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展书法教学 发挥德育功效

2012-04-29王道胜

甘肃教育 2012年16期
关键词:书法家书写书法

王道胜

〔关键词〕 书法教学;德育;传统文化;爱国情感;专业训练;品德教育;多元评价;健康心理

〔中图分类号〕 G623.75〔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16—0093—01

中国书法被誉为“有情的图画,无声的音乐”。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生写字姿势要正确,书写应规范、端正、整洁,能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和书写楷书。作为艺术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书法教学,对于青少年书写能力的提高、人格的陶冶、情感的丰富、创造力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近几年来,笔者围绕课题《“翰墨育人”点面结合推进书法特色教育研究》,对发挥书法教学的德育功效进行了一些探索与实践,下面就谈一谈自身的体会。

一、渗透传统文化,激发爱国情感

书法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之一,其中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同时也是重要的德育资源。在学校中开展书法教学,不仅能够使学生认识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且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其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人格完善具有重要的作用。在书法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渗透传统文化,为学生详细地阐述中国书法的发展历史及产生背景,让他们认真研习古代碑帖,则能够提高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增强他们的民族认同感,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教师无须再进行费时费力的说教。

二、加强专业训练,实施品德教育

1.“品”的教育。清末书法家杨守敬说:“学习书法,一务品高,二求学富,三须艺娴。”“品高”即品德高尚。书法家的艺术创作之所以存在超迈与流俗的区别,归根结底取决于其品格的高下。那些享有盛誉的书法家,如,王羲之、颜真卿、郑板桥等,主要是因品高而书传后世的。书法教学强调“心正笔正”, 即“欲正其书者,先正其笔,欲正其笔者,先正其心”。为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把运笔习惯、书写技能的养成与个人道德修养的提高结合起来,在学习书法时应做到澄怀静思,专心致志。这样长期坚持下去,学生则能学会以诚待人,并与他人和谐相处,心胸也会变得更为宽广。

2.“礼”的教育。“不知礼,无以立。”学习书法的过程同样也是学习做人的过程。做人要讲究文明礼貌,要谦恭有礼,要有团队合作意识,而学生在学习书法时,则要把握汉字结构,懂得合理布局。如,在写一些结构参差的字时,要做到“互相谦让”,对有捺和竖弯钩的字要预留空间,以让其展开。又如,同是女字旁,在写左偏旁和女字底时要有所区别,在写作为左偏旁和右偏旁的双耳旁时,其书写高低位置也应有所不同。教师要通过汉字结构的讲解与书写训练,让学生懂得:人与人之间也要做到和谐相处。

3.“严”的教育。在书法教学中,教师对学生执笔、坐姿、运笔等都要严格要求,以使其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特别是对“控毫”能力的训练、点画位置的安排,应以“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的警句来告诫学生。如,引导他们感受名作中的“牵丝”效果,使他们把握其长短不同、粗细有别、笔断意连的特点,鼓励学生刻苦练习,以培养他们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这种态度会对学生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4.“恒”的教育。大书法家米沛有言:“一日不书,便觉思涩。”书法学习就像马拉松比赛一样,比的是后劲,教师要使学生逐渐明白:为弘扬祖国的书法艺术,必须进行长期、艰苦的训练,并不断鼓励学生,逐步培养他们坚强的意志、顽强的毅力,使其做到持之以恒。

三、进行多元评价,培养健康心理

书法学习强调“人品”、“书品”,要求学习者必须具备平和、健康的心态。在书法教学中,笔者在让学生获得审美享受的同时,还注重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对学生的表现进行中肯的批评,让他们在“挫败”中认识自我;在学生书写时运用“慧眼”观察,消除学生自满心理,为他们指明前进的方向;在小组合作学习或竞赛中,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让学生自己当小老师,相互评价各自的作业、作品,让他们在互评中学会相互尊重、和谐相处。

. 编辑:孟刚

猜你喜欢

书法家书写书法
Unwritten 尚未书写
书法
书法欣赏
书法家周如璧
书法
用什么书写呢?
书法家·谢 锐
小小书法家
离婚起诉书写好之后
书法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