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实践性
2012-04-29张世春
张世春
〔关键词〕 初中思想品德课;实践性;实施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18—0041—01
实践性是思想品德课的基本性质之一,无论是思想性还是人文性,最终都要通过实践来体现,综合性为实践性提供了现实的内容、手段和方式。《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思想品德课要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学生自主参与的丰富多样的活动,扩展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生活经验,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实践能够增强思想品德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也可以加强和巩固思想品德教育的成果。思想品德课上的学习和学生课外的行为是紧密相连的,因此,教师必须予以关注和引导。
一、教学要联系学生实际,贴近学生生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情感发展、生活境遇、人生体验的实际,把课本上的理论和现实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创设一个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活动型课堂,使学生感到思想品德课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意识到学有所用。如七年级的新生,他们刚迈进中学的大门,一切都是新的。课程的相应增多,难度的加大,使他们困惑和茫然。笔者在教学《笑迎新生活》一课时,按照教材的思路,带领学生参观学校实验室、微机教室、多媒体播放室,观看学校情况介绍视频,游览了校园环境最美的地方,也看了最差的地方。再用二十分钟的时间围绕“新学校,新同学”主题进行互动交流,一时间学生兴趣盎然,参与度很高。课后学生在作业上写道,“踏着秋天的阳光,我们一路走来,老师也不是那么严肃可怕,同学也慢慢熟悉了,我们有说有笑,参观实验室、微机教室,让人充满好奇。青松翠柏掩映着五颜六色的花草,让人心旷神怡;学生宿舍楼道随处可见的纸屑,宿舍里未倒的脏水,使我想到‘文明校园,从我做起不只是贴在墙上的宣传画”。
二、教学要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走向生活
新课程为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走向生活构建了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课程设置了众多的探究活动内容,为师生走向社会开通了实践通道。如在学习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后,笔者让学生参加当地政府组织的义务植树活动,大家看到漫山遍野的树木,深深认识到退耕还林对遏制我国恶化的环境形势的作用。下午沙尘暴肆虐,大家对我国“不容乐观”的环境形势认识更进了一层。课外的社会调查活动也能增加学生的理性思考。如学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一课后,作为课外作业笔者要求学生调查本地文化遗产、名胜古迹、人文掌故、方言俗语等,学生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他们搜集的一部分资料还被乡志办采用。
三、体验教育是实践性最基本的实现方式
在思想品德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如果学生没有相应的情感体验,那么这些知识对他们来说就是外在的东西,或仅仅是考试的答案。只有当学生产生了相应的情绪体验,他们才能理解和感悟这些知识的价值与意义,并将之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和自觉行动。没有体验就没有内化。情境教育具有移情作用,利用它可以使学生形成身临其境的主观感受,且在加深情感体验中陶冶情操,它是一种摈弃了空洞说教,以震撼学生的心灵为目的的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青少年学生是最富有情感的。在客观环境的作用下,学生容易将自己的情感移入所感知的对象。情境教育正是利用学生这最宝贵的特点,最大限度地发挥情感的纽带作用和驱动作用。新课程中大量贴近学生生活的活动事例都会将学生引入一个個特定的体验环境。如在“关爱他人的生命和健康”一节中,教材讲述了四个同学面对他人落水求救的不同表现让学生讨论。学生通过惟妙惟肖的情景表演将大家带进一个特定的紧张环境,他们个个情绪激昂,抒发各自的观点,使人相信在现实生活中他们碰到类似的问题时也会做出恰当的选择。
人的德行是在生活实践中养成的,一个人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形成最终必然要落实到优良的外在行为上。因此,思想品德教育要注重生活的感染、品德的内化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
编辑:杨慧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