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学生感受阅读

2012-04-29吉秋凤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2年17期
关键词:女店主乔伊老妇人

吉秋凤

摘要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读什么,怎样读是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倍感困惑的问题。大胆放手,让学生主动阅读,在读中感悟,深刻体会,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让学生体会作品的优美语言和作者所流露的情感、深刻思想。阅读教学让教师放手不是“放羊”,教师要适当引导,让学生跳起来摘“桃子”,让学生感受阅读,在阅读中寻找人生的价值。

关键词感受阅读引导感悟语言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7-0116-02

感受阅读,即将阅读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以学生的阅读初感”为起点,教给学生合适的阅读方式,引导学生学习、应用合适的阅读方式,从而得出自己的理解结论,使学生们能亲身经历发现、受阻、突破、洞悉的本真的阅读全过程,这个过程便是感受的过程。

什么样的阅读是感受阅读?感受阅读就是使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的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习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感受性阅读能使学生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感受阅读就是使学生珍视自己独有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感受阅读就是使学生进行正确的阅读评价,在阅读过程中感受、体验、理解价值的取向。感受阅读就是使学生自己从语言中产生真实的情感冲动、情感共鸣,积淀情感。语文教学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结合,而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传授语文知识、丰富精神生活为目的。学生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就证明课文的内容理解了,文章的思想感情体会出来了。人们常说阅读是学好语文的基础,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放手让学生阅读,让学生感受阅读。

一、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感受阅读中,教者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引发学生内在的冲突,然后融通。学生对阅读感兴趣,他(她)就会细心体会,感受阅读的乐趣,理解文本的价值,越读越想读。如:在教学《桂花雨》这课时,教者设计这样的情境,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深深地吸一口气,会有什么感觉?(有一股淡淡的清香)同学们,现在正值金秋十月,校园里的桂花树满树生香,随风飘逸,整个校园都沉浸在香甜的气氛中,给我们带来了美好的享受。因为桂花的香气持久,沁人心脾,历代的文人墨客经常用诗词来歌颂它,课前让大家收集有关桂花的诗句和绘画作品,请大家展示一下,说说有关的优美诗句。(学生回答,教师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同学们收集的有关桂花的诗句真不少,假如下一场桂花雨会是怎么样?大家闭上眼睛想象一下。今天我们要学习与桂花相关的课文。板书:桂花雨。

二、感受语言的美

感受阅读的教学引导学生感受什么?当然是课文的语言,就是要千方百计地启发学生去感受课文的语言,逐渐地揣摩课文语言的精美独到之处。如:当同学们读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无不赞叹其语言的优美。

阅读只能以语文符号作为中介,间接地借助于人的想象,借助于人的间接经验,让阅读者获得美感,心中感到快慰。因此,面对文本巨大的“召唤性”,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依据文本特有的表达形式,确立“应该教什么”,把握对语言节奏、情趣、形象、形式美的体悟,使学生的自主意识得以发挥,自主建构得以保障。

三、感受文本的情、韵、意

文本是用来传达信息的,也是用来表情达意的。很多时候,文本中的一个词语、一个句子,甚至一个标点,都蕴藏着丰富的文本信息,也是作者丰富情感的别样表达。学生读到这些地方,往往会因为理解的局限,形成阅读的暂时停滞,从而影响阅读理解的深度和广度。因此,教者应抓住这些作者传情达意的敏感处,抓住作者表情达意意犹未尽之处,设计卓有成效的读悟形式,彰显文本内涵,丰富学生的语言体验,提高学生的语感,让学生感受文本的情感。如:苏教版《爱之链》这篇课文是美国作家杰尼·巴尼特、罗依·李所写的有关人间真情、真爱的优美小说。作者将深挚的感情蕴藏在字里行间。“女店主不禁潸然泪下”是女主人的真情流露。

师:女店主为什么不禁潸然泪下?

生:是因为女店主看到餐桌上留的纸条。

师:纸条上写的是什么内容?

生:在我困难的时候,有人帮助了我。现在我也想帮帮你。

师:纸条是谁留下的?

生:老妇人。

师:老妇人为什么要帮助女店主?

生:老妇人得到别人的帮助,所以也决定帮助女店主,把“爱”来传递。

师:“小爱”也是爱,就怕没有“爱”!乔伊、老妇人这样的爱是“大爱”,大爱无声,大爱无痕。大爱使被爱的人更有尊严,真正的爱才能让人从内心深处感到人世间的美好!请大家再把老妇人写在纸条上的话读一遍。

阅读教学,应该有“语文知识”的教学。在具体到每一篇课文的教学中,教者应该领着学生读懂课文“说了什么”“怎样说的”,还要引导学生领悟“为什么这样说”,这样,学生才能对语言文字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也就是说,学生学习语文,应该从文本为什么这样说中学到语文学科的知识。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文本特点,引导学生关注语言表达的独特之处,善于从文本中发现“为什么这样说”的秘密,让学生在读中发现、思考、领悟,获得语文的提升,感受阅读的韵味。

不同个性的文本呈现出不同的气质和韵味,文本的独特表达总是曲折地表达着作者的思想,也形成了文本的独特韵味。语言是有节奏、有韵律的,这些节奏和韵味表达个性,也是作者情感的独特表现。学生只有理解作者的感情,才能真正理解文字背后的内涵。实现这个目标,依靠阅读——读中领悟独特形式所表达的曲折的思想感情,再把作者的感情用自己的朗读委婉地表达出来,这样的朗读才会有韵味。如:《爱之链》的最后一段,写了乔伊和女店主的关系。

师:最后一段要不要写,为什么要写?假如结尾最后一句话这样写:“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亲爱的,杰克……”,或者这样写“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亲爱的,奥巴马……”你觉得有什么不同?

生:我觉得这样一改,就不完整了。因为小说的主人公是乔伊,但是写到结尾的时候,乔伊不见了,没有结果了。

师:是的,小说的主要人物要贯穿故事的始终。

生:小说开头的时候说乔伊失业了,结尾的时候说“他为了找工作,已经快急疯了”已经暗示了这个人就是乔伊,如果最后一句写了奥巴马,就显得很突然,让人摸不着头脑。

师:小说的情节发展预示女店主的丈夫必然就是乔伊。你知道为什么呢?

生:因为小说的题目是《爱之链》,乔伊帮助老妇人,老妇人帮助女店主,而女店主就是乔伊的妻子,也就是老妇人又无意中帮助了乔伊,这就是爱的一个个链条,将他们连在了一起。

师:这真是一条爱之链,同学们大家再把最后一段读一遍。

任何一篇文本都有自身的个性,都有自身的“秘妙”处,解开这些“秘妙”的密码是什么?答案有很多,但最重要的还是朗读,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朗读,感受文本的意味。如:《九寨沟》这篇课文抓住事物的特点,描写了九寨沟奇丽美妙的自然景观,层次清楚,词句优美,富有韵律感,读来清新扑面,是一篇适合朗读的好文章。让学生精读品味,朗读与领悟结合,把握课文描写九寨沟自然景观和珍稀动物的特征,领会感悟其独特魅力,在朗读中促进学生背诵积累。

四、感受内容的意义

阅读的作用不仅要感受文本所体现的情感,还要理解和感受课文内容,如:在教学《麋鹿》这课时,同学们通过阅读了解了麋鹿的来历,以及他们的悲惨遭遇,明白了要保护好麋鹿这样的珍稀动物,维护生态平衡,因此在阅读中要抓住主题内容组织学生感受、理解、欣赏,让文本的人文性目标得以实现。

总之,在感受性阅读中,要重形式更要重内容。阅读不只是读读,而应从读中深刻理解,从文字意义走向艺术意义,从而引出深层意蕴。感受阅读只有通过对“语言魅力”的细心品味、深入思考,才能准确地了解文本内容的实质,使学生的精神和情感都得到熏陶,使他们的素质得到提升。

(责任编辑刘红)

猜你喜欢

女店主乔伊老妇人
鞋子里的老妇人
乔伊想当建筑师
老妇人与店员
巧解对联猜姓名
半枚创可贴
你是那个杀猪的
酒事
一位老妇人和她的猫
婚恋与买卖
再多一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