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课堂的三重味

2012-04-29李新蓉

江苏教育研究 2012年17期
关键词:雾凇寒风课文

朱光潜先生在《谈文学》中有这么一段话:“我所要求的是语文的精彩妥贴,心里所要的字句安排在最适应的位置。那一句话只有那一个说法,稍加增减更动,便不是那么一回事……这样精确妥贴的语文颇不是易事,它需要尖锐的敏感,极端的谨严和极艰苦的挣扎。”汉语作为我们的母语,学校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设置了语文课,但是多年学习下来,很多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把握是极为模糊的,至于像朱光潜先生所说的那样精彩妥贴,更是少之又少,语言课堂缺少一些“味”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一、增强语文味,强调学科姓“语”

小学语文教材选用了许多经典名篇,这些课文是一个个活生生的好例子,足以承载语文教学所需,但处理不当,把握不准,学生在课堂上所受语文的浸润就很有限。那么,怎样的教学设计才能让学生尽可能获得最大的受益呢?

要抓住语文的核心要素,挖掘课文的人文内涵及工具价值,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语言素养。

例如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的《看菊花》,不少老师把观看菊花的图片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花了不少时间,短的两三分钟,长的五六分钟,而课文中的文字表达却没有以足够的时间进行关注。例如:“它们正迎着深秋的寒风开放呢。”这句话中的“迎”,一些教师在课堂上往往只浅浅一问:“课文中哪个字最能说明菊花不怕冷?”学生回答:迎。到此就告一段落。

事实上,“迎”在这里的意思是面向着,正对着。这是一个形声字,从辵(chuò)。它的本义是遇,相逢。明朝的袁宏道在《再和散木韵》中有这样一句诗:迎风收栗子,过雨剪花头。明白了这些,我们就会在课堂上充分关注到这个词。我们不妨这样设计:

师:深秋的寒风多冷呀,你感受到了吗?

生:我感受到了,早上坐在妈妈的电动车上,我的脸被风吹得很疼。

生:我感受到了,寒风把梧桐树上的黄叶全都刮下来了。

师:可是菊花面对寒风的时候,是怎样的?

生:它会面对面朝着寒风开放。

师:对呀,菊花不仅没有躲开,还面对面地朝着寒风,这就叫“迎着”。生活中,还有哪些情景也是面对面的?

生:早晨上学时,我跟卢老师面对面地走过来。

师:这就叫“迎面走来”。

通过这样的对话,学生会明白“迎”的意思,学到它的用法,日积月累,语言自然就准确生动起来。

一堂好的语文课,必须得有“语文味儿”。虽说现在的语文承载了很多使命: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提高语言能力、传承民族文化、丰富精神体验……但还是应该回到学科的原点上来,通过语言实践,让学生体验、感悟、内化和运用。语文味儿浓,课才会精彩。

在罗才军老师《临死前的严监生》一课上,他引导学生对小说情节设置的感悟,非常巧妙,值得一提。

师:你说这吴敬梓坏不坏呀?非要写三个人猜,而且还都没猜中,直接写赵氏猜出是两茎灯草,不是更好吗?

生:写了三个人猜都没猜中,可以激起读者的兴趣,继续猜下去。

生:这样写让故事有了一波三折。

师:那么,接下去写赵氏也猜不着,行吗?

生:让赵氏也猜不着,整篇文章就没有峰回路转了。

师: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故事,像《三打白骨精》《三顾茅庐》《三打祝家庄》等,都是一波三折,还有句俗话叫“事不过三”。你看,我们的文字多么精妙啊。

罗老师简简单单的两个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与思考,一句总结让学生真切地感受了作品谋篇布局的精妙,省时高效。

二、加强学生味,牢记对象为“小”

我们的不少课堂,老师讲得头头是道、唾沫横飞,学生听得面无表情、无动于衷。不少老师气得直骂学生不投入或者认为他们不在思考,其实更应该反思的是教师自己:面对一群最有朝气、最为灵动的孩子,为什么你的讲解没有触发学生的兴奋点,没有引起学生共鸣?你有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

孙双金老师在许多场合常说一句话:我梦中的课堂,学生小脸通红、双眼发光,炯炯有神;学生小手高举,小嘴常开;学生兴趣盎然、兴致勃勃;学生思接千载、浮想联翩;学生如沐春风、如痴如醉。学生沉浸在美的画面、诗的境界、爱的怀抱中。这样的课堂,学生在享受学习,沉浸在学习带来的快乐中,有自己的发现和收获,这才是真正的课堂。

增强生本意识,要求老师精心钻研教材,把学生的需要放在首位。有位著名的特级教师曾提出“三不教”:学生已经懂了的不教,学生能读懂的不教,教了学生还不会的不教。细细想来,非常有道理。我们在语文课堂中经常担心学生这个不会、那个不行,想着办法要帮助他们学得更多更牢,因此,不辞辛苦地掰碎了、嚼烂了喂给孩子,生怕遗漏了知识点、考点。于是,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被忽略了,原本一读就懂的文章,我们也要反反复复地教一教、问一问,时间长了,学生的积极性就淡了下来,对学习的兴趣也没有开始那么浓了。有的文章被老师挖得过深,不是小学阶段学习的,不是小学生能够理解的,也拼命地灌输下去。学生听得云里雾里,始终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最后只能找来正确答案一抄了之,再翻来覆去地背上半天。语文的丰富性、灵活性、趣味性渐渐地磨灭殆尽。

三、强调课程味,把握教材之“文”

王尚文教授说过这样一段话:我认为其它学科重在教材“说什么”,语文学科则重在教材“怎么说”,以使学生从中学习如何具体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本领,培养读写听说等语言能力。同样是表达一个意思,在不同的学科里有着不同的表达方式。

理解这段话,我们可以结合苏教版教材四年级上学期《雾凇》这篇文章来谈。雾凇,俗称“树挂”,是在严寒季节里,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而成。每当夜幕降临,气温下降到零下30摄氏度左右时,这雾气便随风飘荡,涌向两岸,笼罩着十里长堤。树木被雾气淹没了,渐渐地,灯光、树影模糊了。这蒸腾的雾气,慢慢地,轻轻地,一层又一层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最初像银线,逐渐变成银条,最后十里长堤上全都是银松雪柳了。

在这一小节里,作者的表达非常特别。开篇,先用一句科学术语简略地告诉学生雾凇的成因。但是学生年龄小,对其中的关键字词无法想象理解,所以接下来文章就用大量笔墨,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过于饱和”。字里行间,学生很容易就能找到许多词语来说明雾气的“多”和“浓”:弥漫、随风飘荡、涌、笼罩、淹没等等。这些词语充分说明了水汽充足、饱和。而说明“遇冷凝结”时,作者用上了“渐渐地”“慢慢地”“轻轻地”“一层又一层地”“最初……逐渐……最后……”让学生明白了遇冷凝结是一个缓慢的过程。通过这样的描写,学生对“过于饱和”“遇冷凝结”这两个词的理解,就扎实透彻,真正地读懂了雾凇形成的原因与过程。

选择学习内容,发挥教材的语文教学价值,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只有对教材、教学内容深入地研读,优化精选,才能设计出学生终身受用的从文本理解到言语运用的“核心知识”。

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于语言,语言学习是语文教学的根,是语文教学的原点。作为一个长期工作在一线的老师,要有这样的意识:语文教学要扎根语言,着意精神,紧紧抓住课文这个“例子”,充分挖掘文本的“语言”因素,多角度地为儿童搭建语言实践的平台,引导儿童在实践中内化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实现语言和精神的成长。

(李新蓉,无锡市育英实验小学,214062)

猜你喜欢

雾凇寒风课文
雾凇岛的“繁花”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逆流而上的寒风
寒风吹(外一首)
背课文的小偷
雾凇奇观
寒风瑟瑟,谨防老年人的这些健康杀手
雾凇岛
背课文
美哉,兴凯湖雾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