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包十年,意义三阶段
2012-04-29
8份工作没留住我
我,是个职业旅行者。可能有人会问,旅行怎么会是职业?这工作一定很棒,成天吃喝玩乐。
其实,我是糊里糊涂入了行。在我之前,没有任何前辈的经验可以借鉴,这话还得从我本科毕业时的一次背包旅行说起。
俗话说: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正是被这句宣传词蛊惑,我在本科毕业时来到了阳朔。当地的确是山美水美,很不错,但是更吸引我的是当地人的生活。我所谓的当地人,不是那些土生土长的农民,而是在阳朔西街开客栈、餐馆、旅馆的老板们。他们的日子特别潇洒,每天下午就是一杯茶、一盘CD、一本书,就打发过去了。我真希望像他们一样。但是对于一个普通的本科毕业生来说,这样优哉游哉的生活只是向往一下而已,到头来还是得回到公司打卡上班。
我学的是国际贸易专业,所以毕业后的几份工作都与专业有关。然而,每份工作刚干到三个月的时候,我的心就特别不安分了。同时,我很讨厌办公室里的人际关系,面对老板得点头哈腰,面对同事得勾心斗角,大环境下如果你不这样,那么不是你被老板开除,就是你把老板炒了鱿鱼。所以,在开始的几年里,我干了8份完全不同的工作:海运销售、IT技术、杂志编辑、电视策划、夜总会市场宣传等等。每份工都没有干到过试用期满,赚点钱我就去旅行了。在老板的眼里,我绝对不是一个好员工。
但是,我是一个很好的旅行者。我很容易就能够和旅途上遇到的人打成一片。在旅途中,我放得开,总是用真面目、真性情示人,朋友遍天下。而且,我会用孩子的眼光去打量这个世界,总是对万事万物充满好奇。当时我就在想,如果旅行可以变成职业,我一定能比任何人都更加出色。那时,旅行在大多数人看来,只是一件吃喝玩乐花钱的事情,怎么能够赚到钱呢?事实上,我开始跟杂志社合作,我能写能拍。虽然我没有余秋雨的文笔,但是我记录下了旅行中的瞬间感动;虽然我没有高超的摄影技术,但是我拍的照片足够快也足够近,有着和专业摄影师截然不同的角度。当时,我看到这样一段话:究竟什么样的工作才是好工作?第一,有强烈的兴趣,甚至到了不给钱也一定要干的程度。第二,有明确的意义感,确信自己的生命价值借此得到了实现。第三,能够靠它养活自己。所以,我更坚定了自己的想法。
他只是吓唬我
毕业后的三四年,我不断跳槽、辞职旅行,终于,我决定彻底告别朝九晚五的工作。在那个阶段,国内的所有旅游杂志和报纸,几乎都发表过我的文章。我的收入和旅行费用的支出可以打个平手。就在我稳步向前的时候,我的同学们开始在各个领域崭露头角。我的同学中,资产过千万的已经不是一个两个,跟他们一比,我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自信瞬间崩溃。当时,我觉得自己的人生跌到了低谷,这种低谷并不是说我最穷,而是最彷徨最看不清方向的时候,为什么没有一个职业旅行者走在我前头,让我可以参考借鉴?这样,我的路就不用自己摸索,也不会走得很辛苦。可惜的是,并没有这样的人。我只能自己给自己打气,我对自己说,所谓的低谷不是一个名词,而是一个动词,就是正在经历低谷的状态,为什么不等到明天再看看?如果这个办法不管用,我会问自己,如果不去管外面的闲言碎语,我是否后悔做这些?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我的人生转折发生在2008年。我已经独自旅行了7个年头,可还是在黑暗中摸索的状态。对当时的我来说,坚持还是放弃,是一个严峻的问题。于是我一个人来到了老挝的孟威村,那个村子在湄公河旁,不通电,没有手机信号,没有网络,基本就是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我在那里住了一个月,希望能够把问题想明白,究竟是继续追梦,还是偃旗息鼓打道回府。我每天的生活就是和当地的孩子们一起捕鱼、游泳,有时画画,有时看书。
当我住了半个多月后,一天早晨,我发现自己的钱包里少了300美元,然后发现竟然是我住的那家客栈的老板偷的。我跟老板理论时,她变得完全歇斯底里,她老公从后院拿出一把砍竹子的砍刀,对我说,I want to kill you(我想杀死你)。我一动不动,不是不想跑,而是不知道跑向哪里。之前那些世外桃源的元素,比如没有电没有网络没有手机信号一下子全都变成了牢房里的铁栅栏,让我插翅难逃。当天离岛的小船已经开走,我不得不在这里过夜。晚上,我换到了另外一家客栈,但是仍在这个村子里。我设想如果他纠集一些亲戚,想把我弄死的话,那么我就消失了,没有人知道我曾经来过这里。更可怕的是,晚上下起了雨,东南亚雨季的大雨是非常可怕的,因为雨声,我什么都听不见,因为乌云,我什么都看不见。屋里屋外一片漆黑,我毫无睡意。
在那个雨夜,我脑中想的是曾在佛经上看到的话,如果想获得内心的平静,就一定要穿越茫茫黑暗。那就是我人生中最黑暗的时刻吧!一直到第二天黎明,看到窗外的淡蓝色天空,我才如释重负。早晨,我又遇到了客栈老板,他还拿刀危险我。我突然就不怕了,他只是让我赶快滚蛋,他只是吓唬我!进而我又想到,其实生活中的各种磨难,也只是在吓唬我,只有坚持下去,才能看到黎明,才能找到未来的方向。
《我们为什么旅行》
所以,困扰我的问题有了答案。我继续坚持旅行。当年9月,随着我在旅行圈子里的名气越来越大,我不断收到邀请我到世界各地国家和城市参观拍摄的邀约,我就这样走出了人生的低谷。再然后,我越飞越高,我的第三本书《背包十年》成为最畅销的旅行类书籍之一,至今已经加印24次。今年9月我要出版新书《我们为什么旅行》,从《背包十年》的一个人到《我们为什么旅行》的一群人,从“我”过渡到“我们”。这是梦想三部曲的第二部分,写的是我从“发现自己”到“分享世界”的转变。我们为什么旅行?我从8个角度来回答这个略显宏大的问题,分别是:“要有光”、“在路上”、“奢与简”、“体验者”、“巴别塔”,“陌生人”,“无尽欢”,“因有梦”。在最后一章“因有梦”中,我写到,理想是我们本来就能干成的事,梦想比理想高了一点远了一点,得跳起来才能够得着,太高太远的就是幻想。只有梦想才会让我们挖空心思,拼尽全力,把潜能发挥到最大,可能这时我们都已经不在乎够不够得着了,我们在乎的,只是去奋力起跳……
今天,我已经成为了一个职业旅行者。现在我进行的旅行不仅可以良性循环,还能获得不错的收益。不过,在我成为职业旅行者之后,我也听到了许多质疑的声音。他们说,当你把爱好变成了职业,就变得不再纯粹了。我用今年三月我在阿拉斯加拍极光的例子回答质疑。如果我只是把旅行当成一份工作,我不会在零下三十摄氏度的黑夜拍极光。我想,支撑我的不仅是对一份工作的热情,更是一种信仰。我的信仰就是成为梦想的传递者,告诉那些走在我身后的年轻人,人生不仅是车子房子,应该还有另外一种可能。只要你为了自己的梦想去追去跑,那梦想就不是空中楼阁,早晚有实现的那一天。
记得去年感恩节那天,我同时收到了两封读者来信。其中一封是个女孩,她曾经是个严重的抑郁症患者,自杀未遂,家人全天候监视怕她再做傻事。有一天她在书店买了一本《背包十年》,看完书,她重新获得了活下去的勇气。另一个读者是个男孩,他说他的爱人出了车祸,他本来也打算跟随爱人去另一个世界,但他突然想起我写的那句,坚强并不是在灾难前不哭,而是可以笑着去面对以后。他们的信都在感恩节这天送达,其实是我需要向他们说谢谢,正是这些读者的支持和认可,让我有了信心,才能坚定地走到今天,走到了看见黎明曙光的时候。
2011年6月,我在日本京都看到了敬爱的周恩来总理题写的一块碑文。碑文的最后一句,人间的万象真理,愈求愈模糊,于模糊中偶见一点光明,真愈觉娇妍。是啊,每个人都需要微光指引,它是我们的路,我们的方向,它引领我们穿越茫茫黑暗,穿越墨守成规,穿越平淡过往。
最后,我想用11年前本科毕业时给自己写下的一段话作为结尾。
我是一个理想主义者,虽然随着年龄的增长,梦想变得越来越实际,但我始终有梦,而我也一直坚信这些梦想终将实现。我梦想有一天——
我梦想有一天,能够拥有这样一本护照,到世界各地旅行时,可以全世界免签;
我梦想有一天,发现我爱的人就在身边,疲倦时我们可以相拥而眠;
我梦想有一天,朋友之间不再有嫌隙,大家就像兄弟,为着相同的目标而努力;
我还梦想,能早日回报父母的大爱,让他们安享幸福的晚年。
即使明天暴雨将至,我也会昂起我高傲的头,面带微笑,去迎接,去面对,去挑战!
因为我相信,风雨过后必定会出现——
彩虹!
我是谁?一个追梦的人而已。
责任编辑:张蕾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