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边城的文化史诗

2012-04-29李久东

理论观察 2012年2期
关键词:文化

李久东

[摘要]《风刮卜奎》除了向世人展示卜奎的文化风貌外,作家还通过刻画女主人公德平,将卜奎女人特有的坚忍、顽强、大气、强势都予以表现,借宁汝成展示了“流人”的顺从、奴性、超脱。而这两人又代表了两种文化,这正是推动齐齐哈尔城市从无到有以及发展过程中兴衰变化的根源。

[关键词]风刮卜奎;文化史诗

[中图分类号]J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2)02 — 0117 — 02

远离文明的中心、地处偏远的边城,总是很少被人知晓。但边城却在岁月的淘沥下默默地繁衍生息,渐渐地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历史。这历史虽然称不上厚重与璀璨,却在属于自己的这片土地升腾出一种文化镜像,永远地根植于这里的一方民众的内心。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史诗,岂止如此,每个地域也都有自己的文化史诗。不论是文明的发源地还是远离文明的边疆城镇。

一、卜奎的文化推介

剧作家张明媛原籍哈尔滨市宾县,但却在齐齐哈尔工作和生活。而当友人对其所在城市感到异常陌生的时候,张明媛内心产生了一种羞愤与不解,这也成了他创作该剧一个直接原因。当然,我想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作为一个外乡者在齐齐哈尔生活多年后有了一种文化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就如同怀乡情节一样,齐齐哈尔就是作家的第二故乡,甚至是他生命存留时间最长的栖息地,也是供给她文学创作灵感和见证她事业巅峰的福地,张明媛对这片土地不但喜爱,而且有着感恩的心理。

剧作家张明媛曾直言:“写《风刮卜奎》的目的是把这座城推向全国,把这座城的历史留给后人。”的确,从剧本的名字就显而易见。在剧本的开篇更是做了简要的介绍,将“风刮卜奎”的传说告诉了读者,让读者对下文充满了阅读期待。

但是作者也借诗人的口描述了卜奎的一个特点:“卜奎城是国家的神经末梢,就像手指头和脚趾头是热血流不到的地方。”换言之,卜奎城地处偏远,不同于位于华夏文明辐射带的中心城市。当然,这里也不同于南方静谧、秀丽、山灵水秀且富有神韵的边城,这里的大风曾被人戏谑为:“一年刮两次,一次刮半年”,风之大,俨然西北的黄土高原,但是这里却是孕育着农耕文明繁盛的松嫩平原,这里虽地处偏远,却也是在天下动荡的时代里最宜居的避难之所。

卜奎城地理位置异常重要,不但是黑龙江西北部地区的核心,是连接黑龙江和内蒙古的重要枢纽,当年更是御敌于国门之外的屯军之地,黑龙江将军府和黑龙江督军署的遗址仍在。清末这里还是重要的“流人”之地,“流人”虽然名声不好且受尽屈辱,性格的棱角也被磨平,但“流人”却为偏远的卜奎带来了文化,是推动卜奎城由小到大,由愚昧走向文明的重要推动力量。据史料中记载,当时一些文人来到卜奎,受到地方官的善待。或尊为上宾,或用作幕僚,诗友。有的富家还请他们做家教,教授自己的孩子。剧本中以宁汝成为首的文人墨客聚在宁家歌詠着卜奎城。不难想象,在尚武的军事重镇却因“流人”的到来,实现了一种地方文化与外来文化的融合,也在文化上实现了软硬均衡。

此外,卜奎的特色堪称“风声鹤唳”,虽然自然条件恶劣,风大且风季较长,但却也磨砺了卜奎人乐观、豁达、坚忍、顽强、大气的性格;作品中也有对家乡的赞美,丹顶鹤与芦苇荡正是闻名遐迩的鹤乡文化名片,而能使盲人重见光明的空青石更为卜奎的物华天宝增添了几分传奇色彩。

二、边城奇人

一个城市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始终需要建设者。尤其是偏于一隅的边城,卜奎城正是因为满清贵族的驻军和流人的流放才得以成为原黑龙江省的中心。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气候也塑造了独特的卜奎性格。以《风刮卜奎》的叙述长度而言,剧本中只集中塑造了两个饱满的圆型人物,即满清贵族后裔德平与流人后代宁汝成。作者通过此二人将卜奎的文化渊源娓娓道来,同时通过认识德平与宁汝成也会对卜奎城有了更深层次的认知。

(一)“圣女”德平

德平无疑是这个剧本中的主角,而剧作家张明媛也钟爱塑造女性人物,她的其他作品如《野草》、《紫藤》、《暖冬》、《一人头上一方天》、《梁红玉》、《水漫金山》无一不塑造了鲜明的女性形象,而在《风刮卜奎》中德平更是最为独特和让人敬佩的不让须眉的女性,甚至可以说,她在文本中完全就是一个“圣女”的形象。女人在生命中一般经历三个重要的生命角色,即女儿、妻子和母亲。

1.高贵、大气的富家小姐

德平出身高贵,祖父曾是镇守卜奎城的武官,父亲在南方任职。作为满清贵族的后裔,她却并没有为富不仁和不可一世的孤傲,相反,她是一个宅心仁厚的富家小姐。从鄂小挑的口中我们得知她在大灾之年免了佃户的地租;她去南方前想把首饰换成现钱接济给穷苦百姓,他还送丫头绿竹去女子学堂读书。

德平还具备一般富家小姐所不具备的大气,这使她能够临危不惧、镇定自若。面对土匪邓龙等一干穷凶极恶的土匪,他仍面不改色酒量和胆色更令人暗自敬佩,甚至让土匪头子邓龙都暗自发抖。这种非同寻常的心理素质很大程度上都源自她是武官之家小姐的出身。虽然自知落入贼窝势单力薄,但仍想凭借震慑力和豪爽气寻求脱身。她迥异于寻常女人的表现让邓龙吃惊,也更让邓龙喜欢。某种意义上而言,是德平的高贵和大气极大地激发了邓龙的占有欲,这也酿成了德平最大的人生悲剧。

德平的大气还表现在她的文化选择上,在卜奎城她是第一个使用西药的人,虽然作品中并未提及她与宁汝成的姻缘来由,但是她对宁汝成吐露过“就喜欢他酸不拉几的文人劲”;此外,在抗日战争时期,她能够不计前嫌支持给自己制造屈辱的土匪抗日(帮助弄药),这些都说明了德平作为一个封建家庭长大的小姐,却能够接受外来文化,懂得民族大义,实为难能可贵。

2.强势的当家女人

作为一个软弱男人的丈夫,作为子女的母亲,德平在妻性与母性的表现上更为突出。

德平作为宁汝成的妻子并没有任何的不忠,但是她毕竟给宁汝成制造了男人的悲剧。但德平更深谙宁汝成视自己为精神支柱,没有德平宁汝成无法苟活,更不能支撑起那个家。德平带着初生的子寒回到家后,以她特有的强势逼迫宁汝成不要多想,坚信孩子是他们的结晶,这种强加式的谎言虽未能完全打消一个懦弱男人的疑虑,但却也受到了安心过日子的奇效。在极端的生活条件下,德平形成了自己的生存哲学。她坚信:“没有粮食人才活不了,除此,都能活下去!”

这种生存哲学使一个并不强悍的女性却具备了顽强地生存能力和生存信念。甚至在文本中德平的光辉完全掩盖了任何一个男性,她的存在颠覆了封建家庭出身的女性形象,尤其是在价值观念上她的思想表现出了一定的超前性。

在子女面前,德平更是一个无法超越的伟大母亲。

宁子庚的人物设置并没有多大的意义,他很早就在文本中夭折了。作为德平的长子宁子庚的意义就在于他也同样是一个接受了西方思想,争取民主革命的富家子弟。他死在了武昌起义的战场上。他接受的教育绝不是那个永远甘于平庸永不为官的宁汝成的思想。

宁子萱接受的是母亲的大家闺秀文化。尽管德平的生存哲学一直试图传导给她,但宁子萱没有母亲那样坚忍与顽强,他也没有父亲那种承受屈辱的胸襟,她在得知自己染上梅毒后便执意求死。在这里就有一个很强烈的对比。虽然是母女两代人,但是宁子萱无法像德平一样能够承载苦难。一个女人最大的难言之苦可能就是贞洁受损,然而德平在逆境之中艰难地挺了过来,并且运用自己的智慧,她内心所承受的煎熬虽未得以表现,但以德平刚烈的性格不难想象出她也一定经受了极大的煎熬。

在子寒的婚事上,德平则又表现出了封建家长的强权一面。虽然子寒对青云情有獨钟,但德平仍然坚持事先看好的梅生。即便子寒喜欢青云,向往自由恋爱不愿意接受父母之命的封建婚姻。不过德平在子寒婚姻大事上表现出的专断又似乎能够得到充分理解,其一,梅生与子寒有婚约在先;其二,事实证明梅生却是贤惠持家的好女人。

(二)依附求生的“流人”之后

作为“流人”的后代,宁汝成的性格被作者硬性地赋予了懦弱与顺从。但我觉得,宁汝成的性格特点并非是典型的“流人”性格。因为“流人” 的身份并非天生,甚至可以说“流人”有很多都是因言获罪,“流人”中必定有为数不少的人敢于发表自己政见,得罪权贵。所以说从遗传学的角度来讲,他更有可能的是继承祖先刚正不阿的一面。可能是作者对德平过于偏爱,甚至不惜丑化宁汝成来达到反衬的目的,而“流人”被贬的经历以及在来到卜奎城后的价值观念和处世态度的变化都是值得思考和发掘的潜在问题。

宁汝成这个“流人”后代的典型性有多强且不讨论,但宁汝成更多地表现出了一个典型知识分子的软弱。与其说他是懦弱和顺从,不如将他的特点定性为依附性,“流人”的文化修养不具备启蒙的功效,就如同诗人想教鄂小挑写诗却不成的事实,“流人”在卜奎的贵族身边才能化腐朽为神奇,在异域他乡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宁汝成在夫妻关系中无法处于支配地位,在这里倒不是硬要拿传统的大男子主义去对宁汝成进行苛刻的身份对比,只不过这种夫妻地位决定了他的悲剧一生,甚至他退化到要靠德平作为精神支柱。宁汝成同时还是一个缺少耻感的人,偶尔激起的羞愤也不足以让他真正强硬起来。所以,我们看到当德平被绑架后他只能自欺欺人地写寻人的告示,手里拿起土铳却没有勇气射向邓龙。与其相对给他制造对比差异的是邓龙,在德平身上他用流氓的匪性完成了对德平的强势占有,这更是宁汝成的人生悲剧,他被一个目不识丁的文盲戴了“绿帽子”,这成了对知识分子最大的嘲讽。

宁汝成不愿做官,或者说是一种源于“流人”的后怕心理。在遭受迫害和颠沛流离的磨难后,相信大部分“流人”都有了对封建权利的敬畏和恐惧,转而在丹青书卷中快意人生,这是一种对现实的逃避。但“流人”的软弱、顺从也好,依附也罢,在完全地融入卜奎这个大环境后,“流人”的这种精神气质就不会再遗传下去。

《风刮卜奎》取得了成功,荣获了曹禺戏剧奖等荣誉。虽然,严格意义上来说,《风刮卜奎》并不具备史诗的某些特质,但我觉得于齐齐哈尔的来讲,这个剧本具有史诗格调,卜奎城的前尘往事在这部剧本中得到了最佳的艺术表现。

当然,剧本中也有让人疑惑之处,比如宁子庚这个人物的设置显得有些多余,在文本中看不出有太大的角色作用;剧本的容量还是太小,未能将德平外的其他人物刻画得更加饱满。总之,卜奎因流人带来的文明而走向兴盛,张明媛通过《风刮卜奎》也做了一个有益的尝试,创作反映齐齐哈尔(或曰卜奎)的文学作品都能从该剧中受益。

〔参考文献〕

〔1〕云峰,辛艳.张明媛——共名式话语的实践者〔J〕.剧作家,2005,(04).

〔2〕谭湘竹.文化是挡不住的——访风刮卜奎编剧张明媛〔N〕.黑龙江日报,2010-07-21.

〔责任编辑:冯延臣〕

猜你喜欢

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窥探文化
谁远谁近?
繁荣现代文化
构建文化自信
文化·観光
文化·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