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的醉枣
2012-04-29陆瑶
陆瑶
看到市场上有醉枣出售,我买了些回来。把这一捧红彤彤的珠圆玉润倒进果盘,醇厚的酒香扑面而来。因了这酽红、醇香,房间平添了些温馨。轻轻地拈一颗,放入口中,忍住酒的辣,咬下去,枣的脆甜裹挟着酒香,让人欲罢不能。
酒香氤氲,记忆中,老家的宅院里有好多枣树,每年一到农历七月十五,奶奶就张罗着泡醉枣。奶奶最擅长泡醉枣。
“摘那些个儿大,皮儿青绿的!”我们在树上摘枣,奶奶在树下指挥。摘下来的枣子,奶奶放到一个大盆子里,倒进清水,用手轻轻地搓洗干净,摊放在一块干净的竹席上,晾干表皮的水分,就可以泡醉枣了。
洗脸净手后的奶奶,从橱柜里拿出藏了一年的酒壶,往一个白瓷碗内倒上半碗,抓一把枣,放进酒碗内,轻轻摇晃,让这些枣子均匀地蘸上白酒,然后把蘸了酒的枣子,轻轻地倒进一个提前清洗干净的瓷坛里。过一会儿,碗里的酒没了,奶奶拿起酒壶再倒一点。
闻着四下弥漫的酒香,看着醉酒的红晕在奶奶的脸上越来越浓,围观的我们,不由得吧嗒着嘴,似乎美味的醉枣就在眼前。
“啪!”奶奶盖上了坛子口。所有的枣子蘸好了酒,瓷坛也满了。奶奶拿一块牛皮纸,蒙在坛子口,用麻绳捆扎好;牛皮纸上面蒙一层塑料布,再捆扎好。做完这一切,奶奶挥挥手:“八月十五,你们就能吃上醉枣!”
那时候,见过奶奶的人都说奶奶像红灯记里的李奶奶。模样像,做事风范也像。这畔祖上留下的院落,就是奶奶的王国。料理完这一切的奶奶,也是紧致、利落的。像所有勤勉的主妇一样,奶奶也是精于算计的。在儿时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因了奶奶的操劳,每日三餐,倒也不乏属于农家的口腴之鲜。就像这泡醉枣,酒和枣虽然金贵,却也是常见之物。精细操作是泡制醉枣成功的关键。蘸酒不匀、密封不好,都会影响醉枣的成色和口感。泡醉枣的人不少,能泡到奶奶这个水平的人不多。
奶奶每年张罗泡醉枣,可是,我们很少见到奶奶吃醉枣。“吃醉枣,不如喝酒过瘾”。
我们长大了,奶奶也老了。老了的奶奶只喝酒,不再泡醉枣。因为没有小孩子喜欢上树摘青枣。
那年秋天,枣子成熟的季节,奶奶病倒了。病中的奶奶身边只有父亲,因为奶奶反复嘱托:“孩子们都刚刚成家立业的,自己都忙不过来,不用回来看我。”父亲告诉我们,奶奶走得平静、安然。
奶奶,一个如此独特的女人,把自己一生的艰辛和磨难,浸泡成了一颗醉枣,温润、芳香着身边的每一位亲人。
奶奶离开我们已经二十个年头了。祭奠奶奶,我们是少不了酒的。只是,我实在无法知晓,在另一个世界,爱喝酒的奶奶还会泡醉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