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2012-04-29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2年17期
关键词:创设多媒体信息技术

小学信息技术与各个学科课程整合是现代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小学信息技术为小学数学学科的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改革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让数学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大大增强教学效率,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得以真正实现。本文就结合现代信息技术教育在小学数学课中的具体实践,谈谈信息技术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优势。

1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1.1 为导入新课创设学习情境,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

恰当的教学情境能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创设一种使学生主体参与,兴趣浓厚的课堂教学氛围是唤起学生主体参与的前提和保证。学生在愉快而轻松的学习氛围中容易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并且能激发内在的学习要求。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往往离不开生动形象的教育素材。多媒体正是具有形声、动画兼备的优点,在创设情境、营造氛围方面比其他媒体来得更直接、更有效。

1.2 调整学习情绪,维持学习兴趣

心理学表明,小学生课堂上有意注意持续的时间很短,一般在8~10分钟时间,加上课堂思维活动比较紧张,时间一长,学生极易感到疲倦,就很容易出现注意力分散、学习效率下降等。这时适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越性刺激学生,吸引学生,创设新的兴奋点,激发学生思维动力,以使学生继续保持最佳学习状态。

1.3 利用阅读材料巩固学生的学习兴趣

阅读材料介绍了一些数学史和数学知识,这些内容注重数学与其他学科的渗透交融,不少是在数学下的问题。以这些内容为出发点,在网上收集数学应用范例、数学史料,开设第二课堂,借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应用数学的意识,实在是恰切不过的。这样也就会让学生体会数学来自社会生产与生活、服务于社会生产与生活的道理。

2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体现数

学学习的发现、探索过程,

实现知识建构

2.1 借助信息技术,化抽象为直观,促进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小学生生活知识面窄,感性知识少,抽象思维能力较弱,运用多媒体技术能直观形象地把整个过程显示出来,可以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为他们学习数学知识架设一座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过渡的桥梁,帮助他们理解知识。

如在“轴对称图形”的教学中,这些内容对于小学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很抽象,但笔者在课前创设了这样的一个情景:用课件演示美丽剪纸的形成过程,使学生对轴对称图形有了一个最初的认识。接下来,学生兴趣盎然,学得轻松。应用多媒体技术教学,能根据教材的内容和教学需要化静为动,动静结合,直观生动地展示出来,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兴趣,而且使学生学得主动,同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2.2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能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在教学中,有些重点难点往往不易突破,主要原因是少年儿童的生活经验不丰富,观察事物不容易全面具体。因此,教师要采用比较容易使学生接受的教学过程,达到知识的迁移。

多媒体的演示让学生感受到”1厘米”是长度单位,是一条线。而“1平方厘米”是一个面,是面积单位。这样的对比演示,使学生把旧知识“长度”和新知识“面积”既区分开来又建立相互间的联系,使之系统化。教学面积单位的重点与难点就在于面积单位是测量物体表面的大小的尺子。学生往往会把长度单位与面积单位混淆在一起。经过多媒体的直观演示,学生在头脑里建立起自己的认知结构,更好地掌握所学的知识的特征,强化了对新知识的印象。同时,教师也突破了教学的重点、难点,完成了教学目标。

2.3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

数学本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为了让学生学有用的数学,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瞄准与学生生活经验的最佳联结点,并架起桥梁,使数学知识因贴近生活而变得生动有趣,让学生感受生活化的数学,用数学眼光看待周围的生活,增强学生的数学意识,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素养,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设计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贴近他们实际的生活素材。

例如,五年级一节“数学活动课”中,笔者用录像播放师生游“玉黛湖”的情景。参加这次活动的学生有980人,教师38人。门票价格为成人票每张10元,学生票每张5元,30人以上可以购买团体票,团体票每张6元。笔者请学生设计一种最为省钱的购票方案。学生展开热烈的讨论,各自提出自己的设计方案。这样,创设生活情景,突出主体地位。把教材内容与生活情景有机结合起来,使数学知识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现实,让数学贴近生活,使学生真正体会到生活中充满数学。将信息技术融合到小学数学科教学中来,充分运用各种信息资源,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

3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容易拓宽学生的

解题思路,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注重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与学习的方法有着密切的关系。能力的培养主要通过思维和操作形成。多媒体辅助教学,能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多向思维的情境。因为它有声形并茂、生动有趣的特点,提出与新知有关的问题后往往在新知与学生的求知心理之间制造矛盾冲突,进而激发学生的强烈的求知欲望。学生在这种情境之中会积极思考,在活动中会主动参与操作。

例如,出示一块多边形草地,让学生想一想,计算它的面积有几种算法?这是一个多边形。怎样利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计算呢?让学生先思考,然后动手画一画。画完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画法计算出这块草地的面积。由于学生的个性差异的不同,所以有的学生会想出一种做法,有的会想出几种做法。这时,利用电脑把不同的做法一一演示出来。每一位学生看过以后都会想到有的是自己想到的,有的是自己没有想到的。而没有想到的解法,学生会注重去看,产生求知欲望。这种多媒体直观演示与学生动手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不但使学生的多种感官都参与了学习,而且照顾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大大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4 利用多媒体提供多层次的练习,能有效

地实现因材施教

课堂练习是学生巩固所学新知的重要环节。学生对所学新知的掌握情况也从课堂练习中体现出来。教师对课堂练习要精心设计,不但能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而且能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在设计课堂练习时,要充分发挥多媒体图文并茂的优势,设计多层次的习题,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练习。在设计习题时,要照顾全体学生,就要把习题分成多层。一般来说,第一层是与所讲例题相仿的练习,目的是照顾比较差一点的学生;第二层是基本知识的变式练习,目的是解决重、难点知识问题,照顾中等学生;第三层是要稍微动脑筋的思考性练习,目的是照顾优秀学生。这种多层次的练习,让差生“吃得了”,中等生“吃得好”,优等生“吃得饱,吃得好”。学生在做题时不但不感到乏味,反而会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师也达到了培养学生整体素质的目的。

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的数学课堂教学,应是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思维训练为核心,以丰富的信息资源为基础,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研讨,主动创新,获得知识技能上的提高,满足兴趣、情感等方面的需要,提高数学素质和信息素养。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有机结合,是数学教学改革中的一种新型教学手段,笔者坚信,只要大家共同为之去努力、去开发、去研究的话,数学教学的明天会更加辉煌、更加灿烂!

(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李家小学)

猜你喜欢

创设多媒体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多媒体达人炼成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