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与火的战歌
2012-04-29伯约
伯约
“蝗虫战士”扑灭“布拉格之春”
苏联有一支强悍的空降部队,被西方国家称为“蝗虫战士”—让他们畏惧而又厌恶。
这些“蝗虫战士”最为得意的战绩并非发生在无比残酷的二战东线,而是在和平年代的一个盟国机场—1968年的捷克斯洛伐克鲁金机场。
话说当年号称中欧第一工业强国的捷克斯洛伐克(斯柯达汽车就是那儿的)自从加入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后,经济一年不如一年,而这个培育了米兰·昆德拉的国家从来就不缺乏变革思维,于是,一场被西方称为“布拉格之春”的改革迅速降临。
由于改革具有脱离苏联影响的倾向,苏联对此极为不满。因此,无论那年的春天开始得多么轰轰烈烈,如何顺风顺水,结局都只能是悲剧。
悲剧以苏联克格勃主席安德罗波夫对捷克斯洛伐克的一系列渗透开始。正式动手前一个月,已经至少有上百名克格勃特工进入捷克斯洛伐克待命。紧接着,苏军又以“演习”为名摸清了捷克斯洛伐克防空系统的命门。再接着,就是将奇袭捷克斯洛伐克的25万大军动员完毕,就等着刀锋—“蝗虫战士”去打响第一枪。
1968年8月20日晚上,一架苏联客机在鲁金机场上空盘旋,声称突发故障,请求降落。在获得机场方面允许以后,这架客机很快就到达了地面。机场警卫一见下来的乘客都是捷克人模样、捷克口音,警惕心大减。谁料这些穿着便衣的“同胞”一靠近警卫,就使出高级格斗术,瞬间将其制服,并掏出枪来!原来这些家伙是苏联的“蝗虫战士”。在已经渗透进机场的特工的指引下,这伙人很快控制了这个距离捷克斯洛伐克首都布拉格不到10千米的要害据点。
先到的“蝗虫”一得手,更多的“蝗虫”蜂拥而至。在接下来的6个小时里,苏军运输机一架连着一架从数百千米外的乌克兰飞来,将整整一个空降师—近万名“蝗虫战士”—投送到了捷克斯洛伐克的心脏,外带数十辆装甲战车及若干火炮。而捷克斯洛伐克领导人杜布切克此时还在开一个从下午开到深夜还没开完的会。
得知“蝗虫战士”已经完全控制了机场,并开着装甲车向布拉格进发后,苏联大军越过边界线,侵入捷克斯洛伐克。直到这时,沦陷于文山会海中的杜布切克才知道老大哥来灭他们的春天了。克格勃特工控制了布拉格的大小电台和电话线路。唯一漏网的是布拉格电台,可它刚刚开始播放杜布切克对盟友粗暴入侵抗议的声明就被切断了。
在苏联驻捷克斯洛伐克大使的带领下,一队“蝗虫战士”直接扑向捷共中央大厦。无路可逃的杜布切克很坦然地待在原地等待终结一刻。在打死了一名忠诚于捷克斯洛伐克的卫兵之后,“蝗虫战士”与克格勃特工在一群叛徒的簇拥下,拿下了杜布切克,将其塞进装甲车,直接用飞机运到了莫斯科。
1968年8月21日下午,苏军已完全控制了捷克斯洛伐克。由于苏军突袭时实施了强烈电子干扰,西方国家直到第二天才知道苏军已经用一个夜晚灭掉了捷克斯洛伐克的“春天”,笨拙的“007”们则在多日之后才传回苏军“蝗虫战士”特种作战的零星情报。西方国家在集体震惊中又深感欣慰—幸好奇袭的不是自己,而是捷克斯洛伐克。
虽然时隔40余年,这一行动依然是现代特种作战的经典战例。这种将特工渗透、空降作战、正面攻击、电子干扰综合运用的战术给世界各国的特种部队上了生动的一课。
千里奔袭,“野小子”虎口救人质
1976年6月27日,有三男一女在地中海上空劫持了一架由以色列飞往法国的法航客机。更恐怖的是,这架被劫持客机竟然降落在了距离以色列千里之遥的中非国家乌干达。时任乌干达总统的阿明仇视以色列,他立刻答应庇护这个恐怖小组,并派出军队协助将人质转移至机场候机大楼。148名非以色列籍人质被释放,剩下102名以色列籍人质苦苦等着他们的祖国来营救。
反恐救同胞,以色列政府没有二话,营救方案迅速出炉—表面上答应恐怖分子释放他们的同伙的要求,实则尽量拖延时间,派出“野小子”千里突袭乌干达,上演深入敌国营救人质的惊险大戏。
7月3日,残阳如血,4架运输机载着近300名“野小子”,在加油机、战斗机等支援下,向千里之外的刀剑之地飞去。深夜,机群抵达乌干达恩培德机场,借着夜色强行降落。机场方面以为这是来送恐怖分子同伴的飞机,还特意打开夜间导航灯帮忙。更绝的是,第一架运输机降落后,从机舱里钻出的居然是乌干达总统阿明的轿车,就连其上乘客也酷似阿明,其后的卫队也酷似阿明卫队。误认为是总统大驾光临的乌干达军队和恐怖分子毫无防备,直到这辆轿车连同其后的三辆吉普车开到跟前,他们才从乘客的眼神中意识到—不好!
说时迟那时快,三辆吉普车上的数十名“野小子”先用无声步枪结果了看门的,然后冲进候机大楼,用希伯来语大喊“卧倒”。人质纷纷趴下,只有几个恐怖分子和乌干达士兵还傻在那,结果立刻丢了性命。候机大楼里的战斗很快结束,105名人质除两人被误杀、一人失踪外,全部被救出。
与此同时,机场周围的乌干达军队发起了反击,负责阻击的百余名“野小子”,凭借有利地形,用一顿劈头盖脸的猛烈火力将尚处于半混乱状态的乌干达军队打了回去。另外一个早已准备多时的爆破小组摸到机场上的乌干达战机旁一顿猛炸,十余架战机化为熊熊烈焰,这个国家的空军主力被完全摧毁。
完成营救作战之后,得救的人质和“野小子”迅速回撤至运输机,不料机场指挥楼突然飞出一颗子弹,击中了身先士卒的行动指挥官约尼·内塔尼亚胡,这名中校成了此次作战中唯一牺牲的以色列战士。他成了以色列的国家英雄,而他的兄弟本雅明·内塔尼亚胡则在1996年成了以色列总理。
黑鹰折翼,“三角洲”兵败索马里
索马里的内战开始于苏联解体那一年,那儿很快便变成民不聊生、天天死人的悲惨世界。联合国立即开展人道主义援助,后来维和部队也跟着进驻,结果引起索马里军阀的不满,很快就发生了数起维和部队被袭事件。1993年走马上任的美国总统克林顿自信满满地表示要派特种部队去捉拿袭击维和部队的索马里军阀艾迪德。
意气风发的克林顿用了大手笔,把“三角洲”特种部队这样的超级精英都派到了索马里。然而,再牛的部队也要有一个合格的指挥官,否则就是悲剧。倒霉的是,这次行动的前线大将虽然很合格,但却太多了,空中有一个,地面有一个,“三角洲”有一个,其他部队还有几个,基地也有一个。这种混乱的指挥结构为黑鹰折翼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1993年10月2日,美军得到情报,艾迪德的主要幕僚出现在摩加迪沙奥林匹克饭店,自恃武艺高强的“三角洲”战士们在匆忙核实情报后,就坐着直升机,在第二天下午向饭店杀去。地面上则是另一支特种部队“游骑兵”。十余辆“悍马”在光天化日之下浩浩荡荡驶入索马里民兵控制的区域。
在这个悲剧的第一阶段,“三角洲”确实表现不赖,到达饭店后几分钟便制服了目标,抓捕了24名俘虏,地面车队也按时到达。但噩梦很快开始,艾迪德的手下用广播鼓动索马里人出来群殴这些大摇大摆的美国大兵,同时隐蔽在人群与角落里,用轻重火力进行还击。
地面情势危急,在空中负责掩护的“三角洲”战士立即用狙击步枪点杀人群中的敌对武装人员。不料索马里民兵中有参加过阿富汗战争的高手,他们悄悄用火箭筒瞄准了“三角洲”战士所乘的“黑鹰”直升机。只听一声轰鸣,这架直升机尾部被摧毁,冒着黑烟坠落。好在机身主体未遭直接攻击,从不太高的高度坠落地面后,其他美军直升机尚能看见其中幸存者的挣扎。另外一架“黑鹰”很快受命飞到坠机上空进行护卫,然而祸不单行,这架“黑鹰”没过多久也中了火箭弹,勉强迫降地面。原本准备带着俘虏撤回基地的“悍马”车队只得冒着枪林弹雨赶往坠机地点,一路上遭遇了索马里民兵的疯狂攻击,最后陷入被困的危险境地。
行动此时已经变成悲剧。残存的一架“黑鹰”直升机上两名“三角洲”狙击手自愿前往坠机地点,保护幸存者。一番苦战之后,这两名英勇的战士弹药耗尽,被索马里民兵打死后拖着游街。
为了救援被困部队,夕阳时分,美军派出了第二批部队,乘坐二十余辆军车死命攻入,担任空中掩护任务的直升机则以机炮实施扫射。好不容易与车队和幸存者会合,却又钻出一个可怕的意外—人太多,车不够。
无奈之下,上不了车的几十名“三角洲”和“游骑兵”战士只得跑步跟进车队,总算在天亮时返回了基地。一清点,特种兵与飞行员死了19名,一人被俘,直升机被毁两架,军车被毁数辆,伤者70余人。虽然索马里民兵死亡也在500人以上,但美军根本就无法自我安慰。索马里一战,成了“三角洲”特种部队永远的伤痛。
暗影猎杀,“捕食者”斩首恐怖头目
2001年10月,一架装有反坦克导弹的“捕食者”无人机在阿富汗首次成功击毁一辆塔利班坦克,这让美军信心大增。2002年2月4日,“捕食者”无人机利用自身侦察设备锁定阿富汗南部一个“基地”组织窝点后,发射导弹将其摧毁,一名“基地”头目被炸死。
旗开得胜9个月后,“捕食者”又出现在了也门。本·拉登的第一保镖、“基地”组织头目阿布·阿里被发现躲在也门的一处农场里,一架“捕食者”立即前往跟踪。似乎是发现行踪败露,阿布·阿里带着同伙急急忙忙上了一辆越野车,要转移到其他藏身地点去。以越野车四倍速度接近的“捕食者”很快就锁定了目标。狡猾的阿布·阿里将越野车驶进了沙漠,扬起滚滚黄沙,企图以沙尘来掩盖踪迹,让“捕食者”携带的导弹无法跟踪。数百公里外的无人机遥控员立即摁下了发射钮,只见“捕食者”翼下火光一闪,两枚“地狱火”导弹直扑越野车而去。轰隆!越野车被炸成一堆碎片,阿布·阿里就此命丧于沙尘之中。
接连成功猎杀恐怖头目之后,无人机这种斩首利器得到了美国政府的高度重视。短短数年间,用于反恐作战的无人机数量就从百余架增加到了七百余架,而无人机的斩首战果也在飞速攀升,以至于成了恐怖分子的头号大敌。在2011年5月本·拉登被击毙后,数名被外界传为其接班人的恐怖组织头目都死于无人机的暗影猎杀之下。
6月3日深夜,一架“捕食者”无人机悄无声息地接近了巴基斯坦南瓦济里斯坦部族生活区的某个村庄,并锁定了其中的一处房屋。不一会儿,四枚“地狱火”导弹呼啸而去,房屋被炸成一堆碎片。9名藏匿其中的恐怖分子被炸死,其中包括本·拉登的热门接班人选卡什米里。这名被美国政府用500万美元通缉的头号恐怖分子,在2009年逃过“捕食者”猎杀后,最终还是死在了“捕食者”的手里。
虽然无人机凯歌连连,但其误伤的无辜者数量也直线上升。美国研究机构称,2004年至2010年,美国无人机在巴基斯坦西北部炸死了830人到1210人,其中有约500人是无辜平民。巴基斯坦则称仅2010年一年美国无人机就误伤了700余名平民。然而,其中的问题并不是无人机的自身缺陷,而是后方的操控指挥系统出现错误。
区别于传统特战方式,无人机作战乃是依靠数百千米乃至数千千米外美国本土的特种部队遥控操作。这些特种部队不需要像传统特种部队那样肌肉发达、枪法精准、肉搏凶悍,但需要反应迅速、耐心超常、操作技艺高超,如此方能确保在万里之外遥控阿富汗上空的某架“捕食者”,以数小时的跟踪飞行悄无声息地接近恐怖分子,发起致命打击。而误伤平民的暴行也基本上要归咎于这些美国本土空调房里的“特种战士”,以及给他们提供打击目标的那些蹩脚特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