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国债规模与财政风险的关系

2012-04-29张吉馨

2012年16期

张吉馨

摘要:国债作为政府缓解财政压力和宏观调控的工具,运用得当可以实现宏观调控目标、促进经济增长。但如果国债发行规模不当就会带来不可忽视的财政风险。对此,应从优化国债结构、规范国债市场运行、调整国债投资规模与方向等方面规避风险。

关键词:国债规模;财政风险;国债依存度;国债偿还率;国债负担率

一、国债及财政风险

国债有自愿性、有偿性和灵活性的特征,其基本功能是弥补财政赤字。政府运用国债这一调控工具会带来拉动效用,表现在,政府将通过国债融资进行投资,通过乘数效应达到数倍于投资额的收入增长,起到拉动经济的作用。同时也伴随着挤出效应,表现在,政府将国债融资进行投资,如果介入了私人投资进入的部门,就会挤压私人投资的空间,将私人投资从这些投资项目中挤出。

财政风险是指国家财政出现资不抵债和无力支付,给整个社会经济稳定带来负面作用的可能性的风险。财政风险中最主要的风险是由国债引起的风险,国债如果规模失控,会使财政风险加剧甚至出现财政危机。国债政策这把双刃剑,运用得好可以促进经济发展。但如果出现偏差,则会产生危机,带来财政风险。

二、从我国国债规模现状看财政风险

(一)我国国债规模现状

1.国债依存度

国债依存度是指当年国债发行量占该年财政支出的比重,反映了财政支出对国债的依赖程度。从2003年到2008年我国国债依存度分别为:82.93%、87.15%、80.24%、88.91%、66.74%、63.92%,而国际上对该指标的警戒线是25%-30%,这说明我国国债依存度非常高,财政支出很大部分资金依靠发行国债,这其中就蕴含了潜在的风险。

2.国债偿债率

国债偿债率是指当年国债还本付息额与财政收人的比例关系,反映了国债发行规模与财政收人是否相适应。1995年到2002年我国的国债偿债率分别是:12.56%、17.09%、21.04%、22.74%、15.66%、11.59%、11.74%和13.05%,而国际上对该指标的警戒线是8%-10%,我国国债偿债率已超过警戒线,这会使得政府偿还国债的压力增大,从而不得不靠“发新债、还旧债”来还本付息,从而进一步增大了财政风险。

3.国债负担率

国债负担率是指某一时期国债余额与GDP的比值。从2003年到2008年我国国债负担率分别为:16.64%、16.12%、15.70%、14.84%、21.39%、17.75%,国际上对该指标的警戒线是60%,这说明我国国债负担率相对国际较低,同时也说明我国增发国债的空间仍然存在。但由于我国发行国债历史较短,所以不能单纯将该指标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较。

(二)从我国国债规模现状看财政风险

1.国债依存度严重超标,同时国债负担率远未超标

从上文分析的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国债依存度严重超过国际警戒线,而国债负担率却远未达到警戒线,比如2007年这两个指标分别为:66.74%、21.39%,这种情况恰好和西方国家相反。其中原因有两点:首先,西方国家财政收入数额巨大,所以国债依存度相对小;其次,我国财政收入未考虑预算外和体制外资金,所以国债发行量占财政支出比重大。即使有这些原因,但我们还是应该由这个现象看到我国国民经济应债能力宽松,而财政负担沉重。虽然整个国家可以承受国债的发行,似乎国债还有增发空间,可是目前国债发行量已经达到了财政收入能承受的边缘,其中蕴含的财政风险也是巨大的。

2..经济增长的“国债依赖症”

政府每一轮的国债发行似乎都能拉动经济的增长,但这种增长有明显的“国债依赖症”,即每一轮国债发行后经济明显回升,但当这轮国债效率减弱时,经济增长的势头就不那么明显了。其中的财政风险在于,如果经济缺乏内在增长动力,一旦出现国债违约政府无力偿还的情况,就会导致整个国家的经济崩溃,必然引发社会动荡,带来严重的危机和风险。

3.借新债还旧债

政府偿还发行国债需要的资金一般都是通过“借新债还旧债”这一渠道来完成。我国国债偿还主要是中央财政负担和借新债还旧债。我国债务收入中用于还本付息的比重一直都很高,1997年到达历史性的77%,虽然之后有所下降,但是依然不可忽视。我国很大程度上已经陷入了“借新债,还旧债”的窘境,蕴藏了很大的财政风险。

4.建议

如何平衡经济增长与国债适度规模的关系呢?其中任何一方处理不好都会引发严重的危机,可能重蹈日本当年减少国债发行而引发严重危机的覆辙。我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国债余额增长率不得超过国民经济增长率。

国债实际利率不得超过国民经济增长率。国债对国民经济最紧迫的负担主要是利息负担,如果国债的实际利率低于经济增长率,则国民经济增长能够承受国债利息支出,相反,如果国债实际利率超过了国民经济增长率,国债的利息支付就会超过国民经济增长承受限度,不能长久。

优化国债结构。应该调整国债品种结构、期限结构和持有者结构。针对市场状况,确定发行品种及期限,确保发行额的合理性,使国债规模处于稳定状态。规范国债市场。稳定繁荣的国债市场,不仅能为国家提供固定的融资场所,满足财政支出需要,也能为投资者提供便利。必须加快国债市场环境建设,规范国债一级、二级市场,形成严密、高效的市场运作机制。

确保国债资金的使用效果。增发国债是一种宏观调控举措,国债资金必须用之有效,否则就不能达到稳定经济的目的。

结论

虽然目前我国国债负担率处在适度范围内,似乎没有大的风险,但是也必须看到国债规模扩张速度过快的潜在的风险。因此,我们应该先行一步,从优化国债结构、规范国债市场等方面做到努力预防债务风险。同时也应当看到国债的积极作用,如果财政政策能够促使经济增长保持在较高水平上,财政风险就会容易得到控制。(作者单位:西南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

参考文献:

[1]金喜在,娄巧萍.关于保持国债适度规模的思考[J].吉林财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01).

[2]韦素华.国债发行规模与GDP和财政支出的关系[J].企业经济,2011,(06).

[3]龙成学.积极财政政策与财政稳定的关联[J].改革,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