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目标引领,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2012-04-29郁品洁

江苏教育研究 2012年17期
关键词:课文目标语言

经历了数次的课程改革,小学语文教学的“高耗低效”问题仍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笔者看到,当下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过于强势、学生被动学习的现状屡见不鲜:教师往往讲得口干舌燥、激情昂扬,而学生却听得索然无味、神情漠然。一堂课下来,学生的收获可想而知,更谈不上进步或发展。细究其原因,主要还是教师在课堂教学目标的确立上出现了偏差:一是教学目标虚设,内容泛化,学段不分,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二是教学目标过多,一堂课的教学内容过满,训练要求过高,使得教师作茧自缚,学生疲于应付,目标缺乏准确性;三是教学目标随意性大,一些教师在目标的设计上草率行事,或照教参一抄了之,缺乏具体性和可操作性;四是教学目标的把握还停留在认知层面,缺乏主体性等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教学目标是预期的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学习活动的结果或者所要达到的标准。根据《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小学语文教学目标就是要把课文作为例子,指导学生去学习祖国的语言文字,掌握听说读写的方法与技能,提高语言能力和人文素养。笔者认为,一堂课的教学目标应该体现课程目标,是可观察可检测的;是凸显文本特点,体现教材核心价值的;是注重语文实践,体现方法的训练,具体可操作的;是立足学生的发展,体现主体性的。制订科学合理的课堂教学目标是教师选择教学内容,确定教学方法,评价教学效果的依据,是课堂教学的灵魂,是实现教学高效率、高质量的前提。要实现课堂的有效性,必须从课堂教学目标的准确把握入手。

一、解读课标:抓住目标设计切合点

许多老师在确定教学目标时,是模模糊糊的。正如有专家指出“因为目标意识不强,目标的阶段性不明,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越位和不到位的问题便同时存在。低年级的阅读教学向高年级靠,中高年级的教学与低年级的要求差别不大。”比如“对词句的理解”,语文课标分别在不同学段提出了相应的要求,而且这些要求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呈现不断变化、拓展、提升的螺旋状。低年级的要求是“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中年级的要求是“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而高年级的要求则是“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能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内涵,体会其表达效果。注意欣赏文章中的优美语句。”而我们的不少教师常常会在目标设计中出现这样一条:“能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句。”尽管表面看上去很具体,实际上是模糊的,笼而统之的,不可检测的。因为这一能力目标,可以出现在任何年级、任何课时的目标中。

根据美国著名教育家马杰的观点,教学目标应该反映三个方面的问题:要求学生做什么?根据什么标准去做?做到什么程度算合格?即教学目标的表述应具体明确可测,不能含糊笼统。《语文课程标准》不但提出了总目标,而且对不同学段提出了分项要求。我们看到对同一内容的要求,虽然分散在不同的学段,其表述形式和难易程度也不相同,将各年段的要求联系起来,便是一个纵横联系、有主有次、循序渐进的目标体系。因此,我们对教学目标的制定也要从全面出发,处理好纵向、横向目标之间的关系。即教师在设计目标时,应首先考虑学期、学年学生发展的目标,在此基础上设计单元教学目标,然后再逐步分解落实,最终形成课时教学目标。

以苏教版第九册《林冲棒打洪教头》一课为例。在研究课程标准的基础上,教师明确第九册教材选取了一定分量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主要是引领学生感受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而第七单元的主题就是“走进名著”,安排了《林冲棒打洪教头》、《少年王冕》、《黄鹤楼送别》、《清平乐·村居》四篇课文,目的是让学生领略古典名著的魅力。而这篇课文的最大特色又是富有个性的人物语言、精确传神的动作描写,这些应该成为学生自主阅读实践的有效资源。教师可以结合《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高年段阅读教学要关注“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进行目标设计,对本课目标进行细化处理,重难点可以确定为:1、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读一读,想一想,写一写,感知林冲和洪教头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学习课文通过人物对话、动作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2、通过对课文的朗读品味,初步了解《水浒传》的语言特点,感受古典文学的美,增强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

如果教师对每一年段的教学重点了然于胸,在设计教学目标时有所侧重,抓住目标设计的切合点,注重整体性和系统性,那么语文教学就会循序渐进,层次分明。这样的教学目标,不仅体现了本课特点,而且兼顾了单元、年级的要求,是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行动指南。

二、解读文本:抓准目标设计着力点

语文教学很容易走进“零打碎敲”的狭窄胡同,因为一篇课文中可以挖掘的“训练点”实在太多,而教师要合理地选择又实在很难。因此教师首先必须沉入到文本中,认真研读课文,与课文作者进行深入对话,融会贯通地理解课文的语言文字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在此基础上,教师要把自己对文本的解读得来的理解和体验进行筛选和取舍,提炼出文本所要传达的核心教学价值。这个核心的教学价值就是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的着力点。

如苏教版第十一册《青海高原一株柳》一文,教师对文本可能有以下的理解和体验:第一,这是一篇咏物散文,文章以酣畅淋漓的笔触介绍了生长在青海高原上的一株令人望而生畏的神奇的柳树。它身处逆境时表现出来的强大生命力让人佩服;它不平凡的经历彰显了顽强的精神;它证明了只有热爱生命才能有精彩的人生;在逆境中成长起来的生命才是真正不平凡的;安逸是柔弱的代名词,环境对生命的影响作用是巨大的等等。第二,这又是一篇语言凝炼、巧妙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的佳作。仿英雄传记的结构形式很特别;环境描写生动传神,侧面烘托出了柳树神奇的生命力;外形描写具体细腻,语言凝重而震撼人心;对比手法的运用,使事物特征的描写更具感染力;文中实写和联想相结合,对比和衬托相辉映,情景交融,托物言志,丰富了学生语言积淀和情感体验等等。

这些文本的价值、丰富的解读是否都要纳入到教学设计中呢?回答当然是否定的。我们对此应该有所选择,作出取舍,做到“一课一得”。教学这篇文章,教师应该把着力点放在“体会青海高原一株柳的神奇”上,引导学生从“柳树的样子”和“柳树的成长历程”两个方面着手研读感悟,理解以顽强的毅力和韧劲与命运作抗争的人生哲理,领会文中环境描写和把青海高原一株柳与家乡灞河柳树进行对比烘托的表达手法,激发学生对高原之柳的敬畏之情。这样通过发掘教学价值的这个“点”,抓住文章的关键,就能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功效,也避免了因教学目标过多而出现“满堂灌”的怪圈。

三、解读方法:抓实目标设计训练点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而在平时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课堂上教师注重以读为本,学生读得声情并茂,然而在理解文章的重点段落、关键词句时,很多学生体会不到位,也不会表达。特别是品味语言时,学生只是说好,至于好在哪就说不出了。在教学中就文论文,阅读教学跟习作训练的脱节,识字、写字教学中方法指导的缺失,口语交际中对学生能力训练的模糊等,这些常常是教师在目标设计上随意草率,忽略训练点造成的。要解决这些问题,教学目标的设计必须关注教材的表达方法,力求凸显每一课的训练亮点,做到具体、可操作。

1.找准教学“盲点”

新课标明确规定了每一年级段的教学目标,但每一册每一课的训练重点需要教师自己在钻研教材时用心感悟。如高年级段有“能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这一条,如何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学习运用并内化为自身的能力呢?

以苏教版第十二册《理想的风筝》为例。这一课重点刻画了一位热爱生活、乐观顽强的刘老师,文中对人物的细节描写是一大亮点,刘老师的两次“笑”:笑谈失腿,笑放风筝,很值得引导学生品味:从这个“笑”字能体会到什么?大部分学生的讨论只停留在刘老师很开心这一层面上,个别学生虽理解到了刘老师的乐观,但不能具体说出从“笑”字中究竟能感受到什么。尽管老师教学目标中也把“抓住细节品味刘老师生命的顽强和对生活的热爱”作为教学重点,但指向不具体、不细化,在实际操作中还是一句空话。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找准学生缺乏感悟力的症结所在,制定出“抓住细节品味语言”的训练目标,教学效率就会大大提高。可以采用“根据语言想象画面,再联系上下文,设身处地感受人物内心世界的方法,品味文章语言”这个训练目标,这样,教师训练起来就有落脚点,可操作,易检测。

2.找准文本“亮点”

语文课堂效率的低下不仅表现在学生阅读能力训练不到位,还表现在读写分离上。很多教师的观念中,认为阅读课上是解决“听、说、读”,“写”则放在专门的习作课上完成。有的也只是把“写”作为点缀。其实,每一篇文章都是学习写作的好资源,教师在制定目标时,应该将读写有机地结合起来。

如苏教版第九册《莫高窟》。课文从塑像、壁画和藏经洞三个方面给我们展现了这个著名石窟灿烂辉煌的艺术文化,每处介绍的表达方式很有特色。因此,这课的教学重点目标就可定为: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能用课文中的句子概括自然段的意思,学习围绕中心句把内容写具体的方法,并尝试运用这一方法写一个场面。再如《黄鹤楼送别》的训练目标可以为:选择一首送别诗,学习课文借景抒情、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等表达情感的方法,用文包诗的形式写一个小故事。《大江保卫战》一课的训练目标可以是:学习采用点面结合的手法,描写生活中的一个感人的场面等等。结合课文亮点,引导学生体会并进行相关的练笔,日积月累,将会促进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飞跃。

四、解读学生:体现目标设计发展点

一堂课教学目标的确定不仅仅看教材,更重要的是看学生。学生想学什么,他们对什么感兴趣,对什么有疑惑,作为教师不仅要心中有数,更要实实在在地体现在教学目标中,这才是真正地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和满足学生的需要,为学生发展而教学。教师要以动态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教学目标,并随时根据教学情境的变化灵活地调控教学目标,努力建立起教学与儿童发展之间的桥梁。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中,教师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即学生现在已经达到的认知水平和最近的将来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之间存在的一段差距,从学生学习的特点出发,对学生的起点能力、心理状态等进行分析,为学生提供带有一定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

例如苏教版第九册《少年王冕》一课。文章语言平实,结构清晰,五年级的学生通过初读课文就能知道王冕是个孝敬母亲和勤奋刻苦的人,教师不需要在这方面着力太多,而应该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生成更具挑战性的学习目标,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与文本进行深度对话。比如细读文中语言,就能发现有一些看似矛盾的地方,如王冕说“我在学堂里闷得慌,不如帮人家放牛,心里倒快活些……”王冕是“真闷”还是“假闷”,王冕说心里快活的原因是什么呢?这是学生一下子说不清楚的问题。再如,母亲叮嘱王冕“晚出早归”,岂不是很奇怪?还有,文章浓墨重彩地描写了雨后的荷花美景,这和人物的形象刻画到底有什么关联?这些都是学生不太容易读出来的,是他们学习的难点,自然也是教学的难点,可以作为引导学生探究的教学重点。

通过分析,教师可以把这篇经典文本的教学目标重难点设计为:1.细读揣摩文中人物语言,学会读出语言的言外之意,准确把握人物形象;2.抓住第五自然段的景物描写段,体会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这样,从教学目标的制定开始就牢牢地锁住学生,关注目标发展点,从而使课堂成为学生主动学习的课堂,趣味盎然的课堂。

总之,教学目标决定着教师每节课教学的方向,它应该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是清晰的而不是模糊的,是可以进行检测的而不是不着边际的。应该注意整体衔接,体现教材的核心价值,突出训练亮点,以学生为本。唯有在这样目标引导下开展的教学活动,才不会失去语文教学的本真,才能实现语文课堂的有效性。

(郁品洁,江阴市祝塘中心小学,214400)

猜你喜欢

课文目标语言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语言是刀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背课文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我们的目标
我有我语言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