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不是IT业
2012-04-29
Irv Welssinall作为第一个分离血液干细胞的人,现任斯坦福大学干细胞生物学与再生医学研究所主任,在2011年三月刊Natule Biotechnology上以答记者问的方式,分享他与合作者在尝试将干细胞技术与产品商业化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
至今,胚胎干细胞问世十年出头,干细胞商业化大势大致上经过了数个大的起伏,现在的状况是所谓“谨慎的关注”。这是因为干细胞科学和概念的热,仍旧没有能够转化为临床上的实用产品和技术,从实验室到临床所需的过程太长,投入太多,未知风险太大,超出了传统风险投资以及相关领域大公司盈利模式的期待框架。除了仍然有此起彼伏的start-ups,无论大的制药公司和生物技术公司进入细胞治疗模式的尝试,以及前些年风险投资扶植的公司,都没有能成功。后者包括一些国家层面扶持的项目,比如新加坡、南韩以及日本等都有例子。
这些早期的尝试有一个大的投资背景,即很多投资公司刚经历了IT业的概念风投,转到干细胞这个全新的时髦领域,很自然惯性地沿用了IT业的经验,风投的退出(eYat)期待期限一般还是在三到五年,也就是说指望某些干细胞产品或技术能够在三到五年内盈利,甚至用概念来上市。结果当然是科学界和投资界都过于乐观了,虽然乐观的原因不一样。甚至还“忽悠”(多数是非预谋的)了政府、大学与研究机构等相关利益者。
随着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与研发的深入,人们意识到不仅大家对达到应用所需的时间与投入过于乐观了,更重要的是,现有的产业模式(大制药业与生物科技公司)以及投资界的版图与行业规则,并不适合干细胞为基础的再生医学这一全新的科学技术产业化所需要的模式,或者说,干细胞未来可能的临床应用与产业模式及其需要的资源与商业环境,与以往的所有机制都不相合。
换句话说,干细胞为基础的再生医学应用与产业化的尝试,首先需要模式创新,而没有可以照搬的经验或借鉴的模式。这个创新模式会涉及到科学研究者本身、他们所工作的机构(大学和研究所)、公共科研资助机构、医学临床(医院与医疗提供机构)、风险投资、现有生物医药产业界(大制药与生物科技公司),而难题是这些“社会存在”(social establishment)具有非常不同甚至往往冲突的体制、文化、运作机制、利益点等,很难“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而且,虽然大家都愿意相信干细胞再生医学将带来全新的革命性的价值,但经过这十多年的尝试,各方也都痛切感受到干细胞价值的实现之路,说好一点是前途未卜,说严重点基本上还是毫无头绪。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干细胞“新发现”仍然层出不穷,另一方面产业界投资界越来越“现实”。
也有人从商业与产业的角度来看待这个磨合过程,得出类似的结论,即现有商业和产业模式的内在逻辑和思路,与干细胞再生医学产业化所提出的新要求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需要多方深入的坦诚交流,探索新模式,平衡利益与原则。这里面还涉及到所有的其他利益攸关方。
从中国的国情与现状来看,并没有本质的区别,而且中国的生物医药产业水平以及投资界规模与水平还无法同发达国家相比,应该是困难更多。比如一些咨询公司近几年展望健康医疗产业发展的报告中,关于干细胞与再生医学普遍评价不高。从另一个角度,中国也有可能有自己的创新土壤,比如一些科研机构与地方开发区在政府授权与投入的支持下,建立一些衔接商业与产业的机制。但最终的关键,仍然是拿出临床以及产业界认可的建立在一定阶段(一期二期)之上的产业模式来。行业混乱的原因很多,没有合理合法的成功产业模式存在是一个大背景。
科学、科学家最终有可能走到应用与商业化,但这个过程要有必要的耐心和规则,避免急功近利是最好的风险控制,而创新是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