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教育的生活本真
2012-04-29高艳艳
高艳艳
哈尔滨位于黑土覆盖的松辽平原地区,美丽的松花江从这里蜿蜒而过。由于纬度较高,哈尔滨的冬季漫长而寒冷,素有“冰城”之称。千百年来,哈尔滨人在这片广袤而富饶的黑土地上繁衍生息,在严寒中开拓蛮荒的生活练就了他们的坚强和勇敢,长期与自然的和谐共生铸成了他们的诚实和勤劳。哈尔滨人热爱生活,总能在生活中找到前进的方向,在生活中汲取前进的动力,对待教育也不例外。正如哈尔滨市教育局党委副书记闫生所说:“生活之中处处有教育,教育是为了让下一代更好地生活。”热情与爽朗流淌在哈尔滨人的血液里,质朴的话语里却蕴含着“冰城”德育的精髓——“无痕迹的生活化德育”,跟随记者采访的脚步,让我们一起来解读“冰城”的德育思维。
运动中体验体验中成长
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记者刚来到哈尔滨市师范附属小学(简称“哈师附小”)就被操场上的花样跳绳吸引住了。只见操场上彩绳飞舞,几百名学生伴随音乐的节奏一起挥动手中的跳绳,一张张纯真的脸庞在阳光下闪烁着光芒。如果说单人跳绳需要的是个人的技巧,那么,之后的多人混合跳绳则需要更多的团队配合,“∽”字跳绳,双甩短跳绳,长、短复合跳绳,三角绳,到最后的“天罗地网”,在大绳套小绳中孩子们蹦跳自如,一个个灵活的身影穿绳而过。
花样跳绳自古就有,在《松风阁诗抄》中有诗记载,“白光如轮舞索童,一童舞索一童唱,一童跳入光轮中”。哈师附小在传统跳绳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将跳绳作为一项重要的德育载体,提出引领学生“阳光运动”,在运动中体验合作、分享快乐、共同成长。如今,哈师附小的花样跳绳已经成为每个孩子常态化的运动,学校跳绳队在体育老师的带领下编排了花样繁多的跳绳形式,阳光下一群群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快乐少年在汗水中分享成长的喜悦。
哈师附小还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能力水平,开发了一至五年级体育校本教材。低年级有武术操、皮球操、羊角球、快乐课间操;高年级有轮滑、呼啦圈、花式跳绳。学校每月开展一项主题特色体育活动,每学期组织一次体育节,让孩子们充分展示自己的运动技能,丰富校园生活。正如该校校长石瑾娜所说:“学校要为孩子们搭建起一个充满健康与活力的大舞台,让孩子们参与到运动中去,在运动中寻找快乐,收获健康。”
“一二、一二……”操场上传来紧张而洪亮的口号声。原来是哈尔滨南岗区花园小学在举办一年一度的端午节“旱地赛龙舟”活动。每个班选出四名参赛同学,每个人的双脚同时固定在两块长条板上,只有四个人同时迈脚才能前进。口令一下,每个队的孩子整齐划一,步调一致地向前冲。孩子们的身体随着动作一起一伏,额上的汗珠兀自反射着太阳的光辉;拉拉队的孩子们仿佛自己在参加比赛,用力为自己班的队员呐喊助威,鼓声、加油声此起彼伏。配合最好的一队率先冲过了终点线,一群孩子跳起来,笑容充盈在孩子们的脸上,欢呼声在操场上回荡。
“走进阳光,伸开臂膀,与同伴赛跑,我们像风儿一样,肯流汗的孩子最强壮……”这是花园小学为阳光体育运动创作的主题歌。学校以民族节日为载体,将德育蕴含在传统运动中,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文化,用孩子们喜欢的舞龙、中国功夫、旱地赛龙舟等形式舞出民族精神、练出民族情结、赛出民族风情,让民族的根永固。
为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花园小学倡导师生亲近真与善,向往爱与美,在运动中沐浴阳光,锻造强健的体魄。学校提出“三课、两操、两特”,即全部学生上好体育课、体活课,大课间,保证课间操、眼保健操,每个学生掌握一项体育技能、一项艺术特长。在此基础上,学校还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趣爱好,因地制宜地研发了十几项学生们喜爱的校园游戏,如抖空竹、跳竹杆、抽冰尜、推铁环、踢毽子等,这些游戏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体育生活,而且形成了花园小学特有的校园体育文化。孩子们在运动中从课内走向课外,从书本走向实践,不仅学到丰富的文化科学知识,而且拥有了强健的体魄,健全的人格,从而为今后孩子们的身心发展奠基。
大美无形大爱无言
教育,因为有了爱而美好;教育,因为有了情感,而显得格外动人。如何在教育中激发学生爱的情感,让学生成为心中有爱的人,则需要教育者用心去思考、去启迪、去创造。
大美无形,大爱无言。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的张丽莉老师,在危急之下将学生推向一旁,自己却不幸被碾到车下,造成双腿截肢。张老师用柔弱的身躯谱写了一曲英勇奉献的大爱之歌。张丽莉老师的事迹感染着每一个华夏儿女,也让哈尔滨市风华中学的教师们心中充满着感动。“玫瑰已变得枯萎,种子会绽放光辉,为何受这样的罪,从不后悔,让我们紧紧相依偎。爱的路上,让我们永远相随。”这是在风华中学音乐课堂上唱响的歌曲《让爱相随》。这首歌是根据张丽莉老师的事迹创作,由风华中学音乐组王占羽老师作曲并演唱,语文组张华东老师、八年级五班杨冬妮同学共同作词。王占羽老师说:“希望我们的这首歌能把人世间最美的爱、最纯的情、最真的梦传承,也真心希望丽莉老师好人一生平安。”风华中学的全体教师在歌声中将师爱进行到底,也希望更多的人在心中唱起这首歌。
教育是有感情的事业,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成长中的生命,师德之爱能够用爱照亮学生的心灵,然而如何培养学生的爱人之心呢?在谈到向张丽莉老师学习时,风华中学校长周瑛除了表达对丽莉老师的惋惜和敬重之情,还提出要让学生多关爱自己的老师,多关心一下“身边的张丽莉老师”。于是,学生们用课余时间制作爱心手抄报,将自己对老师的感情凝聚在一个个稚嫩的彩色字迹中;上课前,学生们会把讲桌收拾干净,给老师提供整洁的工作环境。以德育德,以爱育爱,风华中学用爱的力量潜移默化地影响每一个学生,从而培养起学生们积极的心态和美丽的人生追求。
爱是教育的主旋律,毕业典礼对学生们来说是一个特殊的日子,是培育学生爱校、爱家、爱学习等情感的有利节点,也是难得的德育活动载体。坐落在哈尔滨老城区的南马路小学校长赵翠娟认为,德育蕴于朴素、真实的生活之中,德育本身是师生共同踊动的生命历程,是师生在日复一日的校园生活中,在彼此交往和了解中,体验和感悟道德的过程。多年的校园生活打开了学生爱的心扉,而学校要陪着学生走完小学生活的最后一步,让学生带着爱心走进下一段人生征程。
在毕业典礼上,南马路小学的师生共同回忆点点滴滴的学校生活,回忆师生之间的浓浓情意。全体师生共同吟唱毕业歌——《骊歌》,表达老师们的送别之情,孩子们的留恋之情。在毕业典礼快结束的时候,还举行了一个放飞希望的仪式,名为“我对天空说”。每位学生将写着自己美好梦想的彩色纸条贴在气球上,“我的理想是当一名医生,希望我长大后能救活好多好多人”“我的梦想是成为一名科学家,就算没有实现,但我还有信念”……在《我的未来不是梦》的歌声中,全体毕业生大声喊着“我对天空说——”,一起把自己的梦想放飞到空中。学生们扬着小脸,看着那载着自己梦想的气球越飞越高。学生们小学的生活结束了,但是生活还在继续,毕业典礼让爱继续释放温度。
一花一树菩提之境
哈尔滨市经纬小学位于市区繁华地段,周边商业兴盛,在这样喧嚣的环境中,学校更加注重校园环境的建设,在闹市中为学生提供一方健康、快乐的成长净土。走进经纬小学的大厅,毛主席的“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八个雄劲的大字映入眼帘,沿着主楼梯而上,以“美丽哈尔滨、富饶黑龙江、红色中国、多彩世界”为主题的大型彩画,在唤起学生民族自豪感的同时也寓意着“心有多高,走得就会有多远”;图书馆墙壁上的大型诗画《沁园春?雪》以一代伟人的博大胸怀、豪情壮志,召唤着师生“齐家,治国,平天下”;三至五层的三个圆厅,分别以“陆、海、空”三大元素为主题,这里是学生自由展示的空间。围绕校园文化的核心,学校在每一层教学区的走廊都会设立一个文化主题,例如“珍爱生命,运动健康”“享受艺术,创意生活”“传统文化,民族精髓”“奉献爱心,学会感恩”“崇尚科学,探索未知”等主题构成了独特的文化长廊。
法国教育家卢梭认为在个体的生命面前,教育不是万能的,是有局限的,教育必须听听生命的发言,这就需要在教育中注重生活化体验。为此,经纬小学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了生活的元素,发动师生全员参与校园文化设计,优先采用学生的设计方案,让校园的每个角落都成为学生发挥创造力的基地:“我爱我家”责任牌上留下了孩子们稚嫩的话语;宽阔的校园展示墙,放飞着孩子们挥动画笔绘出的七彩蝴蝶;优美的音乐铃声代替了传统的上下课铃声,课间高雅的音乐环绕着校园。校园文化建设不应是学生可望而不可及的,而是要让学生亲身参与,动手操作,让学生在创造中体验快乐,在快乐中升华道德情操。
一朵花里蕴含一个世界,一棵树也有深刻的禅意,也许今天的一个画面就是学生心中一颗理想的种子,也许现在的一句话语就能成就未来的一个思想家、科学家、艺术家。
拥有百年历史的哈尔滨第一中学(简称“哈一中”)坐落在美丽的松花江畔,毗邻繁华的中央大街,典雅庄重的欧式校舍引人注目。多年来,哈一中坚持把德育根植于生活之中,用哲学辩证的思维探寻德育的本真。在“内图发展个性,外图贡献人群”办学理念的指导下,学校利用各种校园文化,着力激发学生的内驱力,让良好的教育外因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
生活育德,让学生在日常平凡、细小的事情中去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哈一中不仅利用自身历史悠久的校园文化,培养学生的人文意识,而且还积极营造育人的班级文化。有多年班主任工作经验的姜波老师努力营造充满激情和鼓励的班级气氛,走进姜波老师的班级会发现教室五彩斑斓,墙壁被设计成醒目的志愿墙、隽语墙,教室还设有评比台、演讲台等,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表现自己;她还喜欢给学生们拍照,每届学生的照片能达到几千张,每个学生都会在这些照片中找到自己不同时期的身影;在一些富有纪念意义的日子,她还会精心选择一些礼物送给学生,比如新年来临的时候,她会送给学生每人一支彩笔,告诉学生人生就如同一张白纸,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如何描画靠自己;她买来各种文件夹送给学生,告诉他们凡事都要有条理;高考前夕,她送给学生每人一条精致漂亮的毛巾,女生是深红色的,男生是深蓝色的,上面是可爱的相互依偎的小熊图案,让学生们感受到考试时自己并不孤单。在姜老师几年如一日的引导下,学生的集体意识有了明显的提高,一位学生在高考后的文章中写道:“我们班的同学围成一个圈,大家把手握在一起,一起喊口号,引得周围人都很奇怪地看着我们,我们却觉得很自豪,浑身充满了力量。”
“上善若水,造就最理想的教育境界”,生活育德需要更多的爱与信任,让学生在快乐与感动中成长,在学生需要帮助的时候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将德育寓于点滴小事,这样才能使善念如种子一样深深扎根在学生心中,开花结果。
责任编辑/ 南 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