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动”起来
2012-04-29郑艳峰
郑艳峰
我是一名初中历史教师,已从事多年历史教学工作,深感历史教学任务任重而道远,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工程。同时我也深深体会到历史教学的乐趣。面对朝气蓬勃的莘莘学子,如何调动他们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他们的最大潜能,达到显著的教学效果显得尤为重要。
新课程实施以前的教学,大都是为了适应应试教育,因此教师大都是以讲解、概括为主。学生则是听众,然后根据讲课的重点、难点强调学生死记硬背,这样历史课更是枯燥无味,一上课学生就想打瞌睡。现在新课程实施以后的内容更多的是结合学生的时代特点,同时要求教师改变过去“填鸭式”的教法,还学生以课堂和学习的自主权。教与学是交往、互动的,师生双方相互启发、相互沟通、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情感,体验观念,从而达到共识,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通过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根据我所教班级学生的特点,我在上课时让学生充分阅读教材,然后以点拨为主,让学生发挥想象,联系已知知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老师共同探讨、步步引申,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地畅游,使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得到极大的满足,学习兴趣愈来愈浓。
举个例子来说吧,有一次,我不舒服,强撑着上课,说话也很困难,但又怕学生听不清楚,特别着急。这时,一个学生对我说:“老师,您别说话,让我们自己学,我们已经是大孩子了。”于是我同意了他们的意见。他们在班长的带领下分组,互提问题,互相解答,同学们各抒己见,学习热情空前高涨,连平时最不爱发言的同学也争论不休。结果这节《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授课效果还高于平时的讲读课。课下,我经过深思熟虑,回顾我以往的教学,自己总不舍得放手,平时的教学语言比较多,包打包唱,课堂成了老师的戏台,学生好像传声筒,没有自己的语言和思想,课堂是枯燥和乏味的。我的同事给我们讲过一个笑话,她的小侄子上一年级,班里有一些同学上课爱睡觉,老师很生气地说:“我不给你们讲了。”同学们说:“别!别!老师你不讲我们睡不着。”这虽然是一个笑话,却是学生对我们的课堂的反应,对于我们的教学,特别是对于我们的历史教学,一些小故事,一些历史事件,同学们还是比较感兴趣的。现在的网络技术更有利于我们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课堂应是学生的课堂,让学生自己去听、说、读、想、悟。
现在的学生接受的思想是多元化的,头脑中没有太多的条条框框,获取知识的途径是多渠道的:电影、电视、书刊、网络等,因此获取的知识是多样化的,也有真真假假的。他们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各方面都知道一些,知识可谓五花八门。当然,这其中也包括大量的历史知识。他们憧憬未来,关注现实,经常对现实的问题要问个为什么,却似是而非,容易被事物的表面现象所迷惑。他们拥有强烈的好奇心、旺盛的求知欲和敏捷的记忆力。这就使他们想象力丰富,思维能力具有极大的广阔性。这又给当前的历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历史老师带来了更大的挑战。长期以来,在考试指挥棒的指挥下,历史这门学科成为单纯的复述性学科,强调记忆性成为历史教学的一大特点。教学中很少有学生的探究性、分析性的思维过程。具体而言,从教学方法来看,还比较单一、陈旧,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得不够。很大程度上是教师的“一言堂”。如何突破传统的教学方法,让历史课焕发出应有的生机与活力,这是历史教学反思的一个重要方面。从教学结构来看现在很多历史教师大多以历史知识经验传授型的教学为主,这就使得学生很难形成具有主体意识的社会科学理念、人文精神。这一点与我们所倡导的素质教育的理念是完全相悖的。从思想教育方面来看,教师进行爱国教育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时,只是给出一个或几个结论,说这一事件是爱国的,那个人物是爱国的,学生是茫茫然,明显思想教育在历史课堂上落实不够。
但是我们通过听课、通过培训了解也有不少教师走向了片面化,如只要有活动,就不看对象、结果。许多老师认为要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往往忽略了学生的实际能力,不考虑教材的实际,于是上课从头到尾,都是各种各样的活动:讨论、辩论、观察、分析……忙得学生焦头烂额,一会儿要抬头看录像,一会儿又要展开辩论,而真正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很少。于是各种问题接踵而来,懒的学生是一点事情也没有,而想动脑筋的学生感觉忙不过来。还有的老师是由于上面要求上课时开展活动,于是下面推广开来,根本不结合本地本校实际,把别人的东西生搬硬套,只重形式不讲结果,忽略了具体对象、环境等。为此我们在教学活动的设计时要注意结合学生的智力水平,要适合学生的特点;注意参考教材实际、符合教学规律;注意难易程度的搭配、挖掘,争取把每一个学生都调动起来,否则,脱离了学生的一切活动都是无用功。
作为一名教师,必须具有深刻的自我反省意识,不能只唱独角戏,要给学生提供一个相对独立发展的大舞台。教师只能像火把,照亮学生前进的道路,怎样走则应该由学生自己选择。
(责任编辑易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