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号里的教育
2012-04-29凌宗伟
凌宗伟
口号,以其间接性、概括性和通俗性,在宣传鼓动、政策导向上常常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我国,无论是政治经济,还是文化艺术,都不乏各种各样的口号,它们虽然良莠不齐,但广大人民群众渐渐习惯了这种口号文化,并多少受之影响,而对于孕育社会各类人才的教育来说,口号的地位更是无以复加。学者郑金洲在《“教育口号”辨析》一文中指出:教育口号是教育语言的基本形式之一,在教育活动中颇为常见。教育口号不仅是一种政府的行为,更影响着参与教育活动的每一个人,影响着教育理论的建构。我们常常发现,有时候几个字,或是一两句话,就足够左右一个时代的教育走向,而从“物无美恶,过之为灾”的角度看,在为教育鼎革推波助澜的同时,滥用和错用口号,也会带来新的掣肘和麻烦。
建国六十余年来,出现过的教育口号无以计数,为捋清它们对教育的影响,我们不妨看看,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与政治背景下,它们有何不同表现。
一
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让人耳熟能详的口号就是那句“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如今,依然有不少学校和老师们还在使用这个口号。据说它的出处是1951年5月,毛泽东为苏州市金阊小学8岁小学生陈永康捉特务被打伤事迹而题的词,因朗朗上口、简洁清楚而广为流传。
那个时期,最具鼓动性和感染力的口号莫过于“向雷锋同志学习”了。这样的口号在那个时期对于鼓励学生认真学习、反复练习和实践,每时每刻都要注意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道德水平和业务技能,努力使自己成为雷锋式的人物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二
“文革”时期,口号满天飞。叫得震天响的恐怕要数那句“停课闹革命”了,虽然只有五个字,但却魔力非凡。因为伟大领袖毛主席指出:“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俭让。”于是就有了陈向阳在《畸形年代:大多数的文革──停课闹革命》中所描述的情形:“我们从来就不喜欢上课,而且早就有传闻,毛主席也反对上那么多课,还特反对老师拿分数压学生,那叫‘白专,智育第一。真正的好学生要德育第一。”
在轰轰烈烈的“革命”浪潮下,有了“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口号,因为“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知识青年们在参加农村当时所谓的“三大革命运动”过程中,把自己的知识传播给农民,活跃了农村的政治、文化生活和民兵工作,在一定程度上的确为改善农村的面貌做出了宝贵贡献,也影响到了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远离社会、远离生活的不良风尚。
三
“拨乱反正”以后,教育迎来了新生,随之而来的教育口号就更有意思了,最经典的恐怕就是“人民教育人民办,办好教育为人民”“再穷不能穷孩子,再苦不能苦教育”了。
于是,祖国上下出现了许许多多砸锅卖铁办教育的典型,一所所学校办起来了,教育搞得热火朝天。需要指出的是,在如此的口号之下,教育确实得到一定程度的振兴,整个社会对教育的认识、理解和尊重也上了一个台阶,大家似乎看到了教育的希望和前途。铺天盖地的村小、万人学校、千亩校园兴起,又有了今日大规模的校舍加固工程。
最令人尴尬的口号莫过于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了。因为这样的口号明明白白告诉人们,学生学不好,一定是老师不会教。它的不合理之处还在于给了社会评判学校教育的标准,即教不出好学生的老师一定是不会教的老师,教不出好学生的学校也一定不是好学校。用什么来评价一个学生的好坏?大家能看到的自然是分数。于是学校和教师的麻烦就来了:你教不出好学生,你就没理由申辩,因为“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个口号,恐怕也让“弟子三千,贤人七十”的孔子在当今社会无法容身了,怎么就仅仅“贤人七十”呢?孔子甚至还动怒骂过学生“朽木不可雕,烂泥扶不上墙”,看来这更是“不会教”的表现。所以,这一句口号就将自师圣以下的所有教师都置于万劫不复之地了——你“不会教”啊!
另一个值得说的是“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应该说当年宋庆龄提出这“三个一切”时,其初衷是美好的:一切为了孩子,是希望无论是国家、社会、学校,还是家庭,我们所做的一切都要从孩子的需要出发,为孩子着想;为了一切孩子,是要求我们为了每一个孩子的教育与成长,也就是所谓的不分三六九等,所有的孩子,无论聪明的、智障的、健全的、残疾的、优异的、有过错的,甚至触犯过法律的“一个都不能丢”;为了孩子的一切,只要是孩子需要的,我们都要尽可能地去满足,也就是说,这是一种美好的愿望与期待。事实上,这样的要求,在我们这样的国度,实施起来却很难。
从多元智能理论的角度看,人类的智能至少可以分成九个范畴:语言、逻辑、空间、肢体运作、音乐、人际、内省、自然探索和生存智慧,试想一下,在大班化教学的情形下,我们能够关注到孩子们多少智能因素呢?我们的教育现实中,除了数理化等高考科目,其他科目又有多少人在关注呢?也许有人会说,正因为我们做不到,所以才要用这样的口号来警醒我们的教育工作者。但是,我们很少去想,一旦我们达不到口号的要求,我们该怎样去看待这样的口号。
四
在我们这个国度,口号似乎已经是不可或缺的了。
《辞海》说,口号是“为达到一定目的、实现某项任务而提出的、有鼓动作用的、简练明确的语句”。可见,口号的作用不仅在于鼓动,要求简练明确。不过恐怕也因为这样的定义,使得我们过于注重口号的鼓动性而忽视了内容的可行性与实用性了。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还是能看到符合“鼓动性、简洁性、可行性、实用性”特征的教育口号。我以为最典型的应该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了。这句口号好就好在它是基于教育规律的,它提醒我们,教育是慢工夫,教育还是为人的未来和民族的未来奠基的,是急不得的,是要我们用心思去培土、浇水、施肥、除虫的。
也是基于对教育的认识,我们学校提出了一个口号——“今天第二”。很多人会奇怪地发问:怎么不是“第一”呢?
二甲中学校名中有个“二”,“第二”是基于校名的。从学校的文化传统来看,也是充满着“老二”哲学的:凡事不张扬,习惯于稳和慢,给人的印象就是四平八稳。所以,原有的“第二”文化,展现的更多是一种安于现状的精神状态。
再说,学校的实际情况充其量也只是“二流”的,“今天第二”又是基于学校的实际情况的。从我们的民族文化来看,《易?系辞》上说,“二人同心,其利断金”,“今天第二”就是希望师生们上下一心,努力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固《老子》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也就是说,只要今天我们努力了,一切皆有可能。古人有云:“文人相重,武人相轻;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意思是说,练武之人虽然有很大的门派之争,但第一是打出来的,一旦打出来了,也许会成为相互敬仰的朋友;而文人之间,大多口舌之争,谁也不服谁,往往不欢而散。教育之事,当然是为文事。文本无第一,那么,第二之论,实实在在讲,就潜藏了一种向上的祈求。用一句话来说,“今天第二”是为了提醒二甲中学的师生员工以正视现实的态度,脚踏实地的精神,同心协力,在改善中不断前行,在前行中不断改善。
“二甲中学,‘今天第二,明天呢……”提醒同仁的是,“今天第二”只是一种状态、一种追求、一种坚守。“今天第二”,是说我们努力了,也许我们还只是“第二”,但如果不努力,永远也得不到“第一”!
其实,“今天第二”这个口号诠释的是一种理念,一种基于生命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的办学理念。现实中,此处第一,未必能彼处第一;此时第一,未必能永远第一。“第二”由于知道自己尚有不足,就不敢懈怠,同时远远地看见目标,还总能为自己提供动力。为了将口号付诸实践,我们把专家“请进来”,派教师“走出去”,再搞研讨、磨课、发起班旗文化等,时间一长,师生的观念和行为都得到改变,学校的声誉和成绩渐渐配上了“今天第二”这个口号。
我以为,在我们这个国度,一段时期的教育有一些旗帜鲜明的口号是必要的,一方面有助于凝聚人心,另一方面也似盏明灯,指引着我们不要偏离方向,但口号不能是伪命题,不能绑架教育,也不能成为花架子,而要言之有物、言之有实,要真真切切能够做到,而不是悬在空中供人瞻仰。倘若真能如此,那么我们的教育就可以少走好些弯路,如此,也是民族之幸、国家之幸了。
责任编辑/闫益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