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一种“乱”更精彩

2012-04-29俞立梅

江苏教育研究 2012年17期
关键词:特长午餐辩论

品德与社会课是越来越难上了!”发出这种慨叹时,我们做教师的多少有些畏缩与迷惘。新课程改革,让品德与社会课教学充满了竞争和挑战的气息,课堂作为教育的主阵地,在课改的风潮中更加显得无章可循,出现了许多“乱糟糟”的场面,课堂乱起来了,学生不再老老实实在座位上倾听老师讲课了。笔者以为,对这种乱,应该区别对待。叶澜教授说,评价课堂教学乱还是不乱,要看学生的注意力,如果学生把注意力放在学习上,这叫形散神不散。我们的品德课堂要的就是这种形散而神不散的“乱”,这样的品德课堂才会异彩纷呈!

一、课堂——学生展示特长的舞台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最佳动力。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学习活动对他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就会越学越想学,越爱学。

也许,没有什么比走上舞台得到掌声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强烈兴趣了。于是,教学中我不再一个人唱“独角戏”,而是给学生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让他们的大脑活起来,让他们的手脚动起来,充分体验学习的成就感。但是学生在展示特长时,往往会一窝蜂拥上台去,甚至推推搡搡,或是上台展示时乱说一通,场面十分尴尬。因此,要让学生有序地展示自己的特长,要求学生遵守一些规则:可以把全班学生划分为6—8人的小组,大家先在小组里展示,然后由小组选派一人参加全班展示。每个同学在展示前要用简洁的语言介绍自己的特长是什么,然后再展示,时间一般在2分钟以内等等。如在执教三年级品德与社会课《自画像》一文时,我在“风采展示”这个环节设计了“让学生展示特长”的片断:

师:(提示上台展示的基本规则)同学们都有自己的特长,请大家按照刚才所说的规则,先在小组展示,待会由每小组选一名代表,按顺序在全班展示。好吗?

(学生赞同,各自在小组里尽情展示自己的特长。)

师:现在,请每小组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

生1:(走上讲台)我的特长是舞跳得好,请大家一睹我的风采吧。

(生1大大方方地边唱边跳起舞来,台下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生2:我最擅长朗诵诗。接下来我就给大家朗诵一首诗,请给点掌声鼓励一下吧!

(生2有声有色地朗诵了唐代诗人杜牧的《山行》,台下的同学也不由自主地跟着朗诵起来,上下应和,气氛热烈。)

台下的每位同学都满面春风,精神抖擞。课堂成了学生展示自己的舞台,教师又扮演着台下的喝彩者,学生怎么会不激情飞扬?这一片断的教学展示了学生的特长,尊重和关注了孩子属于他的最具优势的学习方式,激发了内在的学习动力。

二、课堂——学生互动交往的平台

要把班级还给学生,就不该让原来活蹦乱跳的孩子一进课堂就死气沉沉;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就应该让课堂“乱”起来,让学生全方位地动起来。有需要,去找伙伴合作吧;有建议,去找老师商量吧;有问题,就去采访同学吧;有成果,让你我一起分享吧!

可是学生的交往常常是盲无目的,他们在一起很容易海阔天空地闲聊,不由自主地就偏离了主题,大大降低了课堂的实效性。因此,教师应该成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服务者,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伙伴、助手、引路人。在学生与人交往时,教师要适时引导,让学生明白与人交往的主题是什么,如何围绕主题表达自己的意思,注意礼貌用语等等。这样,学生在课堂上才能真正地与人交往。

有位教师执教三年级品德与社会课《他为什么学得这样好》一文,课堂伊始,就让学生结合自己平时的学习生活说说班上哪些同学在哪一方面学得特别好,然后作为一名小记者去采访班上在某一方面学得特别好的学生,弄清他或她为什么学得这样好。采访前,他又引导学生说说作为小记者应该如何采访他人,作为被采访的学生应该怎样答记者问,并让学生就这两个问题分前后四人小组讨论,写出答记者问的提纲和采访提纲。在学生明白了该怎么采访他人或该如何回答记者的采访的基础上,他饶有兴致地说:“想知道别人为什么学得这样好?还不赶快行动!”话音刚落,“小记者”们呼啦一下子就离开了自己的座位,迫不及待来到各自采访的对象面前,一本正经地采访起来:

小记者:××同学,你好!我是科学园学校小百灵广播的记者,我想向你请教一个问题,请你说说你的数学为什么学得那么好?

生:我的数学之所以学得好,是因为我特别喜欢数学这门功课,不仅课堂上认真学,课外,我还经常找一些数学题做。这样长期坚持下来,成绩提高很快。我觉得做数学题是一种乐趣。

小记者:××同学,你好!我是科学园学校三(1)班黑板报的小记者,听说你的钢笔字写得非常漂亮,能不能谈一谈你为什么能写出一手漂亮的钢笔字呢?

生:好的。我的钢笔字写得好,经验是每天照着钢笔字帖坚持练习,从不间断。

……

这一环节的教学,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他们走出了座位,带着问题与同学兴致勃勃地攀谈起来,这才是真正有效的互动。只有在真正有效的互动中,学生获得的知识才是“内化”的,增长的能力才是“货真价实”的,培养的情感才是“真真切切”的。课堂的魅力常常在于像这样的热闹中的有序。

三、课堂——学生辩论的会场

在品德课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道德认知冲突或抓住学生认知冲突,让学生采用辩论的方式解决问题,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提高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行为能力。辩论的过程应是正反两方学生思维活动的过程,判断推理的过程,语言表达与应变能力的展示过程,张扬个性的过程。但在辩论的过程中,学生通常会在没有弄清自己一方所持观点的情况下就迫不及待地说起来,夸夸其谈,要么是远离辩题中心,要么是想一味地对对方进行语言攻击。还有就是在辩论中学生知道自己一方所持的观点,但不知道该怎样表达自己的观点,一两句后就没话说了,辩论无法持续下去。

针对这样的问题,我们做教师的,首先要选好辩题,与教学重点内容紧密联系,有可争辩性,能激发学生辩论的兴趣。其次,辩论前要给学生一些准备的时间,让他们弄清自己一方所持的观点,在表述自己的观点时,应该层次分明,第一点讲什么,第二点讲什么,清清楚楚。如在执教三年级品德与社会课《让危险从我们身边走开》一课中,我就为学生创设有冲突的观点组织辩论。正方观点:会游泳的是不会淹死的;反方观点:淹死的多数是会游泳的。我没有急于找学生上台辩论,而是让他们思考一会儿,有了自己的看法后,再前后四人小组充分交流,让自己原有的观点得到补充、完善,然后再写下来。待学生充分准备后,正、反两方学生展开激烈的辩论:

正方:我方的观点是会游泳的是不会淹死的。会游泳的人下水之后,动作是那样娴熟,一会仰在水上游,一会潜入水中游,他们动作自如,技术高超,是绝对不会淹死的。

反方:你们这么认为就错了。正是他们在水中游泳的动作娴熟,技术高超,游起来就自由自在,无所顾忌。为了显示自己游泳的本领,他们不考虑水塘有多深,说不定一头就潜入塘中的深水中,再也浮不出水面。所以我们认为淹死的多数是会游泳的。

正方:我方反驳。塘中怎么会有深水呢?再说会游泳的人一般情况下都会在自己比较熟悉的塘中游泳的,水有多深,他们应该是知道的。所以你们说的这种危险是不存在的。

反方:即使水塘不深,但也有其他危险。你们会游泳的人一下了水就忘记了时间,在水中像鱼儿一样自由自在地游,那多舒服!结果时间长了,腿抽筋,四肢麻木了,这时你们再会游泳,也有可能慢慢地沉入水底,丧失生命。

……

课堂上“唇枪舌剑”,成了辩论的会场。这场辩论异常激烈,闪现了学生智慧的火花。通过辩论,学生最终明白即使是会游泳的人也应该时时刻刻提高警惕,防止危险的发生,珍爱自己的生命。

四、课堂——学生参与评价的摇篮

评价,是研究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重要命题。引导学生参与评价,不仅能改变原来课堂上的沉闷气氛,还将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所以,课上不仅仅是教师要进行富有人情味的评价,学生之间更应该如此。其实多数人骨子里是不甘心落后的,尤其是在同龄人面前,许多学生在互评时,往往只是挑刺,尽说别人的缺点。有的学生甚至没听完别人的发言,就抢先否定了别人的观点。还有的在别人发言时不认真倾听,听后又不作思考,评价时随便说两句,没有针对性。

要使学生的评价更有序有效,教师必须引导学生首先学会尊重别人,在评价前,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根据他人的观点,结合自己对问题的认识进行思考,并选择适当的语言去评价,对别人进行鼓励。我曾建议同学们相互之间用口语对话的方式进行评价,站起来首先应肯定成绩,再指出不足,换用第二人称“你如何如何”的说法更亲近,更有说服力,让学生在互评中发现别人的个性特长,让课堂成为学生参与评价的摇篮。如执教三年级品德与社会课《我想要 我能要》一文,其中有这样一个环节:学校要组织一次秋游,中午要在旅游景点吃一顿午饭。假如家长给了你5元钱,你准备购买哪些食品为自己准备一顿既经济又合理的午餐呢?课前,我准备好一张五香蛋、快餐面、棒棒糖、火腿肠、炸鸡腿、矿泉水的价格表,让学生对照“午餐价格表”填写好书上的“我的午餐”搭配表,请学生填写后,汇报自己的午餐搭配情况,并说说为什么这样安排自己的午餐。

生1:我买2个面包,1个五香蛋,1根火腿肠,一瓶牛奶,照理说就行了,可还有8角钱,我又买了一个馒头。我这样设计午餐一是因为能让自己吃饱喝足;二是因为爸爸妈妈告诉我在外面不能吃得太省,要尽量吃饱、吃好,给你吃饭的钱,你就用在吃饭上。

师:你们认为他的这顿午餐搭配得怎样?

生2:他的这顿午餐搭配还算合理。因为他这样搭配,自己吃饱了,也喝足了。

师:你对他的这份午餐搭配还有什么更好的建议?

生2(看了看生1):我和你有同感。但是有一点小小的建议,就是你买了2个面包,1根火腿肠,一瓶牛奶后,你说差不多行了,那剩下的8角钱,可不可以存起来买些什么学习用品之类的东西呢?

生3(迫不及待地):我同意生2的观点。既然是行了,可以吃饱了,那剩下的8角钱就可以存起来,就算不需要买学习用品,也可以买一些自己急需的物品嘛!

生4(反驳):生1把剩下的8角钱买的一个馒头也吃下去了,存不存下来又有什么关系呢?

生1:我知道该怎么做了。要是能吃得下去,不算太撑,就可以把5元钱全用完。如果吃不下去硬撑的话,就没有必要了,可以把8角钱存下来。

师:瞧,你们说得多有道理,多有水平呀!和你们在一起学习,我真幸福。

如果不是提供这样一个人人参与的陈述、评价、再陈述的宽松的参与空间,我怎么可能享受这份智慧的撞击所带来的愉悦呢?

我们终于欣喜地看到原有的课堂秩序正在被打破,课堂上真的“乱”起来,但这“乱”中折射出学生个性化的光芒,使得品德与社会课堂更加精彩,何乐而不为呢?让我们围绕着学生个性发展之“神”,创设一种“形散神不散”的境界,把品德与社会课教学做成一篇独具特色的散文吧!

(俞立梅,南京市江宁科学园小学,211100)

猜你喜欢

特长午餐辩论
井下午餐
央行行长们就应对气候变化展开辩论 精读
词典引发的政治辩论由来已久 精读
如何赢得每一场辩论
IBM推出可与人类“辩论”的计算机系统
特长,亦是一种成长
午餐
让女儿快乐学“特长”
白痴的午餐
特长公路隧道照明设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