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何要捧QDII?

2012-04-29谈佳隆

中国经济周刊 2012年2期
关键词:华安额度外资

谈佳隆

亏损持平的惨淡业绩笼罩着所有的基金产品,除了QDII。

2011年12月初,海通证券研究所基金评价系统中,各类基金周表现平平,只有QDII基金产品,一周上涨5.29%,独领风骚。

海通证券给出的理由是:美联储联手其他五家央行向遭受欧债危机打击的银行提供流动性支持,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出现2003年以来最大涨幅,美国零售业在节假日初期表现良好。美股在多项利好刺激下大涨??

QDII的暴涨一方面和美欧股市迎来一波行情有关,与此同时和人民币兑美元连续跌停亦不无关系,人民币单边升值的预期被市场所打破,成了拯救QDII的“稻草”。

看到这样的“苗头”,越来越多手握QDII额度的机构已经跃跃欲试。星展银行(香港)有限公司财资市场部高级副总裁王良享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如果人民币升值的速度放缓了一点,看海外资产,如果客户要所谓的分散风险,可以开始考虑QDII的产品,所以明年开始我们会推出QDII的产品。”

此外,花旗(中国)金融市场部董事总经理张昕表示,人民币未来或转向双边波动。人民币贬值对于QDII产品来说是一个契机,将导致以人民币计价的QDII基金净值的上升。

然而,目前市场客户是否会真正“待见”各类五花八门QDII理财产品呢?毕竟在过去五年内,银行系、证券系、基金系、保险系、信托系等等各类QDII理财产品已经让投资者很受伤。

外资:花旗渣打领跌

“我们之所以相信花旗、渣打,是因为他们号称自己是全球性的大银行,对全球各类投资品都能够提供专业化的服务,QDII理财产品照理说应该是外资行的强项,但实际投资回报却让人大跌眼镜。”一位购买了花旗和渣打QDII基金的投资者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相比国内银行推出QDII产品较为谨慎相比,外资银行在推出QDII产品时往往显得“过于自信”,即便从整体情况来看外资行的QDII产品或许未必是最差的,但是花旗、渣打等外资行发行的QDII理财产品已经超过了百款,相当一部分处于亏损,而其中某些产品甚至已经遭遇浮亏腰斩的命运。

据普益财富监测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12月23日,花旗银行的“贝莱德全球基金新能源基金美元系列”产品表现最差,其运行以来的累计收益率为-59.11%。而普益财富监测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11月18日,渣打银行“基金精选之DWS气候基金美元款”产品浮动亏损幅度也达到了-53.30%。伴随着欧债危机的深化,以欧洲市场为标的的QDII也损失累累,11月下旬,花旗银行“邓普顿东欧基金欧元款”累计收益率一度逼近-40%。

正当一些外资行在为QDII巨亏疗伤之时,另一些外资行已经对推出QDII的新产品跃跃欲试。星展银行(香港)有限公司财资市场部高级副总裁王良享告诉《中国经济周刊》:“2012年开始我们会推出QDII的产品。”据了解,星展银行将在2012年一季度推出代客境外理财产品QDII产品,投资区域在亚洲地区,投资标的可能主要为大宗商品市场,预计发行额度或为1亿美元。

除了星展还有东亚。早在2006年8月,东亚银行就已经成为首家开展QDII业务的外资行,但伴随着市场动荡难测,行事愈发谨慎。2012年12月初,东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行长关达昌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坦言:“考虑到过去几年人民币一直上升,我们的 QDII额度使用得不多,如果时机恰当的话,我们会加大QDII产品的发行量。”

此外,基金系QDII也跃跃欲试。汇丰晋信已经明确表示,最快2012年发行首只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产品。主要是内地监管当局短期内或放宽基金投资海外的门槛,故该公司可以最快于明年提出申请。

中资:华安倒贴

外资机构QDII理财产品跌幅惨烈,中资机构的也好不到哪儿去。

作为国内第一只QDII产品,“华安国际配置”的清盘,让中资机构饱尝了QDII产品的苦果。2011年11月7日,华安国际配置的清算报告显示,华安基金将按每份1.001美元的份额净值向华安国际配置持有人支付清算款项。

华安国际配置主要投资零息票据等结构化产品,且保本运作,其投资的结构性保本票据的主体即是雷曼欧洲。2008年9月15日雷曼兄弟公司进入破产程序,导致华安国际配置一直无法正常运作、估值和开放赎回。

此后,华安基金方面经过与雷曼的交涉和诉讼,华安累计从雷曼收回9463.66万美元的资金,但仍低于基金原投资的结构性保本票据的本金9640万美元。遵照保本承诺,华安基金于2011年11月2日将176.34万美元划入基金托管账户弥补差额。

一位从事QDII产品销售的业内人士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大部分国内的银证保公司做QDII是赔本赚吆喝,华安就是一个典型案例,除了补偿款不说,基金经理和研究人员的薪酬以及价格不菲的多台终端设备投入,少则几百万,多则上千万。”

不过即便如此,从长期来看,海外投资仍然会欣欣向荣,特别是人民币资本项下可兑换的趋势下,越来越多的投资者会乐于在全球配置资产,而这将给各类金融机构带来无限商机,也这就是为什么即便是在全球金融市场动荡时期仍然有金融机构愿意申请QDII额度。

2011年10月,平安信托宣布获得国家外管局批准的3亿美元QDII额度,成为目前获得额度最大的信托公司。

平安信托董事长兼CEO童恺表示,平安信托本次获得3亿美金的QDII额度,对于公司已实现的横跨多个领域、多元化投资的业务结构而言,更是锦上添花,未来公司将可以更好地为客户捕捉全球投资机会。

谁能支持QDII?

2011年10月,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李超在《中国金融》撰文指出,推进资本项目有序开放,继续支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和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发展。

截至今年11月28日,国家外汇管理局累计已经给95家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类机构批准QDII额度741.47亿美元,比累计给108家机构批准的QFII额度211.4亿美元多得多。

国家外管局不仅在绝对额度上给予了QDII很大空间,在给予额度的机构门类上也已经释放出开放的信号,银证保信都有资格涉及该领域。

一位接近国家外管局的人士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越来越多的外汇储备已经让人发愁,与其让主权基金投资海外饱尝损益,还不如‘藏汇于民,从很大程度上可以缓解外汇储备激增的压力,包括鼓励企业‘走出去和推动QDII等政策都是这一思路的具体体现。”

然而,QDII却真可谓生不逢时,开闸就遭遇金融危机,再启又碰到欧债危机。对于理性投资者来说,在人民币升值通道投资QDII显然是不理智的,因为且不论QDII能够取得多少投资收益率,仅汇兑损失这一项目每年就要损失3%?5%。

以欧债危机为例,确实让QDII审批放慢脚步。2010年的额度还有98.17亿美元,2011年就锐减至15亿美元,可见市场低迷非一般。

值得关注的是,现存的银行系QDII产品大部分发行于2007年7月到2008年7月时段,绝大多数经受了次贷危机和欧洲危机的洗礼,而大部分QDII产品将于今年年末和2012年集中到期,普遍业绩惨烈情况可想而知。

但较为低迷的市场起点,也算是个机会。

QDII

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该机制允许在资本账项未完全开放下的内地投资者对海外资本市场投资。目前市场上的QDII产品已超过243种。

QFII

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该机制允许得到资格认定的外国专业投资机构到境内投资。目前获准入境投资的QFII机构已超过119家。

猜你喜欢

华安额度外资
信用卡临时额度暗藏三大雷区
中外资管合作大有可为
人民币债券为何持续受到外资青睐
外资进入A股:用其“利”防其“弊”
20条稳外资措施将出台
华安玉工艺品雕刻
慧眼独具 神韵天成
—— 九龙璧(华安玉)鉴赏心得
古雅意韵华安玉
温润华安玉 多姿九龙璧
沪港通一周成交概况 (2015.5.8—2015.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