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初中地理课堂中运用图像教学
2012-04-29杜梅志
杜梅志
在初中地理课堂利用图像进行教学是地理教学最重要的方法之一,也是地理教学特殊性之所在。培养学生掌握运用地理图表的基本技能,会运用地图查找地理信息,养成从地图上获得信息的习惯。通过阅读、使用地理图像和绘制简易地图,帮助学生掌握观察地理事物的基本方法,逐步发展学生的理解、想象、分析等思维能力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地图是地理的灵魂,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没有图,就没有地理学。学习地理必须“图文结合”,把知识落实在地图上。地图不仅是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学习地理的工具,因此有人认为:“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也是学生学习地理的拐杖。”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训练学生空间想象能力,这是十分重要的任务。但学生在实际学习中对读图、用图甚感困惑,缺少读图意识,没有用图习惯。这需要地理教师从初一年级的第一堂课开始就要刻意对学生进行读图、用图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让学生掌握学习地理的方法,懂得运用地图并能进行简易图表的绘制,养成分析地理事物的能力。
实践证明,以地图为核心,以图释文,以图释疑,图文结合,能更好得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地理素质。因此,对图像教学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1 教师要重视地图的教学,重
视利用地理图像
“学习地理必须运用地图”,这是由地理学科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决定的。地图是学生汲取地理知识的一个源泉,又是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地理知识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师要重视地图的教学,重视利用地理图像。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还要经常指导学生运用地理图像,使学生学会阅读和运用常见地图、地理图表以及填绘简单地图和图表的技能,培养学生观察、记忆、想象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并使学生初步具有自学地理的能力。新教材与老教材相比,文字表述更为精简。既重视地理知识的表述,更重视获取知识的过程。很多以前用文字直接叙述由教师直接讲授后宣读的地理知识更多地负载于图片上。老教材的黑白图片均换化成色彩斑斓的彩图,增强了学生的读图兴趣,增加了更多的活动内容,以此更好地引导地理课堂教学的改革,改变以往教学中满堂灌的不良现象。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的职责是教给学生查阅地理图像的方法,引导学生发现知识,发展阅读读图、分析地图的能力。
2 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读图
能力
学生要会用图,关键必须去读图、读懂图。要达到这一点除了教师的示范外,首先要让学生认识到地图的重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对地图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强烈要学的欲望。其次,学生有了读图愿望后就要培养他们读图的基本知识。一开始就要求他们手脑并用,把“听、看、动手、记忆”结合在一起,做到课文系统、图像系统、作业系统有机统一。在地理教学中,笔者初步总结了一套经验,并实施于教学中,收到很好的效果。
2.1 教会学生识别地图
认识地图就是让学生掌握构成地图的基本条件和要素,能够看懂地图并分清地图的类别和所表现的区域范围。认识地图是学生地图能力培养的第一步,它分为3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使学生掌握地图的三要素,即能够在图中辨认方向、会换算比例尺、懂得各种图例和注记。这一阶段的知识在初中地理“地图”一章中做了专题介绍。这部分知识对于刚入校的新生来说是个难点,但它又是今后使用地图的基础。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把起点放低,要耐心细致地讲解指导,并给予热情的鼓励,一定要把这部分知识基础打牢固。
第二阶段是让学生分清地图的种类,明确各类地图的用途。初中新教材在编排上大量增加了地图的数量,各种不同类别的地图散布于教材的各章节中,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整理归类,有计划地分类渗透,使学生分清地图的种类,并明确各类地图的用途,在解决问题时,根据需要,能够正确选用合适的地图。
第三步使学生熟练识别不同区域的地图。初中阶段,区域地理的学习是教材内容的重中之重,不论是世界地理还是中国地理,都分别讲述了多个不同的区域。分区地图多而复杂,学生难记,并且容易混淆。在教学中,笔者利用形状观察法,就是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图的轮廓、形状,看看是否有明显好记的特征,再根据观察出的形状、特征把地图记住。这个方法能帮助学生轻松地判读出所表现的是哪个区域,从而为进一步解答有关问题奠定良好的基础。
2.2 教会学生阅读地图
阅读地图是学生从图中直接获取某些信息的过程。在教学中,要经常指导学生阅读教学挂图、课本插图和地图册,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图习惯,掌握正确的读图方法。培养学生阅读地图的能力,重在教他们阅读的方法。
在教学中,笔者常常发现学生在学习时总是喜欢跳过地图或只看有彩色照片的图来作为一种欣赏,根本没有读图的意识,事实上,地理图像是地理信息的主要载体,新教材许多内容就是通过读图、提问的方式让学生掌握的,图是课文的有机组成部分。鉴于这种情况,笔者主要通过现代教学手段和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借助远程教育资源,有意识地将地图展示给学生,从地图的三要素入手,认识地图信息,帮助学生掌握观察地理事物的基本方法,使他们提高看图的兴趣,从而养成看图的习惯。
例如,在“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的教学时,首先出示中国的地理位置图,然后提出问题:“从东西半球或南北半球看,我国分别位于哪个半球?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看,我国的疆域对我国的发展有什么作用?”并要求学生在图中找出答案,然后让学生再看教材,看一看自己的分析与教材是否一致。在教学俄罗斯时,请学生看一看俄罗斯地跨哪两个大洲,地势哪边高、哪边低,以什么地形为主,有什么特点,纬度位置怎样,什么是影响俄罗斯农业的主要原因等,使学生通过看图感受到俄罗斯人口少却要进口粮食的原因,从而养成读图的良好习惯。
2.3 训练学生绘制地图的能力
当图在学生的大脑中有了初步的印象后,可通过填充图册练习填图,也可以让学生在纸上描绘出相应的地图轮廓,使学生形成空间观念,以巩固所学。接着教师在黑板或多媒体课件上示范填图,学生在纸上模仿并独立填图,最后通过投影展示效果。通过相互比较,让学生自己选出最佳“作品”,这样更能加深学生的印象,从而达到熟练程度。
填绘地图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一个动手操作的阶段。学生通过模仿、记忆、想象,做到脑想、眼看、手动,进一步熟悉地图上有关地理事物的分布,巩固所获得的地理知识。培养学生绘制地图的技能、技巧,可以让学生加深对地图实质的理解,是阅读地图过程中一个重要环节。因此,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绘制草图、简图,如轮廓图、水系图、等高线地型图等。
对地理学科而言,尤其应注重“板图”效应,教师的板图可以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加深他们对该图的印象,最大优点在于板图运用灵活。对于许多重点的地图或学生难以记忆的地图,笔者会带领学生和笔者一块儿画,学生由临摹发展到自绘,并养成化繁为简、突出重点、严格图例、相对准确的习惯。六年级的绘图,主要指导学生绘简单的曲线图、柱状图,勾画各大洲、分区国家的轮廓图,绘山脉、河流、城市等单项地理要素。七年级时,学生已有了一定的绘图技能,指导学生绘制中国政区简图,再结合不同章节的教学内容,加绘山脉、河流、铁路、城市等多种地理要素。随着绘图能力的提高,之后要求学生绘制一些剖面图、柱状图和一些简单的示意图。
2.4 教师认真设计地理略图,增强地理教学效果
在地理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设计地理略图进行教学。有利于学生掌握地理基础知识,既能抓住特征突出重点,又能培养学生直接学会画地图的基本技能。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边讲边画,学生边听边记,学生的注意力随着教师的笔触和语言自然转移,做到视听结合,头脑并用,思维集中,印象深刻,便于记忆,并且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讲长江的内容时,教师在黑板上绘制长江干流略图,从长江的发源地绘起,一直画到入海口处。先画干流,给学生讲干流像一个不规则的英文字母W,然后讲到哪里就画到哪里。首先讲上、中、下游的划分,把宜昌和湖口两地名称用红笔标在干流上;接着讲长江上、中、下游的特征,并标注在适当的位置上(上游“水流湍急,水力丰富”,中游“河道弯曲,容易泛滥”,下游“江阔水深,便于航运”);然后用蓝色粉笔从西向东画出主要支流,边画边讲哪些支流在上游,哪些支流在中游。这样有形有意,展现在学生面前的地理略图不是静而是动的感觉,可以特别体现事物的特征,发展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和思维力,也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增强学习地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 小结
总之,地图是学习地理的必要手段,教师在教学中重视图像教学,帮助每位学生不仅学会读图与析图,而且用好地图,用活地图,培养学生用图的习惯与能力,这既是学好地理的关键,又是提高学生能力的有效途径。
(作者单位:山东省济宁市中区喻屯镇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