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学同修”育新人

2012-04-29冯耀马瑞侠

中国德育 2012年14期
关键词:修德育人德育

冯耀 马瑞侠

近年来,随着社会转型的不断深入,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面临诸多挑战。具体到学校育人方面,主要是学生在德育中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体现,德育依然被从完整的教育中割裂、抽离出来,不能很好地与学科教学相结合,重知识教学、轻德育渗透的现象普遍存在,学校办学特色难以彰显。在山东省枣庄市坛山教委王继愚主任的指引下,在广泛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坛山中心小学提出了“以德统学,以学修德”(即用德育统领各科教学,让学生在学习中修品行)的教育策略,找到了符合当前育人规律的德育新路径,同时也找到了能让学校在短时间内实现突破的办学特色。

德学同修搭建育人平台

课堂是教育的主渠道,学校也将课堂教学作为育人的“重头戏”。对于如何处理德育与学科教学之间的关系,学校提出了“以德育统领各学科教学,并将二者有机整合”的办学思路,通过引导学生“德学同修”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德才兼备的人才。学校要求各科教师要精心备课,充分挖掘教材的思想内涵,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将情感、态度、价值观贯穿其中。此外,还要求教师严格把握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点、时、度。一是找准“融合点”。教材中的育人因素大多寓于知识中,呈隐形状态,只有充分驾驭教材,才能悟到育人真谛,找到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的最佳结合点,即教学中进行思想教育的“融合点”。二是把握“融合时机”。要求教师从教材出发,找到“融合点”后,根据其在教材中所处的位置、层次、地位来具体安排,随教学进度随机融合,可采取创设情境、联系生活、激情渲染等方式进行,以期取得最佳渗透效果。三是掌握“融合度”。在教学中融合育人时,如果“融”不到位,则效果不佳;而过度则会改变学科性质,所以要巧妙地把握好融合的尺度,做到既到位又不越位。

课堂的德育渗透离不开课外实践的“源头活水”。因此,学校强调“活”的德育,充分利用社会大课堂,实现育人的“无缝对接”。学校成立了舞蹈社团、文学社团、科技社团、读书协会、乒乓球协会、合唱队、剪纸等各种学生组织,积极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搭建学生健康成长的平台,让学生在生活和实践中感悟做人的道理、增强责任心。与此同时,学校在实施“以德统学,以学修德”的特色教育中,还注重做好“磨课”活动、“三讲三比一争做”师德活动、读书活动、争创“环境育人星级学校”活动等,引导师生赶超先进、共同进步。

课堂渗透和实践体验将师与生、课堂与生活联系在一起,实现了育人和学科教学的有机整合,从而形成德学共进的良性循环。

校本课程适时增加“营养”

“以学修德”最终的落脚点无疑是学生。基于这样的认识,学校从2010年9月份开始,印制了分别适合师生的《我育我教》和《我育我学》两本手册,以此唤醒师生的主体意识,让师生及时记录感悟、规范行为、反思自我。

《我育我教》手册重点围绕教师的备课和案例分析,从课程目标出发,分解育人要点,以年级组、学科组为单位专门研讨、修订本学期学科育人需要渗透的内容,以周为单位填写相应表格,形成各学科、各年级的教学目标体系,从而全面挖掘学科教学的育人内涵,使育人工作成为可执行、可检查、可评估的工作;《我育我学》手册作为学生的成长标尺,分年级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要求和规范。此外,学生还可以在上面写“修德日记”,记录每天、每周、每月,甚至每学期的成长历程,让学生在回忆和展望中实现自我教育和激励。

“要成才,先做人”是学校对学生始终如一的要求,教会学生“做人”当然也要注意方式方法。为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学校整合育人课程资源,开发出能够承载学校育人功能的校本育人课程。

坛山中心小学有一间与众不同的教室,到这里的孩子不用端坐在座位上,也不用写字,他们要做的就是“玩”,这就是学校推出的儿童幸福校本课程“阿福童”。走进课堂,你会发现每个学生的脸上都绽放出开心的笑容,学生刘梓铧说:“每周最期盼的就是阿福童课,在这堂课上,我们可以在教室里围成一个圈,老师带着我们做游戏。我最喜欢的游戏是‘口香糖和‘恐怖的森林。”学生周广慧说:“在储蓄课上,老师告诉我们,除了钱可以存起来,快乐的事情和不开心的事情都是可以储蓄的,当遇到一件开心的事情时,我可以放到‘阿福童储蓄盒里,和大家一起分享;同样,如果遇到不开心的事情,我也会写下来,同学们看到之后都会给我出主意。在这堂课上,我明白了帮助别人自己也会快乐的道理。快乐和幸福可以分享,也可以传递。”“阿福童”课程通过团队游戏、角色扮演等参与式教学法,让孩子们在课堂中习得做人的道理,体会成长的幸福和快乐。

除了“阿福童”课程,学校还积极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四季》和《榴园文化》等校本教材,里面精心选编的文章,篇篇都是好文,优秀的道德品质和深刻的人生哲理都蕴含其中。时常诵读,可以让学生很好地了解自己的家乡,了解身边的人和事,从而增强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德育活动让学生接触、感悟许多美好的事物,在这种氛围中成长的学生,懂得爱,知道珍惜,如此,才能给自己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

品学修德校园芬芳四溢

教师的整体素质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教育行为的主导者是教师,要让学生成为有用之材,就必须给教师提供成长的空间和更多的人文关怀。在这方面,学校下发《教师素质提升方案》和《名师培养工程》等一系列文件,实施名师带动工程,为教师的快乐成长引路搭梯;先后聘请了山东省教育总社原副社长陶继新教授、山东省创新班主任于伟利、全国著名诗意教育专家苏静来校作报告;选派教师赴济南、南京和深圳等地学习交流;为教师推荐50个教育科研课题,供他们选择研究。教师的素质提高了,教育教学水平自然也就提高了。

除任课教师外,学校还对后勤人员、保安人员等非一线工作者制订了相应的岗位育人职责和管理措施,确保全员育人、全员修德。

学校设立了“亲情小屋”,成为师生单独交流的温馨场所,为学生的成长点亮了一盏指路明灯;成立了“学生快乐成长”工作室,并在此基础上深入开展子课题——“亲情化教育”的研究,主要目的是发现和培养一批特色学生。学校将育人工作细化到每一天,星期一升旗、星期二课堂交流、“星期三班主任”、星期四自育课堂、星期五书屋、星期六家访、星期日网上交流,并常年坚持。如今,漫步坛山中心小学校园,你总能发现这样一些场景:图书室里,图书管理员一边递给学生喜欢的图书,一边告诉学生:“读书可以增长知识,让你变成一个聪明的人。我们要爱惜所读的每一本书。希望其他同学再借这本书的时候,它依然是干干净净的。”花园里,总务处毕主任正在整理花木,旁边站满了好奇的小学生,毕主任一边扶起被踩倒的月季,一边对旁边的孩子们说:“你看,这花开得多漂亮,我们可要爱惜校园里的这些花草树木,有了它们,我们的校园才会变得更好看……”这一幅幅动人的育人场景,可以说是学校“以德统学,以学修德”特色教育的精彩呈现。

四(1)班学生李毅,在家门口拾到现金400元钱,多次寻找失主未果便主动将钱交到学校;三(2)班学生韩菲,在游览石榴园时捡到一部价值不菲的新手机主动交还,失主为学校送来感谢信及锦旗……类似这样的好人好事在坛山中心小学屡见不鲜,这无疑从一个侧面也反映出学校坚持的“以德统学、以学修德”的育人理念已在师生心中扎根、成长、结果。

德育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它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和总结。“以德统学、以学修德”育人特色的提出与实践,已经为学校教育打开了一扇充满希望的大门,但我们深知,这仅仅是追寻教育理想艰辛路途的开始……

【马瑞侠,山东省枣庄市坛山中心小学副校长,小学高级教师】

责任编辑/宋立文

猜你喜欢

修德育人德育
修德箴言
修德箴言
修德箴言
修德箴言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