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年“立”起一所好学校

2012-04-29朱雪松

中国德育 2012年17期
关键词:校长师生学校

朱雪松

一位好校长,是一位佛陀,点悟思想,开启智慧,率先行之。

我在学校工作已有十八年,是从基层岗位干起的。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我们曾经拼命抓过成绩,把分数当作衡量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准;我们也开展过大量的活动,以活动为载体,寓教育于活动之中;我们还曾浅显地把素质教育理解为特长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对教育的认识不断提高,教师知识结构的老化、教学方法的僵化与素质教育之间的矛盾,似乎成为教育发展的瓶颈,于是我们又开始了教师专业素质的培养和提升。

做完这一切之后,我发现,我们的教育只是走过了一个完整的“圆”,虽然硬件在不断改进,但理念和方法却并未发生太大的改变。近几年,经济体制改革、社会结构变动导致了思想观念的变化,正确与错误、先进与落后的思想相互交织,社会思想文化日趋多元,师生处在更加复杂多变的环境之中,新的认识又出现了。

认识一:社会对优质教育的渴求越来越强烈。

认识二:教师职业倦怠越来越明显,教师奉献精神的退化和职业幸福感的退减使得教育创新举步维艰。

认识三:基础教育是“培根”阶段,是在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我们所做的工作,到底哪些是有效的,值得思考。

教育是基于信念的事情,在这样千变万化的时代,校长应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和职业理想。人们常说,校长像一位船长,在波浪滔天的大江大河中指引轮船航行的方向。校长是学校发展的设计者和引领者,要沉下身子,吸收“地气”,聆听师生的声音,率先垂范,用信念引领教育实践,促进师生成长,形成品牌化的教育教学风格和管理模式。担任校长初期,我不断地追问自己:

——目前学校教育到底应该抓什么,如何抓?

——我们怎样唤醒这个崇高职业中的灵性?

——如何激活教师心中朴素的职业理想?

经过理性分析,我找到了如下对策:理念引领、文化熏陶、师生改变、梯度发展、长远定位、科学育人。

什么是好的教育,就是成人做了有益于孩子发展的正确的事。

2009年初,在兰州市教育局提出的“打造学校文化建设,走内涵发展之路”思想指引下,我们对学校的办学进行反思、比较、展望,把学校的发展定位在“文化立校”上。我们关注学校的历史传统,敬重学校的文化积累,解读和构建学校思想和文化资源,借助企业文化和传统文化特色,找到了学校更高层次的办学追求——立人教育。立人教育以“立德”为核心价值,以“立德美之人、立智明之人、立体健之人、立美鉴之人、立勤劳之人”为目标,确立“崇文、尚德”的校训和“仁、信、智、恒”的校风,用理念引领开启学校发展之路。

“文化如水,滋润万物,悄然无声。”学校通过什么来育人,归根结底靠文化。在文化建设过程中,人人都是参与者,人人都是缔造者,人人都是受益者。学校文化一旦成型,就会形成一种场域,产生一种磁性,能够凝聚人心,发展师生,推动学校持续发展。

教育的外延不断扩大,“立人”绝不拘囿于课堂。教育所要成就的,不仅仅是学生的成绩,更重要的是他们的精神转变。学生在学校学习的最终结果应该是人格的成功塑造。

为了使学生评价模式、社会对人才需求标准与学校教育有效接轨,2009年起,我们对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进行了积极探究,把学生放在课堂的核心位置,同时以开放的办学理念,拓展社会资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从目标教学法的实施,到“六助”课堂教学模式的推进,再到“双百课堂”(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深入开展,最终的落脚点是构建高效的乐学课堂,让课堂成为一个磁场,吸引学生主动去探索和发现。

学校举行的“每周一星”“独轮车俱乐部”“流动书吧”“诚信小主人”“好字天天练”“小问号里探究大课题”“红领巾小记者团”“校园小导游”“乐养地带”“立人校本课程群”等近二十项学生活动,以提升素质为宗旨,以体验生活为目的,以培养能力为核心,尤其是“游学天下”活动,在特定的时间内让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课堂,吮吸着各种有利于成长的营养,既培养了学生的兴趣,又促进了教学。校外将学生带入大自然,走进社会,开阔视野,积淀生活;省外与南京夫子庙小学、深圳清林小学结成手拉手友谊学校;国外与新加坡汉桥学院相互交流,让学生走出甘肃,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游学天下”已经在学生的生命旅途中留下深深的印记。

教育追求的是双重健康——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一个阳光自信、充满活力、善待师生的校长必将引领一群凝聚力强、敬业勤勉、敢于创新的教师团队,带出一批批乐问善思、勤奋乐观、自信豁达的阳光学生。

好校长致力于形成一个共同学习的场域,汇集团队的共同智慧,在成就教师中实现校长的理想和追求,在发展学生中造就学校的卓越,在服务社会中积淀长久的文化动力。然而,教师职业倦怠感的出现和幸福感的消失,会导致教育创新的停滞,所以,教师的再次激活显得尤为重要。“立人”不仅针对学生的发展,还引发了教师的再次激活。

我们在“成长基于变化:我眼中的人和事”“见证学校的发展:发现身边感动的人和事”“对话校长:学校发展的理念与文化”“立人书院”“青年教师阳光沙龙”“立人讲坛”“草根化课题”“立人随笔”“名师督导团”等活动中寻找学校发展的核心动力,近四十项活动使学校成为教师施展才华、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使每一位教师都因在这样的学校工作感到荣耀。

“立人教育”培养了教师的仁爱情怀,引领他们思索“如何不让自己的教育生涯留有遗憾”“应该拥有怎样的教育人生”“如何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些思考让他们对教育的内涵有了新的认识。如何激活教师的职业理想和热情?“立人教育”给了我们答案:为教师提供创新的舞台,让他们体验到成就感;帮助教师进行科学的定位,为其制订发展愿景;给予教师关爱,使其产生归属感。

三年来,校园里的一切都在悄悄地发生变化。

我们的孩子在一年级“懂规”了,二年级“有礼”了,三年级“明责”了,四年级“能孝”了,五年级“守信”了,六年级“会和”了,他们学会了分享、自律、自信,学会了学习,拥有了自己的个性和思想。

教师的说教少了,疏导多了;言传少了,身教多了;牢骚少了,理解多了;理念新了,课堂活了,方法多了,能力强了。他们组成了一个快乐幸福、发展创新的团队,以自己的行动诠释如何立己立生、立教立学。

家长在“理解、和融、共享、共赢”的共同愿景中走进学校,走入课堂,走上讲台,相互提升,同步成长。

校园里噪音少了,歌声多了;冲撞少了,谦让多了……

一路走来,文化立校的经历再一次告诉我们“立人”的博大精深和丰富内涵,“立人”的本质在“育人”。“立人”之美,美在“乐问善思”的学生文化,美在“养德、启智、导行”的教师文化,美在“以人为本,关注细节”的管理文化。

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形成开放、合作的文化,让每一位师生都成为积极向上、讲求诚信与责任的人。这样,无论我们的学生到哪里,这种品质都会助其飞翔;无论我们的老师到哪里,这种品质都会使其赢得学生发自内心的喜爱;也无论谁在这里当校长,学校都可以保持恒久的发展势头。

责任编辑/南 丽

猜你喜欢

校长师生学校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校长的圣诞节这花是你的吗?(一)
学校推介
麻辣师生
奇妙学校
论校长的修养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好校长是怎么炼就的?
校长给力“九个一”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