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时代高校图书馆员角色转变及自我发展

2012-04-29赵霞

科技创新导报 2012年16期
关键词:图书馆员馆员文献

赵霞

摘 要:21世纪,以因特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革命已渗透到图书馆建设的方方面面,网络和应用无所不在的泛在网络时代正逐渐实现,各种新形态的图书馆正取代传统图书馆成为21世纪图书馆的主体形态,面对“电子图书馆”、“数字图书馆”等新形态图书馆的出现,作为图书馆的主体——图书馆员将如何应对新形势的要求,将具备哪些应对这种机遇与挑战所要求的素质,实现自我角色的转变和发展,则是我们必须关注和研究的重点。

关键词:数字时代图书馆馆员角色转变自我发展

中图分类号:P6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06(a)-0215-02

21世纪,以因特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革命已渗透到图书馆建设的方方面面,网络和应用无所不在的泛在网络时代正逐渐实现,各种新形态的图书馆正取代传统图书馆成为21世纪图书馆的主体形态,面对“电子图书馆”、“数字图书馆”等新形态图书馆的出现,作为图书馆的主体—图书馆员将如何应对新形势的要求,将具备哪些应对这种机遇与挑战所要求的素质,实现自我角色的转变和发展,则是我们必须关注和研究的重点。

1 新技术对图书馆员角色的影响

1.1 传统图书馆的缺陷

传统图书馆主要的职能是收藏包括书刊,缩微、声像等模拟形式的文献,在对所收藏的图书馆资料保存、组织的基础上,进行书目自动化工作。传统的图书馆员在物理的图书馆中提供服务,从图书馆的资源出发,宣传推广本馆的资源和服务,提供的是文献服务文献收录和引用检索证明服务,科技查新,课题检索,教育培训,投稿指南,角色的定位一直扮演图书保管员,搜集保存文化成果,靠个人的知识和能力,主要為到馆读者提供各种服务,传统服务模式使图书馆员工作单调、枯燥,不需要充分的学习就能对工作驾轻就熟,图书馆成了养尊处优的好地方,这种服务已大大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1.2 数字环境对图书馆员的挑战

数字环境下的图书馆,其收藏对象是数字化信息,以互联网为平台,面向全球用户提供基于内容的服务。数字图书馆相对于传统图书馆,它所需要的基础条件、组织模式、信息资源采集、整序(传统图书馆是依靠学科分类的方式来揭示文献内容,而数字图书馆的数字信息主要使用主题词、关键词的标引和全文索引这样的方式揭示文献内容)、保存及其利用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这一变革给熟悉传统图书馆业务和服务模式的图书馆员们带来了挑战。数字时代的馆员在提供传统服务的同时工作主要以用户为中心,充分利用网络和其他图书馆的资源,充当用户的整体信息环境的战略顾问,利用电子邮件、MSN、QQ、虚拟参考咨询及其他各种沟通联络方式,与用户之间建立起紧密互动、形影不离的服务关系。电子化、数字化文献信息系统的出现,增大了用户检索和利用信息的难度。虚拟图书馆的广泛链接功能以及网络信息资源的持续性和非稳定性,加剧了大量信息与用户需求之间的矛盾。

1.3 学科馆员制度适应挑战的必然产物

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图书馆在20世纪70年代率先推出的跟踪服务,其目的就是为了满足学科发展与建设的需要。建立学科馆员制度后,学科馆员提升了学科服务能力,图书馆学以外专业毕业的图书馆员可以结合自己以前的学科背景,发挥专业特长,运用信息检索知识和掌握的专业学科文献信息资源,协助学科教学科研人员进行相关课题的文献检索,有针对性地为教学科研进行定题服务、跟踪服务、个性化服务和决策参考服务,并定期编写、更新所服务学科专业的读者参考资料,跟踪本学科建设的未来发展方向,提供决策支持,提高自已的科研能力,努力为学科建设和教学科研提供更深层次、更具针对性、更全面的信息服务,减少学者获取相关学科信息的难度,同时也节约了学者获取文献信息资源的时间。因此,图书馆员必须正视这种变革,努力学习新技术新知识,从多方面培养自已的能力。

2 面对新形势,图书馆员必须完成思维模式的转变

2.1 馆员封闭思维转向开放思维

传统的图书馆封闭服务思维方式,习惯闭关自守,使得大量资料藏于深闺,导致“闭架多”,“开架少”,“馆藏多”,“利用少”,缺乏资源共享意识,要改变这种封闭僵化的思维模式,须走向开放思维,利用图书馆网络进行合作建设馆藏、合作编目、馆际信息交流,避免重复建设,实现资源共享,取消闭架,开放馆藏,缩短用户与馆藏资源的距离。

2.2 馆员被动思维转向主动思维

传统图书馆员以图书馆为中心,工作上缺乏主动服务的精神,被动为到馆的用户提供服务。而主动性思维方式要求馆员变被动地等客户上门到主动地与用户联系,主动地捕捉新信息,积极参与到教学、科研中,为用户提供适时服务。

2.3 馆员应付性思维转向适应性思维

传统图书馆员不能再扮演书刊管理员的角色,仅仅停留在对文献简单的存、取上,必须蜕变出来,接受数字化、网络化图书馆的运作模式和管理方法。

2.4 馆员滞后思维转向超前思维

馆员作为图书馆的主体,对图书馆的未来发展一定要明确把握,信息服务方面思维上要先于用户需求的变化,多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多参加研讨会,多看最新专家文献,提高工作效率和效益。

3 面对新形势,图书馆员必须加强综合素质的培养

3.1 具备学者的素质,管理员向学科馆员转变

图书馆作为社会信息服务中心,它是一个学术机构,馆员要具备较高的专业化知识和服务技能,在充分了解并掌握用户需求脉象的基础上,调动自己的学科知识和文献知识,运用自己的智慧,组织搜集、整理并加工信息进行知识创新,从各种显性和隐性信息资源中将知识提炼出来供用户使用,为用户决策,解决疑难问题提供便利途径。

3.2 具备信息员的素质,管理员向信息员转变

①掌握信息资源:在工作手段日益自动化、网络化的环境下,图书馆员自身已将由文献传递者变为信息导航者,读者更多的是希望直接获得有用的信息,而不愿去学习如何获取,他们希望馆员能提供快速准确的服务,这就要求馆员必须熟悉掌握现代信息技术。

②利用信息工具:学科服务一直是高校图书馆服务的核心和重点,从新生入学培训、读者数据库培训、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培训、读者咨询、FAQ等基础学科服务到课题查新、专利检索、定题服务、BBS留言板、实时咨询等深层次学科服务,都是高校图书馆利用现有的技术手段,向读者揭示和推荐馆藏资源,以提高馆藏文献的使用率。

③做好信息服务:运用自已的学科知识,深入到用户的科研课题之中,跟踪服务需求,综合运用各方面的资源和各种信息工具,面向用户问题的解决提供方案和对策,深入到用户的知识需求的解决过程之中,善于挖掘用户的真实和潜在需求,与用户互相协作,进行知识捕获、分析、重组和应用。

3.3 具备教育者的素质,管理员向教育者转变

一个合格的教育者,必须具备有专业意识,专业态度,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品质,同样,作为新形势下的图书馆员也一样要做到这五个专业。

①专业意识:使馆员形成对教师职业意义与价值的认识,对馆员职业社会期望的认识,由此形成的强烈的从业、敬业、乐业的动机。馆员要热爱图书馆事业,要具有职业自爱、自豪和奉献精神。提倡对读者服务要热心、耐心、细心、精心、专业,回答读者问题要求做到百问不厌,把图书馆平凡的工作岗位视做是实现自己人生价值和人生理想的场所,并把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和馆员自已的前途和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只有这样才能搞好图书馆的服务。

②專业态度:馆员要形成正确的专业态度,对待工作:鞠躬尽瘁,甘为人梯;对待学生:倾心相爱、诲人不倦;对待同事:精诚合作,协同施教;对待自已:严于律已、为人师表。

③专业知识:使馆员具备学科馆员所必需的专业知识,即广博的文化知识,图书馆专业知识及教育心理科学知识。这些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程度是衡量馆员职业专业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④专业技能:培养学科专业馆员所具备的基本技能,包括了解用户的需要,课题策划、内容分析、创新性论证、研究过程、论文发表、成果评价、知识产权等。

⑤专业品质:热爱学生,热爱图书馆工作,能客观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要有沉着、自制、耐心,坚忍不拔的意志,具有创新精神,善于接受新事物、新观念等。

3.4 具有服务者的素质,管理员向服务者转变

现代化图书馆倡导人文理论,弘扬人文精神,开架借阅、尊重读者权利在图书馆实践中得到贯彻,图书馆的工作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较为“劳累,繁琐,枯燥”的细活,常年重复性劳动往往容易有一种倦怠的情绪,在工作中个别工作人员态度傲慢、语言生硬,甚至颐指气使,随意训斥读者,馆员如果没有敬业精神,就不会以热情友好的态度应对读者,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向服务者学习,轻言细语、耐心地对待读者。在图书馆的设计理念上处处体现“以读者为中心”,走进图书馆,体贴入微的关怀和服务使读者安心,认真地学习,真切体会到学习知识的快乐。

面对现代信息环境,馆员必须不断更新知识,更新技能,胜任工作,在高层次上提高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若图书馆员拥有学科知识而缺乏图书馆专业知识,必须弥补不足,自觉学习有关图书专业的理论知识,阅读学术专家的文献资料,努力把自己培养成学科馆员。

网络化、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使用户需求不断发生变化,对图书馆信息服务要求也越来越高。馆员必须制定长期职业规划,根据自身情况和工作需要,不断深入学习,完善自已的知识结构,积累工作经验,提高业务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提供优质的学科化服务,以实现传统的学科馆员向用户的学科馆员角色转变,实现自已的理想和价值,从而彰显图书馆强大的服务功能和无限的发展潜力。

参考文献

[1] 初景利,张冬荣.第二代学科馆员与学科化服务[J].图书情报工作,2008(2).

[2] 邓滨.从新加坡图书馆事业的发展看馆员角色的转变[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4).

[3] 李燕珩,刍议图书馆转型期馆员的角色转变[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9).

[4] 江志莲.数字时代高校图书馆参考咨询馆员的角色转变及发展方向[J]现代情报,2002(7).

[5] 吴燕,张志强.泛在智能与国书馆的未来发展,[J]情报科学,2007(1).

[6] 李春旺.学科化服务模式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06(10).

[7] 魏青山,韦经坤,石蕾,王丽珍[J].学科博客在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中的应用研究,图书馆论坛,2011(2).

[8] 邱彩红,论学科馆员与高校学科建设[J].现代情报,2011(1).

[9] 龚爱红.关于图书馆人文关怀的思考 [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0(11).

[10] 阚跃明,樊晓春.大学图书馆工作的理论与实践[D].云南大学出版社,2009(7).

[11] 汤江,王世伟.图书馆个性化知识服务发展报告[D].科学出版社.2010年4月

[12] 袁振国.当代教育学[D].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5).

猜你喜欢

图书馆员馆员文献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高校图书馆员之歌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承华、斗尕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佐等3位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青政〔2017〕32号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用博弈理论解决图书馆员排班问题
新入职图书馆员职业生涯规划与设计问题探讨
提高公共图书馆员素质与读者服务水平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