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外阅读的有效性

2012-04-29冯素梅

成才之路 2012年18期
关键词:成语书籍读书

冯素梅

北宋文学家欧阳修曾说:“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这句话说明了读书在人类学习生活中的重要性。对于正在学习知识的少年儿童来说,多读书将会对他们今后的成长有着巨大的好处。那么,如何在学生的黄金时期引导他们有效地进行课外阅读呢?

一、培养读书兴趣

只有当学生对读书有了兴趣,读书才会取得实效性。作为读书活动的引导者,教师要了解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的读书渴求,引导学生选择适合他们读的书籍。好的书籍就像营养品,不仅能让学生增长知识,还能陶冶他们的情操,滋润他们的心田。因此,书籍的选择很重要。小学低段的学生由于识字量少,他们喜欢绘图版的书籍,并且是充满想象的故事类的书,教师可以选择童话书籍让他们去读。中段的学生由于有了一定的识字量,加之他们的阅读能力有所提高,他们对科幻、漫画类的书籍比较感兴趣,教师可以选择这类书籍让他们去读。高段的学生由于有了比较丰富的知识储备,他们涉猎的内容更广泛,他们对历史故事、探险故事、科幻故事、文学故事等书籍感兴趣,教师可以选择这类书籍让他们去读。

然后,教师应引导学生去读并且是长期性去读,使他们读后有所收获。不同学段的学生在引导方法上和读书要求上应有所不同,读书的形式要多样化。比如我根据学生的知识需求和心理需求,选择古典名著《三国演义》并且是通俗版本的,这样他们很容易读懂。刚读这本书时,学生的兴趣很高,有的学生一天可以读十个故事左右,少的也可以读五个左右的故事。总之,只要有空,学生就拿着书看,有时看完后还会互相议论几句。这是一种好现象,说明学生被书中的故事吸引了。这样,学生读书的兴趣被点燃了,就会兴趣盎然地去读。大约半个月左右,大部分学生读完了整本书。于是,在第一月的读书交流课上,我出了一些简单的题让学生说说,結果学生不是张冠李戴就是一筹莫展,只有几个用心读书的学生说出来了。这时,我抓住时机,请这几个学生说说读书的方法,結果他们的方法中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边读边想。我用这种方法教育了学生,也让他们从中知道了好的读书方法。看着他们后悔的样子,我心里明白,学生认识到了自己这样囫囵吞枣似的读书方法仅仅是看个热闹,根本学不到知识。我借这次读书交流课,向他们提出了下个月的读书要求:每个读书小组在这一个月出一份考题,主要是围绕故事进行出题,比如故事中主要人物、故事的发生地、主要的事件、故事的名称等,出题的形式要多样化,填空、选择、判断、问答等都可以。这样,既可以促使学生仔细去读书,也不失趣味性。

在月末的读书汇报课上,各个小组出的考题令人感到他们是在用心读书了。同时,在活动当中,大家积极回答问题,实效性较好。由此可以看出,学生们在这一阶段是在认真读书,并且读进去了。

为了把读书引向深入,我又布置了下阶段的任务:读你喜欢的故事,可以评价故事中的人物,也可以合演故事,或者以说评书的形式来展示等。学生在准备的时候,我也参与进去,给他们一些建议。在本月的读书交流课上,学生的表现让人吃惊,有评价故事中人物的,有合演故事的,有讲故事的等,虽然他们的评、讲、读、演不是多么好,但是学生的潜在能力被激发出来了。我相信,通过长期的锻炼,他们会有所提升的。由于这样做的目的是促进学生深入读书,所以,展示形式不能要求过高,否则学生就会产生畏难心理,读书活动就无法进行下去。

一学期下来,学生的读书兴趣非但没有减,而且收效很大。我认为,在小学阶段学生能把《三国演义》读到这种程度就够了。相信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阅历的丰富,他们会把这部名著读得更深。

二、培养好的读书习惯

作为教师的我们都知道,好的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平时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好的读书习惯的养成也是如此。因此,在学生的读书兴趣正浓时,我们就要着手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了。以读《三国演义》为例,应这样培养学生:(1)每天自己给自己规定一定量的读书任务,根据自己的实际读书情况而定。(2)读了要作记录,读才能得以体现。比如作简单的批注,圈出精彩的词或句子,或者写写你对故事中人物的看法等。半个月我检查一次,并将好的读书笔记作为范例展出,让同学们借鉴。(3)开展班级读书汇报课,一个月至少两次。在汇报课上,每个人都要交流,对于读书效果好的学生给予奖励,以此促进大家向他们学习。如果学生没有认真读书的话,就没法与大家交流,这样会显得很尴尬。渐渐地,学生就能静下心来读书了,好的读书习惯也在逐步养成。

三、读与积累、写結合起来,达到读的最高境界

邓拓说过:“古今中外有学问的人,有成就的人,总是十分注意积累的。知识就是积累起来的,经验也是积累起来的。我们对什么事都不应该像‘过眼烟云。”由此可以看出积累的重要性。的确是这样,如果学生读了书,过了眼瘾,过后就忘记了,那么读书还有什么意义呢?所以在读书活动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在读中积累语言,在写作中运用语言。

在引导学生读《成语故事》时,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把每个故事读懂,明白成语的引申意义,然后简单归类记忆。比如把描写风景的归为一类,描写人物的归为一类,含有动物名称的归为一类等。记忆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如可以出一些趣味题或以成语接龙的形式来记忆等。其次要引导学生运用成语说话,可以是一句话,也可以是一段话。第三要鼓励学生在平时的大写作和小练笔中运用。对于运用恰当的学生,教师要给予表扬和奖励,以此带动大家向这些同学学习。比如在写《向大家介绍自己》的习作时,教师先引导学生回忆描写人物的成语,并且把这些成语展示在小黑板上,再引导学生有选择性地运用其中的成语。由于有了成语的点缀,学生描写人物的语句生动多了,人物外貌的特点也突出起来了。

在运用的开始阶段,教师可不限制成语的多少,只要学生能把积累的成语运用好,就及时给予肯定。当学生运用成语的习惯养成后,教师就鼓励他们尽量多用。渐渐地,我们就会发现,学生作文中的成语多了起来,大部分成语运用得比较恰当。同时,学生的作文因为有了成语作点缀,会给人一种妙笔生花之感,作文中的文学味也浓了起来。

总之,只要这样去做了,读书就会取得实效性,读书也就有了价值。

(石河子市一四四团学校)

猜你喜欢

成语书籍读书
鲁迅与“书籍代购”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AOS在书籍编写的应用
书籍
拼成语
我们一起读书吧
书籍是如何改变我们的
猜成语
读书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