年教师,虽然大多拥有高学历,但缺乏师范院校教育背景,科研意识强而教改意识弱,“照本宣课”、“照屏宣科”现象严重,尚未由教“书”向教“学”转变。年龄较大的教师受“坐而论道”观点的影响,往往固守传统教学方法,或多或少存在着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倾向,尤其是忽视教学新方法的应用,缺乏现代气息。这样的古代文学史课程当然吸引不了学生的兴趣,更何谈教学实效性。

(3)学生群体的新变化。信息时代下,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更加丰富,学习习惯、学习目的和学习方法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呈现多元性。学生中越来越明显地呈现出电子书籍占据纸质经典阅读、视听直观形象压倒想象感悟能力、娱乐化倾向消解理论探讨、网络搜索取代记忆背诵的趋势。学生学习目的更加明确而且功利,热衷于各种“考证”、“考级”,更加关注眼前利益的得失。学生群体的这种变化和急功近利的浮躁学风,无疑对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实效性产生障碍。

2 增强高师院校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教学实效性的对策

2.1 更新教学观念,改进课堂教学

(1)改革教学模式以传承文化精髓。以文学史为纲,以作品选为中心,以专题教学为重点,突破单一的教学模式而建立诸如主题教学、比较教学、案例教学等多元的授课方式,同时要辅以背诵与模仿训练,以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和文学的体悟能力。“这门课程不应被当成‘史或‘论来讲解,而应重点讲授文学作品,引导学生多读和细读经典文学原著。使学生通过阅读感受中国文学的艺术魅力,从而培养学生典雅的气质与高尚的情趣,并进一步体悟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③

(2)运用比较教学开阔学生思路。在具体教学中可以采取纵横比较法。可以是同时代几个作家之间,几个作品之间的横向比较,也可以是不同时代作家的作品风格纵向比,还可以采取中外比较、正反比较、同材比较、同题比较、同法比较等。④通过比较,帮助学生找出共性与个性,既呈现了文学史发展特征,又深化学生对文学现象中源流承继关系的思考,对文学史和文学作品重难点的把握和理解也至关重要。

(3)认真贯彻“教学相长”原则和“启发式”教学,课堂教学中千方百计激励学生多提问,在预习、听课、复习、做作业和阅读参考书中要求学生认真思考,提出问题,坚持把提问作为对专业考查的重点,在平时成绩中给予体现。适当组织课堂讨论,每学期安排一二次有针对性的分组讨论或主题讨论,改变传统的教师“一言堂”讲授模式,切实增强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

(4)要进一步完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尽量运用现代教学技术,减少板书内容和不必要的知识阐释,实现现代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方式相结合,发挥好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辅助作用,充分利用音像资料和教学软件优势增强文学作品的形象性、生动性,将文学作品中比较抽象、理性的教学内容转化为学生喜闻乐见的直观感知,增强课堂教学的现代气息。

2.2 注重过程评价,完善课程评价模式

学年制下的课程评价主要来源于课堂,根据课堂上学生的出勤和回答问题、学期论文等情况确定平时成绩,根据期末闭卷笔试来确定卷面成绩,最终根据“三七开”折和课程成绩。学分制下教师过分依赖学生结果评价,课堂教学中忽视或者根本无精力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评价,平时成绩的评定随意而且存在较大误差,这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通过一次考试也很难准确地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所以,一方面要在过程评价上下功夫。有必要改变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的折合比例,适当提高平时成绩的比重。合理开发和利用课程网络教学平台沟通课堂内外,鼓励学生利用平台进行自主学习,教师根据学生学习质量来确定其平时成绩。同时,还可以要求学生随堂完成一篇字数不等的课堂感想,将现场的课堂互动转化课后的文字交流。另一方面要在课程考试上下功夫。要实现教考分离,增加文学感知能力、鉴赏能力测试比重,实施开卷口试、论文答辩等多元评价模式,注重考试结果分析,增强课程评价效度。

2.3 突出学生主体,强化课外辅导

(1)传承与创新并重,强化专业能力训练。古人云,“熟能生巧”。书要熟读才能真正领会,所以《三国志·魏书》云“读书百遍而义自见”,更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古训,针对师范生,要在深入调研基础教育对优秀师资要求的基础上,开列出《中国古代文学必读书目》,将指导学生课外阅读作为课程教学不可却少的环节。鼓励多写作,在写作促使思想深化、细化、条理化。强化分析评说,激发学生创新灵感。“读、写、评”应该贯穿古代文学教学的整个过程,教师应该加强和引导学生对诗词曲赋、戏剧和小说等文体进行创作训练,避免只讲不练,忽视实践环节。

(2)发挥网络优势,拓展传统意义上的第二课堂。教师利用课程教学平台、博客、在线论坛和QQ群等网络平台,设置相关古代文学专题,上传教学课件等教学资源,建立古代文学的经典文学资料库,通过学生留言发帖、发表读书笔记、相关专题讨论等形式进行师生互动,将课堂上难以实现的教学任务转移到课外完成,有效缓解“内容多”、“课时少”的矛盾。

(3)指导文学兴趣小组活动。利用学生会和文学社团,指导学生的课外专业实践活动,通过“未来教师”职业技能大赛、经典诵读、文学沙龙、话剧表演等形式,拓展学生专业学习的空间和途径。教师拟出课题,鼓励同学选做,更鼓励同学做自选题,因材施教,不断培养学生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意识和实践应用能力。

2.4 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围绕教学来搞科研,以科研促教学。教师应根据教学确定科研方向或根据科研方向选择教学任务,这样教学与科研才能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坚持“论题”式教学,最大限度地吸引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培养学生参与学科研究的积极性,使理论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鼓励学生充分自主地选择学术研究的方向和课题,定期举办课题研究培训班,加强学生文学研究意识,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与分析能力,延伸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教改广度与深度。

猜你喜欢

学分制文学史实效性
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提高
学分制模式下的学生到课率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当代诗词怎样才能写入文学史
作品选评是写好文学史的前提——谈20世纪诗词写入文学史问题
高职教育学分制实施策略研究
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实效性
学分制与高校教学管理体制改革探析
辩证理解现代文学史书写的“真实性”
研究生专业课学分制教学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