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没有标准答案
2012-04-29张小龙
张小龙
临近期末,学生进入了紧张的复习,那节是数学课,踏着上课的铃声我走进了7年级(2)班教室,学生都已是三三两两地组成学习小组开始讨论起问题了,看着我的54名孩子,他们那么可爱,好学,单纯,我很爱我的这些学生;同样,这些学生也非常喜欢我这个数学老师。一看到我进教室便都显得很兴奋,我冲他们笑笑,然后再做一个鬼脸,孩子们便乐开了,这是每天的惯例,学生都知道,然后我说:“这节课该复习哪些内容,用什么方法来搞懂你们不懂的问题,知道吗?”学生齐答:“知道”,“如果有你们解决不了的问题——”“老师,这节轮到我为同学们解惑了。”还没等我说完,米遥同学就自告奋勇了。我笑笑说:“谢谢,你很自觉。”同学们开心地笑了,我对学生摆摆手,示意开始复习。把我解放了,没我这个老师的事了,我就坐在讲台上欣赏我的这些孩子学习。
无意间翻开讲桌上的一本书,这是小学6年级的语文课本,可能是前几天学生交图书时拿来凑数的,我看到这本书的课后习题都是老师订正的标准答案,并且是老师亲自改过的,而且盯着学生背过的,上面有老师的签名“段”,我不由地对我们老师的辛苦付出而感叹,同时也为这位老师的敬业精神而佩服。翻着翻着,无意间翻到《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课文,这是一篇极感人的文章,重温它仍是那么奈人寻味,可当我看到课后一道习题时我觉得不太对头。
题目是这样的:“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对这句话中的两个幸福,应该怎样理解?”学生在书上抄的答案是这样的:第一个幸福是指她在临死之前是在幸福的幻觉中死去的,她看到了她想要的东西,她是幸福的,第二个幸福是指小女孩死了,就离开了寒冷,饥饿,痛苦,她就幸福了。同样,对学生的这个答案老师订正了,盯着学生背了,也在上面签有“段”还有“阅”字。先不说这个答案对与错,我觉得作为语文教学不光是学字词句之类,首先应是一种健康思想的传播,难道就只有死了,就摆脱了这些痛苦,就幸福了吗?这对幼稚的孩子来说,形成一种错的处事方式。噢,有了痛苦,有了挫折,死了就幸福了,是吗?我越想越觉得不可思议,便问我的学生:“你们都在小学学了《卖火柴的小女孩》,你们说说课文中两个幸福是什么意思。”让我吃惊的是,学生的答案全部和我看到的这个答案一样,而且背得很熟。我问“这谁说的答案,对吗?”学生说“是老师说的,绝对正确。”无奈,我对孩子们说:“同学们,也许在当时那个时代中,死是小女孩不得不去走的一条路,但她绝对不是幸福的,活着才是最幸福的一件事,就现在来说,同学们,无论我们有什么困难,都会想办法来解决的,能迎难而上,解决困难才是最大的幸福,我一点都不觉得小女孩幸福,你们说呢?”学生也赞同我的说法,然后我又对学生说: “对于一些问题,也许就当时的社会背景是那样理解的,但对于现在应该结合我们的实际更深地去理解,老师的答案,参考书上的答案只是参考,我们应该有自己的见解。
从课堂中出来,我不能平静,试想,现在我们时不时就听到学生自残,此类事件越来越多,孩子年龄也越来越小,这更应该让我们这些教育者来审视我们平时一点一滴的教育,也许我们不经心的一句话,一种不健康的思想,对孩子的整个人生观甚至命运会有很大的影响,因为孩子最听老师的话,最信任的是老师,在孩子眼里老师说的都是真理,所以我们在重视学生知识教育,得分高低的同时,更应该多在学生思想教育上下大工夫,如果二者不能兼得,我想老师应该对学生的人生启蒙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