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2012-04-29陈海峰
陈海峰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是马克思1845年春在布鲁塞尔写成的一份供自己进一步研究用的纲要,是包含着新世界观天才萌芽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 《提纲》中虽然没有专门论述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但通过马克思对实践与认识的关系、人的实践活动及其能动性之间的关系、社会历史发展的源泉和动力问题、人的本质和社会历史本质问题等方面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所以,剖析《提纲》汲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关内容,将会对当今高校思政政治教育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1 《提纲》与思想政治教育关联内容的论述
1.1 《提纲》中科学认识论与实践观论述
《提纲》在第一条中,马克思批判了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旧唯物主义的直观性和不彻底性,他认为,实践是人所特有的对象性的活动,是人类能动地把握和改造外部世界的自觉活动,是感性的、客观的、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我们周围的现实世界本质上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对象化产物,应该从人的实践的角度去理解和把握我们周围的对象世界。第二条中,马克思字面上似乎是在讨论认识论的问题,提出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观点,但深层次上,它阐明的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即,理论与实践、存在与思维、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关系问题。它说明实践是沟通理论与实践、主观与客观、此岸与彼岸、自然和历史的桥梁和纽带。
科学的认识论和人生观体现了马克思的唯物辩证主义,这不仅对大学生认识论的知识提供了一把标尺,而且也是大学生满足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实现自身与整个社会高度统一的理论标准。它可以使大学生对事物本质和现象从感性认识经过对事物的综合分析以及实践的考验后,提升大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有更为深入的理解,对个人与社会、实践与认识之间的关系有一个正确的界定,对自身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有一个明确的定位。在社会实践中,正确运用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使大学生明白自身的贡献和社会的回报,以及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和事物的客观规律之间的密切联系。
1.2 《提纲》中人与环境和教育论述
《提纲》中,马克思批判机械唯物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论,批判了它的否定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一面;批判唯心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论,反对环境决定论、生物决定论。
《提纲》在第三条中,阐明了人的能动的实践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对于正确认识和理解人与环境和教育的关系指明了方向。马克思在《提纲》中关于人与环境和教育的关系的论述,不但有力地批判了“环境决定论”、“教育万能论”等错误思想,而且对建构当代的发展观、树立科学的教育现、坚持马克思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提纲》相关内容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2.1 《提纲》中科学认识论与实践观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第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只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以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为核心,以校园文化建设为重点,以网络教育为依托,对目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状做进一步调查,深入分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式、课程设置和师资队伍以及教育对象、教育环境和教学管理机制等现行存在的问题,然后,根据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和校园文化建设的要素,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进行创新,对教育教学管理机制进行改革,才能达到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包容性、教育模式的互动性和共享性、教学方式的娱乐性和开放性,实现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可度和自主接受能力。思想政治教育要想充分发挥其作用和功能,实现育人目的,必须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以科学的认识为基础,注重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
第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做到理论联系实践。一要旗帜鲜明地弘扬“知”,用正确的“知”来武装、指导“行”;二要丰富“行”的形式与内涵,在“行”中促进“知”的升华;三要坚持“知行统一”,打牢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思想基础。积极探索“全方位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新路子,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实践是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以思想政治教育为目的的社会实践可以使大学生自身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通过实践不知不觉地对个人的思想道德品质和日常生活中不好的行为习惯有一个更清楚的直接认识,这对大学生来说就是将思想转化到行为的过程,也是实现“知”到“行”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提高自己的道德涵养水平,能够使自己发现新问题、新情况,实现“行”到“知”的升华,也只有真正地做到知行合一,才能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2.2 《提纲》中环境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第一,注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环境优化。荀子认为,在个人处于环境中时,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很大的,但是,环境因素对个人良好品行的形成是积极影响还是消极影响,最终取决于人们自己。如果个人的内部环境很好,那么,在遇到恶劣的外部环境时,个体就会呈现一种“出淤泥而不染”的坚定态度。而且,个人内部环境优良还能对恶劣的外部环境祈祷一定的优化或者正面效应,人们可以适应环境也可以改变环境。个人良好的内部环境作用是实现所有思想政治教育行为和整个社会外部环境的重要渠道,通过正面的、积极向上的教育活动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个人内部环境是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乃至大学生良好品行的核心。
第二,注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良好的校园环境建设。大学是培养人科学文化素质和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特殊单位,学校环境是正处于思想意识模糊、价值观念偏离、道德素质欠缺的大学生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保障,再加上学校教育自身的目的性、计划性等特点,所以优化学校环境对大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重要因素。要想实现校园环境的优化,我们应该根据“洋葱理论”,先实现校园物质环境的优化,再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精神环境,最后是校园制度环境的建立。
第三,注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环境的优化。营造出一个富有时代性、民族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围,充分利用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理想信念等,对大学生进行富有革命性和历史性的传统教育,使受教育者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得以认可,通过大众传媒技术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加以宣传,使大学生的基本道德品格、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及必要的礼仪等得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