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男物语
2012-04-29黄文钜
黄文钜
我是宅男。
我总是足不出户,习惯家里蹲。外表不修边幅,时常胡碴满面。我昼夜颠倒,像蝙蝠。生命泰半浪费掉,拖拖拉拉难以自拔。一天只吃两餐,不是为了减肥,纯粹乃时势所致。
身边女性友人都羡慕我有苗条的好身材。我看起来一派斯文、苍白(但并非你们臆测的那种娘炮,也别强作解人以为宅男都是些见不得人的恐龙族)。有人说啦,我左脸像太宰治,右脸像年轻一点的三岛由纪夫(请不要说我自恋)。我宁愿当个孤芳自赏的才子,也不愿当个过街如入灶厨的痞子。我脑力有余,体力不足。我不常被太阳晒,比较常晒月亮。惟一的运动是爬楼梯。总之听人说,“大隐于市”的指数愈高,就愈有成为“宅男”的潜力。
御宅族(Otaku),日文原意是指过度耽溺于某物事的人。根据“维基百科全书”的说法,有资格被封为“御宅族”的家伙,通常是指不论在知识或技能上都远远超过一般人的ACG(AnimeComicGame)迷,而且心神投入的状况,可谓鹤立于ACG迷,堪称王道之佼佼。
“御宅族”在日文里原本带有似有若无的贬意,然而此辈中人近夕爆增,词意又渐趋中性。大体而言,这词语的褒贬感因人而异,其中不乏以此为荣者。过渡到了台湾,又衍生了“宅男”一词,主要指那类几乎不涉市井江湖的男性同胞(如我),其中也暗喻了对于某物事的过度耽溺,甚至有点离群索居的调侃意味了。
因应后现代潮流,资讯多元膨胀,御宅族的种类与时俱进。除了ACG之外,台湾的“宅男”与日本的“御宅族”颇有些出入,充分展露出“宅男在地化”的海岛本色。
比如说,日常虽不“健谈”,然而私底下个个自封“键谈”好手。宅之所以为宅者,顾名思义,即是一天二十四小时里,大概有三分之二的时间都虚耗在家(瘫坐电脑前,两眼巴巴)。更甚者,可以完全不越门槛半步。
所以,你大可想见宅男的衣柜有多穷酸,不仅衣服少得可怜,也不太热衷打扮,但不至于面目可憎遭人嫌(某种程度而言,宅男算是另一种“居家型男”)。
宅男依嗜好、习性有所区别。有的蓬头垢面而沾沾自喜(自欺嘛);有的仙风道骨而遗世独立(自闭吧);当然也不乏文质彬彬,却心如死灰者(自逐矣)。表里不一的模样,总令我辈父母万分诧异——电脑如许可怖,竟将孩子的三魂七魄牵走——他们抓破了头皮也料不到,足不出户的现代宅男究竟其来何自。也许他们会怀疑自己上辈子造了孽以致这辈子生下怪胎吧。
宅男的口语表达不太流利,所以宅男不太喜欢跟人说话(偶尔怕口吃)。宅男生性闭俗,难登大雅之堂,要嘛一开口就哄堂嘘声连连,要嘛就是讲冷笑话搞僵了气氛。宅男总是莫名其妙就被发“好人卡”(而且是VIP级的)——(异口同声,啊,你人真好耶)——看似木讷忠厚,成天被称作“好人”的滥好人。毕竟成天“宅”在房间,压根不可能为非作歹。就算要,恐怕也没那本事儿。
宅男情同不慎涉入兰若寺的书生,注定落魄无门,穷尽毕生的精气,也无由救赎。镇日戍守电脑前,除了挂线在BBS或MSN上卖力“键谈”之外,就是ACG了。据可靠消息指出,宅男将是人类遭到数位科技制约后遗症的首部曲。网路成瘾,沦为宅男生命中不能回避之轻。
在宅男世界里,人际互动渐渐分崩离析,乃至变质、扭曲。我们再也回不去现实的世界,一味义无反顾投奔虚无的疆界——自以为辽阔,其实疏离。看似峰回路转,却是步步绝境。仿佛回到了现代性兴起的十八世纪。人生忽然就变得好存在主义。
宅男的成因其来有自,不乏历史脉络可寻。相传孔子之子孔鲤,自幼博览群书,每当他巴望着窗外孩童奔跑嬉游的身影,便会蹑手蹑脚溜至门边,孔夫子见状只是一派正襟危坐,问道:十三经读完了没呀?于是,可怜的小鲤只好乖乖回到书房。接二连三又试图开溜了几次,都被父亲给抓包、劝退了。(唉,孔鲤的早夭势必与此有关)其之所以宅者,非其所愿,遂导致抑郁而亡。反观现下的宅男,心甘情愿赖在家,颇有“虽千万人吾‘宅矣”的气魄。而孔鲤确实可谓古代宅男之首选。
再者,历代秀才、举人之流,也是名符其实的候选宅男。闲来无事家里蹲,这票“K书之王”,十年寒窗,惟有无语问苍天。他们不像现代人,抽空就能出门摸鱼、串门子、压马路。相形之下,古代人足不出户多半事出有因,现代人足不出户的理由却相当令人傻眼。
话说回来,宅男族群中除了“哈电(脑)族”占最多数,尚有“漫画族”、“类型小说族”、“手机族”、“模型族”、“拼图族”、“音乐族”、“哈日哈韩族”、“嗜睡族”、“月光族”、“莫名其妙族”……光怪陆离无奇不包。我们好比《神雕侠侣》里的杨过或小龙女,自诩古墓派传人,不食人间烟火,终年窝居山洞,潜心修习玉女心经,锻炼等级(线上游戏的武艺累积关卡)。饿了,就喝蜂蜜……喔不,是喝饮料,吃泡面,嗑饼干。累了,就听它三千首流行情歌,没日没夜不打烊。永不无聊,永不匮乏,生命为我们重新开启了一扇大门,任我们在虚拟和现实的国界穿梭无度。
如果在房间,一个宅男,可以做的事情实在太多太多了,一点也不无聊,除了偶一回魂的寂寞之外。比如看韩剧看到洒狗血的桥段,即便放声大哭也不用害羞。又比如现实里我只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穷酸样,一旦涉入线上游戏的世界,除了执戟持盾,我还可以使出浑身法术,斗转乾坤,哪怕万夫也莫敌。现实世界的渺小,在宅男的世界里,获得无限上纲、放大的权限。我们拥有自己的辖治与主宰。我们是我们自己的王;尽管在别人眼中,我们只是一群无所事事、阿里不达的疯子。
就我个人而言,虽非百分之百的典型宅男,倒也十之八九。我可以坐在电脑前泡PTT版泡掉一整个下午。再不然就窝在房间玩线上游戏、听音乐、唱歌。反正楼下就是便利商店,一次采买三天份的干粮绰绰有余,没辙了叫外卖也行。寂寞难耐我就跟我养的宠物说话。通常我说,它们听。我多么希望某天,能够和它们以(人)物易(宠)物,知己知彼。我涉世未深,对于外界盛传的人性深不可测感到难以理解。
我了解电脑的硬体构造,反而比了解人脑活体还要来得透彻。电脑的世界乍看复杂,实则井然条理,只需耐心摸索,就能够和它们灵犀相通,纵横无碍。相较之下,人脑就复杂得多了。我曾经想用理解电脑的方式来理解人脑,却总是徒劳。
在盆地的日子,我独来独往,优柔寡断,以及懒。我懒得在这座故作神圣的学术殿堂里交涉一场又一场的福尔马林人际,这种氛围令我作呕。我常常为了是否出门吃饭而犹豫不决。更常为了无聊的学术研讨会与课堂发言而进退失据。
有时水深火热熬论文,写着写着就忘了(或懒得)吃和睡(小学课本上教的成语“披星戴月”、“废寝忘食”原来是这么一回事呀)。我酗大量的咖啡,酗到胃抽筋,然后是漫长难熬的戒严时期。楚歌四面,我对体制的质疑没有一日减少过,但我却一再说服自己,用意志力死撑。
何苦来哉。
我们依照别人的价值观,为自己的人生做选择,到头来,竟像一枚茧般不快乐。熬夜成为宅男不可或缺之必要。我常常望着窗外渐曙的天色,由黑转白。眼袋层层发黑深陷。破晓前的那一刻,我茫然举目,将这狭仄的房间扫视过一遍。我居然发现,扣除掉奔驰在虚拟世界的那一片大草原,以及莫名的忙碌之外,我在这个世界里残喘的依赖,就只剩下NB、iPod、Wii (任天堂主机)、PS3 (PlayStationⅢ,游戏主机)了。在这阳光将现未现的瞬间,我的心底居然闪过了巨大的荒凉:原来,现代人的生活,竟是那么样、那么样地,寂寞啊。
我发现我连说话都渐渐嫌累、嫌烦了。K常说,我们这样的人生观好颓废。我不以为然。谁都没有资格替别人的生命下注脚。哪怕,在许多人眼里,我们仿佛追随着太宰治遗履的混世无赖,注定了要背负“人间失格”的宿命吧?
我有时候会怀疑,自己是不是变得越来越像《地下室手记》里,那个自囚无休的活死人。又或者,我其实成了《变形记》里的那只虫,早已丧失了回归人群的能力——除了“宅”,我们的人生究竟还剩下些什么呢?就算出门了,对我而言,不过也只是从一个房间转移到另一个包厢罢了。空间的转移对宅男而言,并没有多大意义。
因为真正宅的是心境,而不是形而下的环境。
我试着养猫、狗、天竺鼠、孔雀鱼。我喜欢和它们说话,然而它们不会理我的,我明白。但我仍然喜欢说。似乎这样的倾诉可以告别掉一些什么。我希望,有朝一日我能和宇宙里的各种生物沟通无碍,如同我在虚拟世界那般自在。
在此之前,我语无伦次,碎碎念,和自己的孤寂故作相安无事。然而这又未免太王家卫了一点。《重庆森林》里的梁朝伟,卸下白日的包袱(维护公理与正义的警察制服),只一件汗衫、四角裤,蹲在马桶上,对着肥皂、毛巾,喋喋不休。镜头一转又跳到了《花样年华》,在吴哥窟对着苍老树洞滔滔不绝的梁朝伟。又或者……(我还可以想出更多更多,但我不愿再想下去了,底下请阁下自行揣摩吧)
在自认无所不可研究的学院里,有人试图深究宅男的心理吗?宅男也许是另一种变相的自欺?那么,宅男是为了逃避些什么?
忽然想起《令人讨厌的松子的一生》里,那个因为童年受创、屡屡爱人却一再惨遭背叛的松子,生命如此乖违,简直要让人尖叫了。令我诧异的是,她却不屈不挠(这个过时的形容词有使用之必要,但我所指的并非励志小品的那种老掉牙),犹如铜皮铁骨,哪怕被男人殴打、伤害,都不服输。后来,又一个心之所陷的男人,狠狠背弃了她。
从此就麻木了,从此就遁入黑暗,不再信仰,不再爱。不再回到真正的现实。而后以“宅女”之姿,自暴自弃,窝在房里,瘫在床上看电视,吃喝拉撒,似乎这样子就可以斩断伤痛的荆棘,以为不快乐全都可以遗忘。
在房间里,一切华丽的寓言,都沦为腐朽的垃圾。就这样子,拖着脂肪积累、渐行肿胀的肉体,日复一日度过余生,直到某天遭人谋杀……(如果,某一天,我谋杀了我自己……)
其实,我从来没想过自己会变成宅男。我是当了宅男之后,才开始学习做一个宅男的。
宅男正如同罗马并不是一天造成。我洗之不去的黑眼圈和永远晒不黑的皮肤恰巧是尴尬的对照。正所谓,宅男不懂浪子泪,浪子不懂宅男悲。宅男之静与浪子之动,两者之间,似乎贯串了某种直见性命的禅意。
呜呼哀哉!我是宅男。
你们都不懂我的心。宅男的心。
我的寂寞已入膏肓了啊。
毕竟我是一个多么可耻甚至无可救药的,宅男。
(本文获台湾“第三届林荣三文学奖”散文首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