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培养职业素养融入会计综合技能实训课程建设
2012-04-29饶竹芸
饶竹芸
摘要:专业知识和经验不是阻碍职业学校学生角色转化的最大难题,而职业态度、职业道德、职业行为、职业技能等职业素养才是根本。会计综合实训是会计专业的一门综合的实践课程,在课程建设中,本文注重会计职业素养的培养与课程建设相结合,从课程的教学内容上注重会计职业岗位责任,强化会计职业意识,从教学模式上采取“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教学方式上采取团队协作,共同完成与轮岗相结合,更好地训练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在考核方式上,借鉴企业考核机制,实行多层次考核方式,将职业素养教育融入会计综合实训,提高学生的“职商”,为学生进入职场做好准备。
关键词:职业教育;职业素养;会计综合技能实训
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高技能专门人才的教育,其培养目标必须以社会职业岗位的实际需要为依据,强调应用能力,突出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但由于会计工作的特殊性和其提供信息的重要性,为了防止会计信息走失,严守商业秘密,许多企事业单位都不愿意让外来人员知道其真实的会计资料和财务状况,不愿意接受学生实习,这就加大了会计实践教学的难度。为了保证会计实践教学的顺利进行,最大限度地缩小理论教学与工作实践之间的距离,达到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构建一个以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为导向,符合高等教育目标要求的仿真教学体系尤为重要。
高职会计职业素养的教育教学应从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入手,将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面向大中小型企业,适应现代会计职业要求,具有良好职业素质,达到初级会计师水平的高素质技能型会计人才;职业素养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素质,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思想(意识)、职业行为习惯和职业技能等方面,前三项是职业素养中最根基的部分,而职业技能是支撐职业人生的表象内容。
很多企业界人士认为,职业素养至少包含两个重要因素:敬业精神及合作的态度。敬业精神就是在工作中将自己作为公司的一部分,不管做什么工作一定要做到最好,发挥出实力,对于一些细小的错误一定要及时地更正,敬业不仅仅是吃苦耐劳,更重要的是“用心”去做好公司分配给的每一份工作。态度是职业素养的核心,好的态度比如负责的、积极的,自信的,建设性的,欣赏的,乐于助人等态度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职业素养量化而成“职商”,也可以说一生成败看职商。
一、加强职业素养教育的必要性
高职教育在对待职业素养教育上存在问题:认识到了社会对职业素养的要求,但没有形成较为有效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没有很好地满足企业对人才职业素养方面的要求;很多企业在用人时招不到满意人选,是由于找不到具备良好职业素养的毕业生。由此可见,企业已经把职业素养作为对人进行评价的重要指标。职业素养、协作能力和心理素质是最重要和必需的,而专业素质则是锦上添花的。职业素养可以通过个体在工作中的行为来表现,而这些行为以个体的知识、技能、价值观、态度、意志等为基础。良好的职业素养是企业必需的,是个人事业成功的基础,是大学生进入企业的“金钥匙”。会计综合技能实训课程的设置正是会计专业职业素养教育的一个凝结与升华。
二、职业素养教育融入会计综合实训课程建设构思
(一)重构教学内容,注重会计职业岗位责任,强化职业意识
工业会计综合实训课程作为一门综合的实训课程,其目标是培养学生在会计工作过程中各个会计岗位的综合职业能力,因此,其课程结构设计上必须摆脱与理论教学相对应的传统学科体系特点,建立以“基于会计工作过程”为主线,以“核算岗位”为核心任务载体的“项目化”课程结构。
岗位化的课程内容是会计综合实训课程区别于其他课程实践教学的主要特点。主要设置出纳岗位、资金岗位、资产岗位、往来岗位、销售会计岗位、总账会计岗位。作为一门理实一体结合实训课程,会计综合实训课程以基于会计工作过程的职业能力形成为目标而不是单纯的知识运用。因此,在课程内容构建中,将会计各岗位职责、工作内容、工作流程融合于实训项目内容中,形成了基于会计工作全过程的岗位化的课程内容,实现了由知识运用向理论与职业性的高水平综合化整合的转变。
(二)创新教学模式,强化职业道德,培养职业行为
传统的实训教学模式基本采用在实训室,由学生从头到尾完成会计的所有工作,从期初建账到业务处理直至出报表、报税并做财务分析。教师在实训中的作用就是订正答案,或是答疑,其角色还是教师,并未起到职业引领者的作用。这种教学模式强调个性化发展,学生对所有经济业务在文字提示下可以熟练地编写分录,进行业务处理,从表象上体现出学生处理经济业务的能力较强,达到了实训的目的。但是会计工作的对象是以原始单据为载体的经济业务,如果脱离了文字叙述,将原始单据呈现在学生面前,大多数学生将是一团雾水,不知其何用。此外,这种教学模式忽略了会计岗位分工,缺乏团队合作精神,与实际会计工作严重脱节。实训就是做题,并未达到培养职业会计人员应具备的职业行为习惯。
为了缩短实践教学与实际岗位应用之间的距离,消除上述实践教学模式产生的弊端,在综合实训课程教学模式上进行大胆的变革与创新:
首先,从课堂组织教学方面改,一个学生负责全部业务的模式,组建模拟财务部,成员在4-5人。每组选出一名领导,负责总体工作,职位上相当于财务主管,由领导根据组员的业务水平确定岗位,分配任务。根据具体情况拟写本部门的财务制度,业绩考核指标、劳动纪律等相关的制度。为确保学生们做好未来的工作,从现在开始严格实训纪律性、做到诚实守信。对于不按时进入教室的学生,不允许找任何理由,请学生自己制订惩罚措施,并严格执行。在每次与学生的交往中都严格按相应纪律进行:如上课、交作业、桌上物品的摆放,等等。如果哪一项违反了规定,就一定要接受自设的惩罚。因为违反纪律的事情一旦不加以阻止,就会形成习惯。要让每个会计学专业的学生明白“先做人,后做事”的道理,而诚信就是做人的最基本的道德要求,也是根本的职业道德规范。只有把培养诚实守信的职业操守当作自觉的、主动的行为习惯,才能使他们真正养成诚信为本的职业素质,为将来从事会计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其次,实行“请进来”,“走出去”的实践教学模式,增强实训的真实感,提升职业技能水平。
良好的职业素养应该是衡量一个职业人成熟度的重要指标。专业技能是最为表象的一项也是最基本的內容。在会计行业中,一名高素质的会计人员必须具备熟练的操作能力、一定的财务分析能力与管理能力及沟通、协作能力。
实行“请进来”的实践教学模式,改变一往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采用师傅带徒弟的方式,企业财务专家与教师共同指导学生自己完成实训任务,使学生在仿真的会计环境中比较系统地了解每个会计岗位的工作职责和业务流程,掌握从填制会计凭证到编制、分析会计报表的全部会计核算程序。
实行“走出去”的实践教学模式,是学生在综合实训期间如果找到适合的工作岗位可以将实训资料带到企业,由企业财务人员现场进行指导,增强实训的真实感与实操性。更好地理解与掌握会计核算接技能与核算流程。
第三,实训中进行会计岗位轮换
按照实际工作中会计职业岗位的划分,将会计工作任务按照会计工作岗位进行分解,并在实训中进行会计岗位轮换,使学生在行会计综合实训中掌握不同会计岗位的工作内容和任务,熟悉各会计岗位的工作职责和操作要求。
通过模拟企业实际运作方式,采用动态的业务发生处理方式,只有顺利完成前项业务,才能接着开展下一项内容。而前期的业务处理又影响到后期业务的运行。同样的操作资料,就会随着学生业务能力、处理方式、决策能力、组织能力等不同而不断变化并产生不同的处理结果,从而让学生在动手做的过程中,更好地训练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
(三)改革考核方式,借鉴企业考核机制,实行多层次考核方式
传统的考核方式是教师根据学生的出勤、态度、完成实训作业情况单方面进行考核,比较片面。学生仍然以“上课”的心态进行实训,使学生感受不到“上班”的含义。传统的综合实训考核方式忽视了学生的心态由“上课”转变为“上班”,由“校园人”转变为“职业人”的角色。会计综合实训的意义就在于不仅要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更要强化学生的职业态度、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行为,要有敬业精神与合作意识。所以在考核方式上借鉴企业考核机制,提出了一套全面而有效的考核方法。该方法包括过程考核、出勤考核和结果考核三部分。其中过程考核占60%、出勤考核占10%、结果考核占30%。具体考核时,通过编制实训小组成绩表进行。依据成绩表,计算小组成绩和个人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