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00-2010年国内信息共享空间研究文献计量学分析

2012-04-29曹燕

知识管理论坛 2012年2期
关键词:期刊文献图书馆

[摘要]以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所收录的文献为数据源,利用NoteExpress文献管理软件,采用文献计量方法,对2000-2010年我国有关信息共享空间研究的498篇文献进行统计,对其发表年代分布、期刊分布、作者及作者单位和地区、基金项目资助情况、关键词词频等进行统计和分析;同时,结合关键词频次和相关文献的内容,对研究热点进行分析,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信息共享空间文献计量NoteExpress文献管理软件CNKI维普

1引言

信息共享空间(Information Commons, 以下简称IC)是图书馆服务的一种创新模式,也是一种培育读者信息素养和IT技能,促进学习、研究、交流与协作的新型实体空间和虚拟环境[1]。IC最早诞生于美国,1992年8月美国爱荷华大学图书馆“信息拱廊(Information Arcade,IA)”被认为是IC的雏形。经过十几年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图书馆开始将IC作为其环境及服务的一部分,IC思想、理念得到广泛认同。国外IC研究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应用上都达到一定高度,国内则起步较晚。本文利用文献计量法统计2000-2010年我国IC研究领域发表的论文,以揭示10年间该领域研究发展轨迹,对研究热点有一个更客观的认识。

2文献采集和文献信息处理

以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为数据源,统计时段为2000年至2010年(检索日期:2011年5月28日), 检索词选用“信息共享空间”、“Information Commons”、“信息共享中心”、“信息共享区”、“学习共享空间”、“多功能信息中心”,在CNKI中进行“主题检索”(包含题名、关键词和摘要字段),在维普中进行“题名或关键词”检索。检索结果利用NoteExpress文献管理软件处理,自动从CNKI和维普数据库中导出题名、作者、单位、基金、刊名、关键词、年份、摘要等字段信息,经该软件去重筛选后得到与IC相关的文献498篇。

3文献计量分析

3.1文献发表年代分布分析

文献发表年代分布反映出IC研究的规模和动态变化,揭示研究热点时期。10年间我国IC研究文献发表年代分布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我国IC研究起步于21世纪初,2005年开始出现相关研究论文,论文年度数量分布呈现出明显的递增趋势和阶段性特征,可将国内IC研究划分为三个阶段:2000-2006年是起始阶段,发文量21篇,约占总数的4.2%;2007-2008年是平稳发展期,文献量占28.3%,IC研究引起重视;2009-2010年是我国IC研究的快速发展时期,总体呈现明显上升的态势,这期间的文献发表量明显大于前两个时期,占总论文量的67.4%。

3.2文献期刊分布分析

特定领域所发表文献的期刊源分布可以确定此领域的核心期刊。本次统计的498篇论文分布在130种期刊中,其发文量分布如表2所示:

英国学者布拉德福指出:“对某一主题而言,将科学期刊按其刊登相关论文减少的顺序排列时,都可以划出对该主题最有贡献的核心区,以及含有与区域论文数量相同的几个区域。每个区域里的期刊数量为1:n:n2…”[2]。基于表2的统计数据计算,3个区域的期刊数之比为8:17:105,近似于1:2.1:13.1,不符合布拉德福文献离散规律规定的1:2.1:2.1[2]。这表明10年间国内IC领域发表文献的期刊尚未形成核心效应,我国的IC研究还处于起步、发展时期。

由表3可知,刊载10篇以上IC研究文献的期刊有15种,载文量253篇,约占总数的50.6%,其中的12种属图书情报类的核心期刊,是IC研究领域的重要情报源。498篇文献中,共有240篇发表于核心期刊,约占总数的48.2%,这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IC研究的文献质量较高。

3.3文献作者分析

对IC研究文献作者进行分析,可以了解该领域作者发文的大体情况,确定该领域的核心作者,实现对该领域的跟踪研究。498篇IC研究文献中,涉及到的作者有520名,其中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发表文章的为372名;合著文献为200篇。

3.3.1核心作者分析特定领域文献第一作者分布是确定此领域核心作者群的依据。根据普赖斯定律:“杰出科学家”或“核心作者”应该完成所有专业论文总和的一半,核心作者最低发文数m=0.749 ,其中Nmax是作者最多的发文量,0.749是一个常数[2]。基于表4的统计数据计算,m=2.36,近似为2篇。10年来国内IC研究发文量为2篇以上的作者共有78人,发文量共计206篇,占总文献量的41.4%,较为接近普赖斯定律的规定值,国内IC领域的核心作者群正逐渐形成。由表4可知,高产作者中,盛兴军和任树怀的论文最多,对IC领域研究比较深入,有一定的引领作用;其他还有卢志国、成俊颖、倪代川、孙瑾、郝群和詹华清。这些作者以第一作者身份发文量都在5篇以上,且多数发表在图书情报类核心期刊,他们共同构成了IC领域潜在的核心作者群。

3.3.2作者的合作度与合著率合作度是指每篇论文的平均作者数,合著率是合著论文与发表总论文的百分比,这两个指标可从不同侧面反映科研活动中学科间交叉渗透程度、科研课题的规模与难度。由表5可知,参与国内IC研究的作者较多,以独著为主,独著文献占所有文献量的59.8%,作者合作度和合著率分别是1.0和40.2%,合著率高于图书馆学的平均合作率(24.5%)。这说明随着IC研究的发展,其研究领域不断拓展,合作研究不断深化,研究的合作度也不断提高。

3.4文献空间分布分析

3.4.1产出单位分布参与特定领域研究的机构所发表的文献反映该机构在此领域研究中所处的地位,也可以确定该领域研究的核心机构。第一作者所属机构统计情况见表6和表7。

由表6可知,10年来国内参与IC研究的机构以高校图书馆为主,共发文388篇,占总文献量的77.9%,在所有机构中占绝对优势,说明高校图书馆是IC研究的主力军。这和高校图书馆一直致力于探索读者服务新模式有关。IC从国外发展来看,是满足读者需求的一种创新,读者的需求是高校图书馆发展IC的一个根本驱动力。

从表7看到,IC研究机构共294个,但各机构研究实力相差比较大,上海大学图书馆在IC领域的研究实力最强,发文量49篇,远远超出其他机构,以较大的优势处于领先地位,成为本领域研究主题的引领者。其次是复旦大学图书馆和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各发文13篇。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后来居上,排到了前5名,发文9篇,这和其近年来大力倡导和实践IC2密不可分(IC2是融合了信息共享空间和创新社区这两种理念的服务模式)。IC研究不仅受到了上海高校的关注,其他地区高校和科研院所,如天津工业大学图书馆、石家庄学院图书馆、河南工业大学图书馆、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天津外国语学院图书馆、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军事信息管理系、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吉林大学管理学院、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教育技术中心等在这一领域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发文量排在前15名。这说明我国的IC研究已由上海地区逐渐扩大到周围沿海,研究机构由高校图书馆扩大到高校院系。

前15所机构发文总计158篇,占文献总数的31.7%,是当之无愧的IC研究的核心机构。

3.4.2产出地域分布一个学科的发展往往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同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学者交流频繁,信息流动大,则能进一步带动整个国家或地区某学科的发展。某国家或地区某学科领域的作者数越多,发文量越大,则该国家或地区在该领域的研究实力越强。

由表8的数据可以看到,498篇文献主要产自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作者地域分布广泛,呈不均衡态势。IC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东部、东南沿海和中部地区,产出最多的是上海市,发文量113篇,占总文献量的22.7%;其次是江苏省,发文量66篇,占总文献量的13.3%;北京市、广东省、河北省、天津市和山东省的发文量都在20篇以上,展现出较强的IC研究实力。从地域的分布中也可以发现,我国信息共享空间的研究存在着集中与分散并存的局面,西部地区研究相对比较匮乏。随着读者对图书馆服务一站式获取和开放式学习环境需求的加大,IC服务模式将日益成为相关专家和学者研究的关注点。

3.5基金资助分析

经统计,共有128篇IC研究文献得到基金资助,共涉及基金项目68项,其中国家级基金10项,省级基金31项,市级基金2项,校级基金20项,其他基金5项。基金资助文献占总文献量的25.7%,说明IC研究得到了从国家、省、市到高校各级各类部门的重视与支持,吸引了众多学者研究这一领域,对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3.6关键词词频分析

按关键词统计,共有495篇文献标引关键词,共1 732个次,平均每篇文献约3.5个。关键词多是作者自行标引的,没有进行规范,因此“多词一义”现象比较普遍,如“构建”与“IC构建”、“构建策略”、“构建模式”、“构建方案”等。为了更准确地反映出总量的实际,笔者在统计前对这些特殊情况先进行了适当调整,最后得到了频次在8次以上的关键词25个,列举如下:信息共享空间(366次)、高校图书馆(123次)、图书馆(77次)、服务模式(51次)、大学图书馆(49次)、信息服务(39次)、学习共享空间(41次)、构建(19次)、评价(16次)、读者服务(16次)、信息素养(16次)、数字图书馆(15次)、模型(13次),Web2.0(11次)、规划(10次)、人力资源(10次)、学科服务(10次)、信息共享区(9次)、服务创新(9次)、数字化学习共享空间(8次)、图书馆建筑(8次)、学科馆员(8次)、开放存取(8次)、服务(8次)、对策(8次)。

由此可见,“信息共享空间”出现频率最高(366次),排在第一位,远远高于其同义术语“学习共享空间”(41次,第7位)和“信息共享区”(9次,第17位),说明“信息共享空间”一词已得到业界普遍认同。从这些关键词排名可以看出,IC的构建主要依托于图书馆,高校图书馆构建IC具有便利、专业、使用最新技术、协作、培养信息素养和IT素养等诸多优势。同时,也与高校图书馆服务第一、因需而变的核心理念密切想关[3]。

3.7研究热点分析

在以上关键词频次统计分析基础之上,结合所选取文献的内容,可归纳出近年来我国IC研究的热点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3.7.1IC的理论探讨通过“信息共享空间”、“构建”、“评价”、“模型”等关键词的使用频次,可看出国内对IC的理论研究主要体现在对其概念、构建模型及其评价等方面的讨论上。

在IC概念上,吴建中[4]认为IC为用户提供了一个信息交流的空间,是将馆员、学科专家、计算机专家等服务人员的知识最大程度地进行共享的平台,同时IC具有“一站式服务”的特点。孙瑾[5]提出IC主要由实体空间和虚拟空间构成,实体空间的划分、资源的配备、服务的完善对于IC的建设至关重要。任树怀[6]认为IC是在共享式学习和开放存取运动的背景下,围绕综合的数字环境而特别设计的新型服务设施与组织空间,其作为一个概念上的教育空间实体,涉及从印刷型到数字型信息环境的重新调整,以及技术与服务功能上的整合。尽管专家们对IC概念的表述有所不同,但对IC理念的核心理解是相同的,即信息共享空间最大程度地实现了“资源共享”、“信息共享”,并且从用户的角度出发,提供了“一站式”信息服务,其实质是利用最新技术设备,整合实体和虚拟空间中的相关资源,使图书馆与相关部门形成良好的资源协作,为从事学习、交流、创作和研究的用户在同一个平台上获取信息资源、获得信息帮助、提高信息素养提供一种特定空间[7]。

在IC构建模型上,主要是三层结构:①实体层,即用户学习、活动和交流的实体场所,由实体空间、硬件设备和服务设施等部分组成;②虚拟层,即用户学习、交流和共享的知识门户和虚拟社区,由虚拟空间、信息资源、社会网络和网络软件设施等部分组成;③支持层,即系统运行和发展的核心动力层,由信息技术、组织与管理、文化与精神三大核心驱动力构成[8]。也有学者认为IC构建模型包括四大模块:资源建设模块、功能服务模块、质量测评模块和管理决策模块[9]。

在IC评价方面,可采用的方法很多,例如信息反馈、问卷调查、网上调查、基于“感知与期望”模型开发的LibQUAL+TM质量评价工具等[10]。此外,还有学者提出基于平衡计分卡[11]、通过层次分析法获取量化的指标权值[12]的IC评价方法。

3.7.2IC的实证研究在应用方面,研究者大多集中于研究IC在图书馆中的实践,特别是高校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大学图书馆”均是高频词汇。一方面研究者主要针对国外高校IC建设的整体状况或个案情况做调查和分析,了解其建设IC的整个过程、构建模式,以及服务和组织管理模式等,对我国建设IC起借鉴作用。另一方面,随着国内IC的研究逐步从初始研究和倡导阶段向实践探索阶段过渡,高校构建IC的实例不断涌现,有关IC建设的案例分析或IC构建设想层出不穷,如刘晓霞等[13]以上海师范大学IC为例研究高校图书馆IC服务质量评价;姜静华[14]从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多分馆联合服务探讨IC推进学科服务之路;成俊颖[15]分析复旦大学江湾校区图书馆IC的资源体系建设;黄良燕等[16]以福州大学图书馆为例谈基于用户调查的学习共享空间构建设想。

3.7.3IC建设的问题与对策“信息服务”、“读者服务”、“服务创新”、“服务”等关键词出现频次都在8次以上,表明IC作为一种新的服务模式,适应了现代读者对电子资源、纸质资源和服务的要求,是图书馆服务模式的创新,已逐渐成为高校图书馆的发展潮流。但IC在国内还处在发展探索之中,在其建设时必然会遇到困难,探讨IC服务模式的本土化策略是其解决之道,这从关键词“对策”一词的出现频次(8次)也得到印证。现阶段,资金、意识、人员等问题是阻碍IC发展的主要阻力,解决措施主要有拓宽经费来源渠道[17],转变馆员的服务观念、营造用户需求[18],加强学科馆员队伍的培养,提高IC参考咨询专业服务水平[19],与所在院校合作建设IC[20]等。

4结语

通过文献计量研究,笔者探讨了我国近10年IC研究文献数量的增长趋势、期刊分布状况、核心著者、作者单位、基金项目所占比重、关键词频次,并结合关键词频次和相关文献的内容,总结分析了我国IC研究的热点问题。可以看出,国内对IC的研究基本上延续着国外的研究思路,在IC领域已积累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从文献年代分布来看,呈现出明显的递增趋势和阶段性特征。从文献来源来看,该领域的论文还较分散,但总体质量较高。从作者来看,已逐渐形成一批以盛兴军、任树怀为代表的核心作者群。从文献产出单位看,上海大学图书馆、复旦大学图书馆、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等15家单位是IC研究的核心机构。从研究内容来看,主要集中在IC的理论探讨、实证研究、存在问题及对策等热点问题上。随着国内IC实践的蓬勃开展,我国对IC的研究热度会越来越高,研究内容将更加细化,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将进一步拓展。IC这种全新的服务理念与模式必将带给我国高校图书馆无穷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任树怀,盛兴军. 论信息共享空间体系结构与实施策略[J].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149-160.

[2]王崇德.文献计量学引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3]任树怀,盛兴军. 信息共享空间理论模型建构与动力机制研究[J]. 中国图书馆学报,2008(4):34-40.

[4]吴建中. 开放存取环境下的信息共享空间[J]. 国家图书馆学刊,2005(3):7-10.

[5]孙瑾. 论高校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的构建[J]. 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工作研究,2006(3):1-6.

[6]任树怀. 信息共享空间的规划与建设[J]. 图书情报工作,2006,50(5):122-124,143.

[7]施强. 信息共享空间:意蕴、构成与保障[J]. 大学图书馆学报,2007(3):53-57.

[8]盛兴军,任树怀. 信息共享空间:实体空间的构建模式与实施策略[J]. 情报理论与实践,2008(3):377-381,410.

[9]祁宁,张东伟. 高校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模型构建及策略研究[J]. 图书馆学研究,2009(11):91-93.

[10]蒋丽丽,卢志国,任树怀. 信息共享空间的构建与管理[J]. 图书馆杂志,2008(3):19-22.

[11]朱雷,孙振球,王美兰.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高校信息共享空间绩效评估模型及指标权重分配研究[J].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8(6):67-71.

[12]房宝金. 国内外信息共享空间实例比较研究[J]. 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工作研究,2008(1):4-9.

[13]刘晓霞,胡振华,杜慧平,等. 高校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服务质量评价的实证研究——以上海师范大学信息共享空间为例[J]. 图书情报知识,2010(6):56-61.

[14]姜静华,. 学科服务推进之路——从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多分馆联合服务说起[J]. 图书馆,2010(5):28-29.

[15]成俊颖. 复旦大学江湾校区图书馆IC的资源体系建设[J]. 图书馆杂志,2009(10):31-34.

[16]黄良燕,詹庆东. 基于用户调查的学习共享空间构建设想——以福州大学图书馆为例[J]. 图书馆论坛,2010(2):155-157.

[17]张友华,高荣华,冯英华. 高校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的研究现状及对策分析[J]. 现代情报,2010(1):83-87,92.

[18]师丽娟. 信息共享空间建设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 甘肃科技,2010(20):98-102.

[19]胡振华,吴志荣. IC服务模式的本土化策略[J]. 图书情报工作,2008,52(11):111-113.

[20]刘青,刘勤. 信息共享空间及其在中国的发展[J]. 图书情报工作,2009,53(11):23-27.

[作者简介] 曹燕,女,1971年生,副研究馆员,硕士,发表论文9篇,参编著作1部。

猜你喜欢

期刊文献图书馆
期刊更名启事
期刊简介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期刊问答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图书馆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飞跃图书馆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