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更新教学理念 提高教学效率

2012-04-29赵琴芳

甘肃教育 2012年16期
关键词:生物教学新课程

赵琴芳

〔关键词〕 生物教学;新课程;全体

学生;探究性学习;角色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

16—0055—01

新课程改革全面实施以来,高中课程采用了新的课程标准,倡导新的教学理念,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核心教育目标。课堂教学是实施新课程的基本途径,教师是推进课改的主要因素。“促进每个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良好品质”、“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兴趣和能力”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这就要求生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关注每一个学生,使教学过程成为愉快的师生交流、增长知识的过程。这不仅改变着学生的学习方式,也改变着教师的教学模式,它要求教师必须用“心”去施教。在新课程理念下促进高中生物新课程教学以及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和教学模式的创新,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势在必行。

一、面向全体学生,使所有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中来

“面向全体学生”就意味着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长,要给每个学生同等的学习机会,使所有学生通过课堂学习,都能在原有的知识水平上得到提高,获得发展。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是针对部分基础较好的学生进行教学,而经常忽略了一些基础较弱的学生。《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新教学理念,要求教师因材施教,要适应不同性格、兴趣、思维方式的学生的需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分贯彻这个新理念。

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利用几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展示上节学习的成果,或讲一个生物小故事,让每一位同学都有机会表现自己,让每一位同学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并鼓励他们通过这样的机会获取更多的生物科学知识。在进行评价时,教师要尽量用鼓励性的语言,及时对学生的出色表现作出肯定。

二、提倡探究性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它指的是学生在科学课中自己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是学生通过类似于科学家开展科学探究活动的方式获取科学知识,并在这个过程中学会科学的方法和技能、科学的思维方式,形成科学观点和素养。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更新的结果,学生由过去的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通过实验发现规律,获取知识。当学生有疑惑时,教师要引导他们正确地提出问题,并鼓励他们想方设法找出问题的答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就会对问题进行处理、分析,再通过观察、实验收集资料,从而找出答案。

三、真正转变角色,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新课程理念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思想。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切实转变角色,从演员变为导演,将学生由观众变为演员。教师要由传统意义上的传授知识者和管理学生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帮助者;由单纯的教书匠转变为实践的研究者或研究的实践者;由教学活动的主角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配合者。在教学方式上,要真正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不是知识的奴隶。这就要求教师要灵活变通,善于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引领学生由浅入深,围绕教学目标,有效设计问题,巧妙提示引导,让学生在讨论、探索中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帮助学生总结和反思自我,唤起学生努力进取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并不断提高评价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教师要善于捕捉和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和学习的灵感,发现和挖掘学生创造的潜能,让他们从学习中获取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课堂教学改革必须持之以恒,不断总结反思,在总结中不断提高。教师在每堂课后要做好课后总结,记录发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以便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不断改进,提高效率,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和教学风格。只有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根本目标。

. 编辑:张昀

猜你喜欢

生物教学新课程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浅谈新课程下的课外阅读
中专学校生物教学中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
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几点见解
高中生物植物细胞吸水与失水实验教学实践探究
从渗透人文素养的角度论新课改背景下的生物教学
合作学习策略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对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的反思
新课程改革下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