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和谐发展 快乐成长

2012-04-29刘尚锦

江苏教育研究 2012年14期
关键词:校本阳光学校

徐州十三中始建于1964年,地处市区中心地带,风景秀丽的云龙湖畔。45年来,学校以规范的管理、优良的校风、鲜明的特色、一流的质量而著称,赢得了较高的社会声誉,为许多家长所称道,为众多学子所仰慕,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好评。

随着徐州教育的发展、城市适龄生源的日益减少、学校之间竞争的日益加剧,社会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日益扩大,学校的命运面临着新的挑战。

于是,“阳光教育”成为我们共同的理想和追求。“阳光”是明亮,是温暖的,是多姿多彩的!阳光教育就是要发扬阳光无私奉献、公平公正、温馨关爱、正大永恒的精神,用生命培育生命,用爱心滋养爱心,用温暖传递温暖,用尊重播撒尊重,用智慧启迪智慧,在阳光教育者的引导下,每个学生身心健康成长,逐渐成长为个性鲜明、品德优良、学有所长的阳光少年,使学校成为师生共建、充满成功与快乐的阳光学校,使教育事业成为真正的阳光事业。

一、规范办学行为,打造阳光课程

阳光代表着光明、温暖、包容、合作、普惠、共进。“阳光教育”的关键词是和谐。学校通过打造“阳光课堂”,致力追求学生和谐发展、快乐成长。通过“阳光管理”实现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的融合,实现学校内部人与环境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课程的和谐。

作为一所高位发展的规模初中,十三中坚决贯彻落实省“五严”和市“十禁”的有关规定,切实实现减负增效。学校认真执行课程计划,开足开齐课程。严格按照省统一标准制定作息时间表,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时间。双休日严禁补课,更不允许巧立名目收取各种费用。

1.开展有效探究,打造阳光高效课堂

我们认为:阳光是温暖的,阳光课堂充满着关爱;阳光普照之处,万物充满着生机,阳光课堂必然生机勃勃;阳光是公平的,阳光课堂也关注着每一位学生的发展;阳光汇合之处,能量高度聚集,阳光课堂追求闪光的智慧、思想的火花,阳光课堂是高效的课堂。

只有努力打造出高效的课堂,才能彻底改变过去向加班加点要质量的做法。要想实现高效,就必须打通课前——课堂——课后三个环节。因此,学校提出了“课前导学、课中合作、课后三清、家校一体”的教学管理模式。“课前导学”通过充分的预习保证课堂的高效。课前学案导学,实现问题前置和作业前置;课中小组合作,互帮互学,充分体现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课后进一步落实“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通过严格的培训和督查,让老师更多地关注课堂、关注学生。

2.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开发系列校本课程

阳光有七种色彩,因为多彩,所以丰富。“阳光课程”就是要在规范化的基础上努力实现课程的丰富性、多样化,以满足学生对多种知识的学习需求。

十三中的课程管理重点抓好两件事:一是国家课程的规范实施;二是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为了保证课程计划的顺利实施,学校陆续出台了《徐州十三中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意见》、《徐州十三中校本课程实施意见》、《徐州十三中关于打造阳光课堂的实施意见》系列规章制度作为保障,同时制定了《徐州十三中教职工岗位考核量化积分实施办法》,利用各种评价手段,对执行规范的先进个人予以支持和肯定。在统一教材的基础上,学校自主开发增设了补充教学资料,开设心理辅导室,建立全校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由专任教师担任咨询辅导员;计算机和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我市组织的电脑操作和防震知识小报的评比竞赛中频频获个人和学校组织奖。学校推荐老师参加了省教研室组织的综合实践课程教材和历史教材的编写。2009年11月,杨琳、王丽老师还执教了四川、江苏省际研讨交流观摩课,受到了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

为了真正落实阳光课堂,学校还建立了具有校本特色的课程体系,如:文言故事赏读、剪纸课、太极拳课等等(见下表)

这样的课程开发强调学科间的联系与综合,体现出了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同时在实施过程中我们注重转变课程功能,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打破传统的精英主义思想和升学取向的过于狭窄的课程定位,关注学生“全人”的发展。经过了三年的教学实践,取得了可喜的教学成果,学生人人会打太极拳,个个都会民间剪纸,古筝、琵琶等民族技艺掌握娴熟,学生作品多次在省市获奖。民族文化艺术类校本课程实施方案在江苏省首届中小学优秀校本课程开发方案评选中荣获一等奖。

二、开展多元评价,培养阳光少年

学校制定的“高素质、国际化、示范性、有特色”的办学目标,就是为了培养21世纪需要的身心健康、文化基础扎实,有理想、有道德,有一定艺术修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阳光少年,让孩子们在校园中实现“和谐发展,快乐成长”。

1.培养“十好”习惯,注重多元评价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优秀是一种习惯”。一个个优秀的习惯便成就了一个优秀的人。”为了让同学们养成优秀的习惯,学校实施了“十好”养成教育:①仪表好②语言好③出勤好④礼仪好⑤走路好⑥做操好⑦卫生好⑧作业好⑨课堂好⑩自习好。教职工示范到位,每日检查到位,每日反馈到位,每周讲评到位,每月奖励到位、学期总结表彰到位。通过反复抓,抓反复,让学生形成优良的习惯。

学校开展了国家级课题子课题《初中学生成长档案网络化管理研究》的课题研究,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的考评记入学分。同时开展了“星级阳光少年的评选”,力图以课改评价的新理念指导评价改革,改革对学生的评价标准、评价内容、评价方法与手段,建立起“立足学习过程,促进学习发展”的评价。以往学校只评选“三好学生”,因为名额有限,全校受到赏识的只有四、五十个孩子。现在,学校评选“星级阳光少年”,从不同方面给孩子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只要努力,每个孩子几乎“永不落空”,都有成功的体验。评价项目增多了,评选的过程也更民主了。学期开始时,每个同学都要填一张申请表,提出自己参评什么“星”。到学期中间,老师就利用班会课组织全班同学评议。同学认为申请人没有做到“星星“的标准,可以当场提出异议。通过这样的过程评价,激励全体学生,努力实现学期初制定的“星级阳光少年”目标。

2.注重班级文化建设,彰显多姿多彩班风

每届学生到校后,首先开展确立班名、征集班训、绘制班徽、唱响班歌、办好专栏等活动,每学期在全校范围内进行班级文化建设评比。各班发动学生征集展示本班文化特色的班级格言、班级口号,如“十班十班,非同一般”“让别人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同时学生自己动手,创办许多图文并茂、情趣盎然的专栏。教室里,走廊上,琳琅满目,美不胜收,彰显浓郁的文化气息,凝聚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学校注重开展特色活动,如设置诚信考场;组织境内外英语夏令营活动,开阔学生国际视野等。

三、教研科研共举,培养阳光教师

“阳光教师”的关键词是:热情。作为一名课改中的教师,要永远保持着对教学工作的热情,对新知识、新方法的热情,对学生的热情。校本培训的目的就是要激发教师的热情,正确引导教师的热情,让他们在课改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1.教师培训形式多样

课程改革成功的关键是师资,是教师的教育观念,只有教师的教育观念真正转变,才能把实施课改变为自觉行为。学校本着“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切实抓好培训工作。对于每年新分配或新调任的教师,学校一定为他们指定导师,开展“青蓝工程”结对、“教坛新秀”评选、青年教师“汇报展示课”等系列培训工程。对于中老年教师和教师骨干,学校规定他们必须帮扶、带动至少一位年轻教师,据此作为评优评先和晋级职称的重要依据之一。

每年暑期,学校都要组织教育教学论坛,面向全体全面开展教学理论的学习和教学经验的研讨交流,邀请专家开设专题讲座。我们先后邀请了上海、北京、南京等地的一批教育专家到我校,进行了10余场专题讲座和教师培训。学校为35岁以下的教师组织了“读书沙龙”,定期活动,交流读书心得;学校为35岁以上的教师组织了“陶研小组”研究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此外学校积极鼓励教师业务进修,在时间和课务安排上给予支持。几年来,教师积极撰写课改教学案例、课改教学教研论文、经验总结200余篇。在课程改革和校本研讨的过程中,学校的教研水平得以大幅提升。省、市级及校级课题研究人员参与率达任课教师人数的80%以上。教育科研成为学校改革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和推动力。

同时,学校组织教师前往洋思中学、新沂六中、南京东庐中学、后六中学等地学习参观,并就见闻感受,及时进行交流反思。我校每年暑期都会选派教师前往国外进行培训进修。到目前为止我校已有50余位教师分别在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参加过专业培训和进修,大大开阔了教师的视野,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2.校本教研重在实效

教研的重点是研究如何在素质教育理念指导下,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与设计,加强学法指导,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我校分别进行了“师生的沟通与合作”、“如何开展课堂上的小组合作”、“如何进行课堂评价”等专题教研活动,同时又把备课组以年级分为若干个学科小组,交流教后记、教学手记、典型个案、教学问题、研讨课情况等。许多老师在活动中受益匪浅,通过有效的校本教研,造就了一大批业务能力强、教学观念新、勇于创新、开拓的教师。在省、市的优质课评比、示范课、观摩课、省优质资源送课下乡等各级各类活动中,十三中教师表现突出,其中获得市以上优质课一等奖的教师近50位。参加研究生学历进修的13人,毕业与在读研究生11人。获得“徐州市青年名教师”称号的2人,“徐州市学科带头人”称号的3人:“徐州市青年优秀骨干教师”称号的4人。

四、阳光教育特色与创新成果

徐州十三中的办学过程,是力求创意,升华理念,深化研讨,谋划未来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形成了“阳光教育”的品牌特色。

2008年11月,国家级未成年人保护现场会在十三中举行,作为徐州市唯一的一所学校,学校接纳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的参观访问,学生们现场表演了书法、剪纸、古筝、琵琶、太极拳等,展现了阳光教育的可喜成果。学校自编的双语教材成为徐州地区唯一的一套与现行教材同步的双语教材,双语教学的模式得到省内一些专家的首肯,在每年的全国双语教学研讨会上做经验交流。此外,学校分别迎接了来自法国、新西兰、澳大利亚、加拿大的教育专员和学校师生的访问和文化交流。2008年10月,十三中申报并顺利通过了省教育厅“对外汉语推广基地”的审核和命名,成为苏北地区的唯一一所省级基地学校,承担起沟通中西的文化教育和推广中国文化的使命。

2009年3月徐州十三中被徐州市教育局授予徐州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先进单位;9月被授予徐州市课堂教学改革实验定点学校;11月经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审核,授予苏科版初中数学教材实验基地;12月被徐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确立为外语教学研究基地。2009年我校更因突出的素质教育实绩,被评为江苏省最具影响力初中。荣誉的获得,既是对已有成绩的肯定,更是对未来发展的激励和鞭策。

2011年11月,徐州十三中加入全国阳光教育研究学校联盟,继续开展阳光教育品牌塑造的实践研究。“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前进中的徐州市第十三中学正舒枝吐蕊,以崭新的姿态,打造品牌学校,续写素质教育的新华章!

(刘尚锦,徐州市第十三中学,221006)

猜你喜欢

校本阳光学校
“在党的阳光下茁壮成长”
走,出发!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走在阳光路上
学校推介
三月,乘着阳光出行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