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半成品加工让示范性教学重焕生机

2012-04-29杭晓峰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2年2期
关键词:示范性半成品七巧板

杭晓峰

示范性教学法是教师传授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一种最直观、最形象的教学方法。教师的示范性操作可以使学生在学习时获得必要的直观感受,激发其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效率。然而在新课程背景下,示范性教学法逐渐被教师们抛弃了,主要原因是,教师们认为它有新课程理念,抹杀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现不出学生的创新与发展。

示范性教学法是不是就一无是处了呢?回答是否定的。笔者认为,信息技术教学的技能性特点决定了其更需要示范性操作。汲取精华,扬长避短,让老方法产生新用途,才应该是信息技术教师对待示范性教学法的正确态度。半成品示范操作就是一种逐渐成长起来的新方法。半成品是指作品创作中已经完成的中间产品,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展开丰富的想象,对作品二次创新,从而形成成品,乃至精品。

添加式:开拓联想思维

所谓添加式示范操作,是指在教师已经准备好的半成品示范操作的基础之上,学生根据要求展开丰富的想象创作作品,也称为有条件的范作。新课程强调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的紧密联系,用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作为创作题材,能让学生更关注生活及周围的事物,也能让学生由此及彼,放开思路,引发联想。添加式半成品范作就可以利用学生好奇、好玩、好表现的天性,增强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深化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能及时地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

案例1:在教学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小学信息技术上册《画圆》的课上,授课教师将先前已画好的不同的半成品引导画发给学生。有的是一个横向的椭圆(要求画压扁的番茄),有的是竖直的线条(要求画飘动的小草),有的是一叶小舟上竖直的线(要求画涨圆的船帆),还有的是半空中的一个气球(要求画椭圆球体)等。

接着,教师提问:“同学们,请大胆想象,再添加些什么图形会让这幅画更漂亮呢?”学生各抒己见。有的说再加上几个其他颜色的圆形,就变成一束可爱的气球了:有的说加上个扁扁的圆形,就可以让小舟扬帆启航了;有的说画一个斜斜的圆,就能让小草随风飘荡了……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们很快融入创作的氛围。虽然运用鼠标画出的椭圆参差不齐,但看着自己亲手“画”的圆让这幅画别有一番风味,自豪感浮现在他们开心的脸上。就这样,圆走入了孩子们的世界,孩子们自然而然地在心里记住了圆,并在不经意间树立起了联想意识。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是通过看、摸、听、嗅等初级认知手段来了解世界的。陶行知先生曾指出:“想象力不是生来就有的先天素质,而是后天开拓的结果。它是完全能够培养的一种能力。”然而现实中,许多教师会像美术教师一样,把教孩子由不会画到会画、由画得不像到画得像当做课堂教学的全部,最终的结果是,培养出了一批技能型、模仿型、重复型的电脑小画家,却扼杀了儿童的联想力,不利于他们健康、活泼、全面地发展。在小学中,教师若能以半成品的形式把作品展示在孩子们面前,让他们亲身感受、亲自体验,从而克服畏难情绪,逐步产生联想和强烈的创作欲望,将不仅解决了“椭圆”、“刷子”工具的使用方法问题,更开拓了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将枯燥的电脑技术升华为创作的艺术。

局部示范:引发创造性思维

有时,教师的示范必须是局部的,要围绕教学重难点精心设计,才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否则将适得其反。由于示范具有可模仿的特点,教师的局部示范一定要足够大胆,使学生一目了然。要想让局部示范吸引学生的注意,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必须用简练且生动的语言进行提示讲解,示范的过程要清晰,不能拖泥带水,同时,何时使用示范、使用多长时间,教师都要精心设计。

案例2:《七巧板游戏》一课是信息技术教学的起始课,旨在通过游戏的方式教会学生使用鼠标。这种游戏难度不高,可学生一开始却难以上手。于是,我试着以完成拼接一只鹅的头部的示范操作让学生了解鼠标的五种基本操作。由于鹅的头部由三角形和正方形组成,我告诉学生,可以按住鼠标左键不放拖动三角形的七巧板,到达左图区才松开左键,单击右键可使七巧板图片旋转变换角度,双击左键可以让摆放不正确的七巧板图片回归原位……

学生们刚听完,就已经跃跃欲试了。一会儿工夫,他们就把这只鹅拼接完成了。看着他们意犹未尽的表情,我赶紧出示拼接难度更大的狐狸,并让学生比比看谁最快。这种七巧板数量更多、摆放更无序,且轮廓线已被全部去除了。在一番摸索后,很多学生举一反三,用前面学到的本领大胆实践,部分学生更是从狐狸的尾巴入手,攻克难点,再由繁到简,一气呵成……一堂课下来,学生既品尝了攻克难关后的喜悦,又掌握了鼠标的基本操作。

移动组合式:激发创新动能

半成品示范操作能激发学生的创新动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信息技术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要培养儿童的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拼接游戏是学生信息技术活动的一种基本形式,学生运用电脑中的工具对各种材料进行拼接改装,从而完成新的创作,表达自我对外界的感知和体验。在活动中,学生会遇到各种问题,并围绕问题的解决不断展开尝试和探究。由于教师所提供的形状具有不完整性和可塑性,它们必须经过学生的加工、改造、组合、移位再组合,才能成为最后的作品。在操作活动中,学生在表现作品的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时往往不得要领,此时半成品示范操作的出现正好弥补了这方面的缺陷。

案例3: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小学信息技术上册《调整图形》一课要求学生掌握“翻转/旋转”、“拉伸/扭曲”等知识点。我课前准备的一些图形是能拆动、移动、变化的,让学生通过移动和组合,产生系列化创新动能。例如,有的学生在图片的前景布置了几只小蜜蜂后,有些意犹未尽,又在范作中找出蝴蝶范例并对其进行翻转与扭曲,并放入范画中的草地上,让草地焕发出新的生机。在得到我的肯定之后,有的学生产生了创作兴趣,把天空中的云彩3D化,近处的拉伸变大,远处的扭曲缩小,让天空显得层次分明,顿时画面立体感十足。课前准备中我并没有这样的预设,但正是学生学会了组合的系列化创新,在发现范画的各部分比例不协调,缺乏整体感时,通过探究最终作出了合理的组合,使作品整体感强,充满艺术美感。

系列化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有明确方向指导的过程,这个方向就是“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一个小小的半成品示范操作,有时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病例式:提高审美能力

信息技术教学不仅要着眼于技术,更要着重于对美的熏陶。欣赏,在新时代教育教学中占有较大的比重,教材中供学生操作使用的素材,其内容大都比较贫乏,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无论教师讲解得如何生动、细致,还是很难吸引学生。这更多是因为学生不能从深层次体会到完成这项任务的意义、目标以及方法的运用等,更谈不上审美能力的培养,而教师利用病例式半成品范作教学,就很容易克服这一困难。

案例4:这是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小学信息技术上册《插入图片》一课。我在教学如何插入“来自文件”的图片的方法后,给学生展示了一幅有很多问题的作品《烟雨江南》,让学生来“挑挑刺”。学生经过观察、讨论,很快发现该图片在文字环绕、图片大小、位置和观赏性方面有很多问题。于是,我让学生四人一组,给这个word作品“动手术”。学生们集思广益,有的在寻找书上的解决之道,有的在设计布局,有的在文件上查找有关功能键……

很快,学生们就完成了作品的改良。在交流展示中,学生们意趣盎然,既然是江南,弯弯的河流不可少,杨柳依依的小堤更有诗情画意;选用的驳船图片太大,改用帆船更有江南气息;整幅图可以用“衬于文字下方”的方式突出整首诗的意境;如在播放时能适当配上温婉的江南音乐就更美了……当在大屏幕上看到修改后的新作品时,我意识到,其实很多孩子还是非常有艺术细胞的。经过这一过程,学生懂得了自己“笔下”的江南不仅仅是粉饰过的烟雨美景,更是带有原始冲动和热情的生命体,富有强烈的情感和生命力。在领悟到操作的真谛后,跃跃欲试的学生立即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富有激情地二次创作《烟雨江南》。

当然,教学中还有“模仿式”、“多媒体式”等方法可以运用。它们对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具有独特的范例价值,需要我们共同努力,使其逐渐成为帮助学生学好信息技术的利器。

猜你喜欢

示范性半成品七巧板
装饰石材半成品板补胶、定厚技术操作(二)
装饰石材半成品板补胶、定厚技术操作(一)
奇的七巧板
有趣的七巧板
半成品饭菜成新宠
让“示范性”名副其实——创建省示范性县级教师进修学校的思考与实践
捕捉时代性、典型性、示范性——以纯净的心写纯净的人
炫彩七巧板
打造赵李桥品牌 建设示范性乡镇
NO.1 七巧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