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堂游园课:追寻失落的圆明园

2012-04-29郭静

大学生 2012年15期
关键词:杨老文渊阁柏木

郭静

2011年5月一个早晨,我跟着杨春霖老师重走圆明园,在废墟上追寻失落的园林文化。杨老师常说:“跟我游圆明园之前,请你们捂上耳朵闭上眼睛,放下你们脑海中的刻板印象,拿起相机跟着我一步一步去追寻,这叫什么?‘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同学们很喜欢这位业余老师——这个有些固执的老头儿,喜欢听他讲圆明园的故事,喜欢看他神采飞扬地比划着什么,喜欢他花甲之年却时不时地冒出两句很潮很时尚的网络语言,喜欢跟着他在废墟里爬上爬下,比起课堂上的老教授们,这位业余的园林爱好者,显然更受大家欢迎。他曾经是一位大夫,因为喜欢园林艺术,开始独自钻研,并且义务组织有共同志趣的爱好者,利用节假日亲自带领大家在园子里体验和追寻。十多年里,他说自己对圆明园的了解就像对自己的家一样熟悉,从圆明园复建的施工现场,在民工的筛子下面、捡回无数的“碎石瓦片”和沉积文物,他觉得这些文物不应该被放在博物馆陈列,而应该把文物所在的区域原封不动保留起来,他说“那些被展览的文物脱离了文物散落的原初地,尽管从形式上保住了文物,但却阻断了对原初地的研究线索,没有时空信息的文化遗物就失去了其真正的意义。”

不管你去过多少次圆明园,但我们对它仍然是陌生的。我们所熟知的圆明园在历史书里,它是碎片式的,你可以背出英法联军烧毁圆明园的时间,缘由,甚至可以根据教科书的引导,在脑中重现它原始的辉煌以及炎炎烈火中悲惨的情境。而对大多数游客而言,到了圆明园,从南门进入,看一眼大水法的残垣断壁,愤愤然离开了。但是跟着杨老师追寻失落的圆明园却是无比鲜活的,这追寻是“点式”的,杨老带领学员一步一步丈量圆明园的土地,随手捡起遗落在路边的碎石瓦砾,吹一吹拿在手上,如获至宝,告诉你这个瓦砾的年份和他曾经在圆明园的位置,并由此串联出圆明园当年的情状。杨老手中有一张不离手的地图,每一次他都试图根据预先设定好的路线带领大家游览,但每一次,都因“意外”的发现,重新改道。

这是一张在网上找来的图,为了方便大家观看,杨老师用蓝色的笔标出了水的形状。这才只是原始圆明园的一小部分——也就是圆明园的中心区武陵春色的东半部:淡泊宁静、映水兰香、水木明瑟、舍卫城、西峰秀色、文渊阁、紫碧山房。杨老常说,游园要先知园,中国古典园林的魅力在于,山虽不高为人工,但观之确有:峰、岭、沟、坡、峦、壑,真山之容;入之、蹬之,山气侵身,有入深山之感。园林之山不在高,贵在灵秀;园林之水不在深,贵在曲折;山,取自然之神似;水,取自然流动之媚态。

然而如此美景,我们只能通过一张地图来联想了。当杨老师带着大家来到这片令人神往的圆明园中心区时,在视野所及的范围内,看到的却是:满眼的推土机、挖掘机、拖拉机、起重机和驰骋中的各种吨位的载重汽车;戴着黄色头盔忙碌不停的工人的身影;满耳的机器轰鸣;这里俨然就像个大工地、一个紧张会战中的大工地。园区到处是被挖掘机开挖的大沟、小沟,纵横交错,横七竖八。也许是为了方便是施工,圆明园的假山被挖掘机随意地拦腰切开。

当年的文渊阁,专为收藏清代重要文献:四库全书的七座藏书楼之一。站在这里看一看,你是否能想象得到,这里曾有藏书共三千五百零三种,七万九千三百三十三卷,以及大量历史文献。可惜当年的一把大火将一切付之一炬。

就在大家沉浸在冥思之中时,杨老师意外见到一块金砖碎片,杨老说,这些金砖碎片便可证明文渊阁的地面铺砖使用了金砖;发现的黄色琉璃瓦,可证明文渊阁的屋顶有用黄色琉璃瓦覆盖的部分。这些遗存的文化遗物,在我们以后恢复文渊阁时,是不可争的实证,是修旧如旧,更接近原物的、直接的参照底本。

圆明园被当做园林典范是因为它的山形水系。一百多年前曾经在圆明园生活过的法国画家王致诚神父这样说:“这里的水渠富有野趣,两岸天然石块,或进或退;水路弯成弧形,好象因为小丘和岩石的推挡而盘绕弯曲。美丽的池岸变化无穷,没有一处地方与别处相同。所以,不同于欧洲的、用方整的石块,按墨线砌成的边岸。”这里是由许多组小花园汇合起来的。因此层次和变化格外丰富。人工堆起来的、二丈至五六高的土丘,形成无数的小谷地,像这样的小谷地,有二百处以上,彼此之间,没有一点重复。

这便是原始水系的形状,叠山而建。虽为人制,宛若天成。老师说,这石头堆在这里数百年,体现古人提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自然观。左岸突出右边退回,上游高起下游避让。相互谦让,任流水淙淙而过,多么和谐富有生趣的自然景观。在圆明园正在修建的废墟上,这样的石砌有许多,正是这许许多多随处可见的小假山,簇拥着河水,使得圆明园有了生机和活力。

散石为阶,犹如地出。石头的堆砌得法也是圆明园建筑的一大特点之一,自然而不失野趣。有人问,这数万吨石头从何而来?杨老师说:“古人聪明得很,要用大块大块儿的石头,无法搬运,就自造——他们先挖洞,多出的泥块用麻布裹上,再糊泥,糊成球状弄过来。所以你看假山,正经的都是空心的,降低造价,也易于营造穴居的氛围。”不禁感叹古人能想出如此周全的办法。

廓然大公遗址,杨老师说站在这个看最为完整。廓然大公,后来也称双鹤斋,仿无锡惠山的寄畅园而建,以叠石著称。

颐和园的谐趣园,也是仿惠山寄畅园建的,只是两次仿建意境各有千秋。

这是一个学员在工地上发现的一根柏木钉,柏木钉是圆明园这个水乡泽国打地基用的,木质很硬,且遇水不腐。

杨老师说,别看这一根小小的柏木钉,他可是取自深山老林的柏树去皮而成的。削尖后分成三个等级,然后根据建筑物的地理条件,分别使用不同级别的柏木钉。如建在水深泥厚处的桥、亭、榭、轩等临水建筑基础下面,用最长、最粗的;在陆地上建筑体量大的用比较长、比较粗的;建筑体量比较小的则用最细、最短的。

为了充分发挥柏木丁稳固地基的作用,能工巧匠们又把柏木钉呈梅花状一组一组地排列在建筑的下面。“梅花桩,排成行,上面盖房万年长”的顺口溜一直传到今天。现在我们有幸能看到,经百年而岿然不动的大水法、谐奇趣、方外观等大形古建筑,一睹万园之园的风采,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柏木丁。

这些都是杨老师在过往许多年间,穿行圆明园时,随手捡来的。金鹰、白玉藕片、佛头残片、玉质围棋子??等等。杨老说,这些碎片足以说明当年的辉煌,散落一地的玉质围棋子,你是否能够想到一百多年前的这个地方,那些王公贵族正在对弈,也许他们中的谁输了一盘棋,随手将棋子打落在地??

结课的时候,杨老师带领大家泛舟湖上,在湖边看到一个基石,有同学忍不住前去摩挲,立刻被杨老制止,他说:“别过多地打扰它,给后来的人一个饱眼福的机会吧,更别去登踏它们,我们一时的一个登临留念,踩的可是近300年的文物啊! 咱自家的老爷爷,咱能踩上去么?可舍不得啊??”

责任编辑:方丹敏

猜你喜欢

杨老文渊阁柏木
笼中鸟
公心与私意之间:《四库全书珍本初集》影印始末考略
鉴宝大师
画中话:人鹭百年情
鉴宝大师
百岁翁的“三气”养生法
不同使用年限的柏木基本材料力学性能试验对比研究
“牵手”的力量
『牵手』的力量
抗战时期围绕《四库全书》阁书的文化掠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