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仪式教育
2012-04-29程晗
摘要 学校仪式教育具有正面性、文明性和公开性等基本性质;具有议题的针对性和议程的程序性、年龄的层次性和对象的集体性、气氛的庄严性和频率的重复性等特征;具有因时而变、因事而变和因人而变的规律性,其核心策略为高端的创意和策划、学生担任仪式教育的主角和教师科学引领。
关 键 词 学校;仪式教育;策略
作者简介 程晗,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博士,中国伦理学会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研究会副会长,教育部《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起草专家组成员
一、学校仪式教育概念的理性解读
从幼儿园到大学所进行的各种学校仪式主要分为校内仪式和校外仪式两大类,包括开学(毕业)典礼仪式、运动会开幕(闭幕)仪式、科技(体育、文化)节仪式、升旗仪式、入队仪式、入团仪式、入党仪式、迎宾仪式、班会仪式、辩论会仪式、军训仪式、成人仪式、亲子活动仪式、校庆仪式等。仪式一般是由议题、议程、礼仪三个共同要素组成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的完整系统。其中,议题是核心要素,是回答“为什么要举行某种仪式”的问题;议程是为了实现议题而匹配的必备程序和步骤,是回答“怎样实现预定议题”的问题;礼仪是配合议题和议程实现的艺术化展示方式,是回答“实施议题和议程要有哪些文明语言和行为方式”的问题。在一个完整的仪式中,议题、议程和礼仪三个基本要素缺一不可。[1]
学校仪式教育对学生的心灵起着深刻、持久、潜移默化的感染效应。从心理学角度上来看,学校的教育仪式具有两种基本的功能。其一,可以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如以典礼形式开展的教育活动,可以营造出特殊的教育氛围,激发学生积极向上;其二,可以表达内隐的教育内容和教育观念。借助美的教育形式,使内隐的教育要求外显化,并产生持久的影响力。因此,仪式活动是多种艺术形式的融和与创造性的运用。由于仪式中丰富的艺术因素,使其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心理上的内化力。如毕业典礼,通过朗诵毕业诗文、接受毕业证书、增送毕业纪念品等活动,孕育出对母校的深厚情谊。
因此,笔者认为,学校仪式教育是指学校围绕某个议题、按照拟定的程序所进行的带有礼仪特色的公共性特殊教育活动。
二、学校仪式教育的基本性质、特征及其规律
学校仪式总是为了实现某个议题而举办。而每个议题的完成又必须按照事先拟定好的议程进行。在学校仪式进行的每个议程都有相应的礼仪特色,如仪容、仪表、仪态、服饰、坐姿、走姿、站姿等礼节和注目、微笑、点头、招手、握手、举手、敬礼、鞠躬、问候、鼓掌等礼貌。对于学校仪式本质的理解应该把握它的基本性质、特征和规律。
(一)学校仪式教育的基本性质
不同的学校仪式有着共同的教育性质。
1.正面性。学校仪式教育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法律、政策和道德规范。其中相关法律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相关政策主要包括国家教育部《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等。道德规范主要包括《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相关要求以及国家课程《思想品德》《思想与社会》和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课的有关内容,从正面对学生进行具有仪式特征的教育。
2.文明性。学校仪式教育是在现代文明社会的基础上进行的,剔除了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社会学校仪式教育中的糟粕。其议题都是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关的内容,其议程都是符合现代社会文明的议程,其礼仪都是现代文明礼仪,没有如作揖、下跪等封建主义的内容,更没有黑社会组织、邪教组织等反面性质的仪式。
3.公开性。就时间而言,学校仪式教育要公开告诉全部参与者举办仪式的时间;就空间而言,学校的仪式教育均是在学校内(或者校外)公开场合如学校操场、体育馆、会议室、报告厅、教室中、社会文化广场进行的,面向全体教师、学生和家长,不存在私密性、隐蔽性;就议题、议程和礼仪而言,是教师、学生等提前进行研究、讨论并征求大家意见的基础上公开确定的。
(二)学校仪式教育的基本特征
实践表明,学校仪式教育在操作层面上一般体现出以下共同特征。
1.议题的针对性和议程的程序性。学校举办任何一项仪式都不是盲目进行的。学校领导和教师、学生和家长都要根据学校发展和每个学期的工作实际需要及学校某个阶段中出现的教育教学现象,有针对性地选择所需要的议题,组织实施相应的学校仪式,开展仪式教育。
学校仪式中议题的逐步进行都有相应的程序性,其一般的程序性包括主持人宣布仪式开始、介绍领导和来宾、仪式活动正式开始、学校领导主题发言、教师代表发言、学生代表发言、家长代表发言、来宾讲话,主持人宣布仪式结束等必备的公共程序。一般来说,学校仪式的程序是非常规范的。
2.年龄的层次性和对象的集体性。学校仪式参加的对象如果是小学生,学生的年龄就相差6岁;如果是初中或高中,学生年龄要相差3岁;如果是高校(含专科),学生年龄一般相差3-4岁。学校仪式参加的对象虽然是全校学生,但是由于学生之间的年龄差异、知识基础的差异、个人经历的差异、家庭背景的差异等,导致同样的学校仪式对于不同学生个体产生不同的教育效果,呈现出教育效果的差异性。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议题、议程和礼仪时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照顾到受教育者的年龄差异性,这样的教育效果才会有的放矢,具有实效性。
中小学学校仪式参加对象一般情况下是全校学生,因此,学校仪式教育的对象具有很强的集体性。学校全部的学生参加统一的仪式,接受共同的教育,使学校德育产生规模效益。
3.气氛的庄严性和频率的重复性。由于学校仪式是学校开展的集体性教育活动,议题、议程和礼仪都非常规范,所以,在客观上就形成了庄严的公共教育氛围。使不同学生的思想意识与行为趋同,起到震憾心灵的作用。现场的布置、学生的着装、座位的布置、会议秩序(如要求关闭手机、不交头接耳)、礼仪等都非常规范。庄严的学校仪式氛围会对学生产生强烈的视觉、听觉冲击和心灵的震撼,进而通过自我的内心体验受到影响和教育。
学校仪式一般情况下,都不是举办一次。许多仪式活动如开学(毕业)典礼、升旗仪式、入队仪式、入团仪式、成人仪式等都需要定期举行,多次反复。因为传承特定精神文化,没有仪式活动的支撑就失去了载体,就像营养没有血液来传输一样,没有特定仪式的长期反复进行,就不会有精神文化的广泛认同。只有通过仪式的反复教育,不断强化,特定的精神文化才能得以成为学生的一种文明习惯。
(三)学校仪式教育的基本规律
学校仪式教育之所以能够长期存在并不断创新发展,表明学校仪式教育具有自身内在的客观规律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因时而变,即学校仪式教育因时代的背景、要求不同而发生相应的变化。中国学校发展有四千多年的历史,主要经历并正在经历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信息文明三个时代。不同的时代,学校仪式教育的议题、议程和礼仪规范是不同的。农业文明时代,学校仪式教育的主要特征是师道尊严的等级制;工业文明时代,学校仪式教育的特征是教育规模化发展基础上的标准化;信息文明时代,学校仪式教育的特征是多元价值引领下的个性化选择。因为时代不同,学校仪式的形式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学校仪式是社会发展的缩影,都会打上不同的时代烙印。
2.因事而变,即学校仪式教育因面临的客观事实不同而发生相应的变化。学校仪式所选择的议题必须根据学校教育面对的事实发生相应的变化,以满足学校在不同时代背景,面对主要解决的实际问题设计不同的议题。如我们现在处于信息时代,学生面临现实世界(家庭和社会)、模拟世界(校园)和虚拟世界(网络),学生会在不同的世界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教育形式和内容,选择自己的“幸福”。那么,我们举办的学校仪式,必须考虑学生所面临的这“三个世界”的客观事实,来选择学校仪式的相关议题,这样才能够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
3.因人而变,即学校仪式教育因主体的不同而发生相应的变化。学校仪式教育的主体是不断发展的主体。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家庭,学生的遗传素质、成长环境和所受教育的条件都会有很大不同,这一切变了,学校仪式教育也必须随之而变,以积极适应不同学生主体的变化,及时对学校仪式教育提出新的要求。即使是同一年龄段的学生,也会因其遗传素质不同,所处的成长环境不同,发展也会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学校仪式对不同学生的教育效果是不尽相同的,学校仪式教育的开展必须意识到这一点,不要以为一次仪式教育解决了所有学生的问题。
三、学校仪式教育的核心策略
对于学校仪式教育的策略有多种探究,但核心策略应该主要有以下三种。
(一)高端的创意和策划
所谓创意就是在人的头脑中产生的创造性意念,主要表现形式就是灵感。所谓策划就是对创意的科学规划和组织实施。学校仪式教育作为具有特殊教育功能的教育形式,必须要借助高端的学校仪式创意和策划。如果说没有创意就没有策划,那么,缺乏高端的创意和策划就不会有高质量、高效率和令人震撼的学校仪式教育。
对于现代学校来说,仪式是不可或缺和经常发生的。每个人在他的学生时代,都有诸多如升旗仪式和开学典礼、毕业典礼、校庆典礼等的经历,有道是:难忘才有意义。然而,有哪些学校仪式真正走进了学生心灵甚至让其心灵震撼,成为人生终生难忘的记忆和向前向上的力量呢?恰恰相反,在日常校园生活中,我们见得更多的,是表面的热闹和铺张的排场,是刻板的程序和平庸的讲话。让人厌倦甚至于难受,这样的学校仪式还有什么意义?![2]
(二)学生担任仪式教育的主角
我们必须要改变过去教师把设计现成的学校仪式教育活动方案直接付诸实施的传统策略,要注重学生全程参与,突出体验育人。
1.让学生选择学校仪式活动的议题。从学生自我管理的视角,学生的事情由学生自己解决。学校仪式的议题由学生从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中去选取,把现实问题转化为仪式的议题,使学校仪式议题来源于实践,又高于实践。这样的议题才具有学生基础,才会受到学生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
2.以学生为主体,全员全程参与。以“以人文本”的教育理念,把学生视为学校仪式教育活动的主体。实践证明,学校仪式的教育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参与程度。从仪式活动的筹备、场景的选择、布置到活动议程、设计、排练,学生主体的全程参与,才能有利于深化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促进学生对仪式精神文化的认同。
3.创设特殊情境,营造体验氛围。活动场景的精心选择、布置,活动语境的精心设计(主题词,宣传标语,宣誓词,主题标志的张贴佩带等),活动形式的丰富多彩,活动氛围的浓烈(或庄重肃穆或高亢激越或舒缓动人)使所有参与人员投入其情,融入其境,在仪式中每个人都强烈地感受到特定精神文化的召唤,这种体验表明学生个体已进入自我价值观念的反思、探索和重构。
(三)教师科学引领
有研究表明,学生对传统节日缺乏认同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适合他们的“活动载体”,这里的“活动载体”,即隆重的仪式活动。我们虽然强调学生是学校仪式教育的主角,但是,学生年龄不同,参与的程度也应有所不同,教师扮演的角色也应不尽相同。如小学低年级教师引领的程度要高一些,引领的方式也要适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而中学生参与的程度高一些,教师引领的方式就要有很大改变,大学则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策划和组织实施。
参考文献:
[1]薛艺兵.对仪式现象的人类学解释(下)[J].广西民族研究,2003(3):39-48
[2] 徐莉.仪式:一个不可忽视的教育触点[J].安徽教育,2011(10):38-40.
责任编辑/李书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