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曲阜孔庙启圣祠彩画的保护修复实验

2012-04-29马楠

文物春秋 2012年2期
关键词:实验

马楠

【关键词】曲阜孔庙;启圣祠彩画;保护与修复; 实验

【摘要】通过对曲阜孔庙启圣祠内、外檐彩画的材料、制作工艺及保存现状的调查分析,进行了保护修复实验,基本了解了启圣祠现存彩画的病害原因及保护修复流程,为今后孔庙启圣祠彩画的保护与修复提供了参考。

古建筑彩画是中国古代木构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重要的装饰技艺,又是有效的保护手段,伴随着古建筑流传了2000多年。由于时间、环境、工艺等原因,彩画出现了颜料起甲、脱落,地仗空鼓、脱落等病害现象,影响了建筑的总体美观。因此,如何对古建筑彩画进行保护修复,延长其寿命,成为当下文物保护行业中的一个技术难题。

如何在“先救命,后治病”的同时,坚持文物本体的原真性,是文物保护修复过程中始终需要关注的问题。对待古建筑彩画的保护与修复,要根据其所处的环境和病因,来制定科学技术方案和工作流程,选取适宜的仪器和材料,不能教条地对待。在保护与修复过程中,既要充分发挥现代科技手段的作用,也要兼顾传统材料和工艺的应用,经过反复试验,选择最适合的保护与修复手段。只有这样才能将其历史信息、艺术价值再现出来,还历史以本来面目。

一、前期调查

曲阜孔庙启圣祠是孔庙西路的主体建筑,建于清雍正年间。根据现场实地调查,启圣祠的内外檐与前廊均绘有彩画,为清代官式做法。内檐彩画除四周大额枋为旋子彩画外,均为金龙和玺彩画; 外檐彩画全部为旋子彩画,但从纹饰及保存状况分析,其时间要晚于内檐的金龙和玺彩画,与内檐四周大额枋上的旋子彩画属于同一时期。前廊彩画均为旋子彩画,其时间与外檐彩画属于同一时期。

启圣祠外檐彩画由于年久失修、自然老化和人为损害等原因,保存状况很差,而内檐彩画由于受大气环境影响相对较小,保存状况要好于外檐。外檐彩画的病害种类较多,程度较严重,主要是:地仗层剥落,彩画表面积尘、结垢、鸟粪覆盖,颜料层脱落褪色、龟裂、空鼓、起翘、剥离,金层脱落,铁箍与木结构脱离等。内檐彩画主要是年久失修、自然老化,主要病害是积尘、裂隙,局部有地仗脱落、颜料剥落,有少量的起翘和剥离,贴金脱落,金胶油老化渗出,彩画空鼓等。

根据对曲阜孔庙现场环境和彩画病害的调查分析,制定出彩画保护修复的实验流程图如下。

二、彩画保护修复实验

经过现场调查和对传统工艺的分析研究,分别在启圣祠的西稍间外檐和内檐各选取一处约30×50厘米的区域进行实验。选择这两处是因为它们在该区域内的彩画病害具有代表性,且部位隐蔽,实验后不会对彩画整体造成影响。在实验前,首先对彩画绘制病害图,针对病害类型筛选修复材料,确定实验方案,具体过程如下:

1、彩画表面初步清理

清理彩画表面浮尘是保护修复的第一步。对于彩画表面的浮尘,一般采用软毛刷清理,再配合吸尘器吸灰,就可以除去大部分灰尘。需要注意的是,除尘前应先将实验区周围的灰尘除去,避免二次污染。在对启圣祠所选的实验区进行除尘时,首先对其周围梁架进行扫尘,然后利用软毛刷、毛笔、吹球和吸尘器,对实验区的彩画进行细致的清扫,清扫时按照从上到下、由内及外的顺序,以防二次污染,这样除尘效果理想。需要强调的是,对彩画表面未经加固的脆弱部位处理时一定要谨慎小心。

2、彩画颜料层、地仗层预加固处理

对于在保护修复过程中可能出现掉片、局部濒临脱落的部位,应先进行预加固处理,以防止脱落。加固剂的选择尤为重要,应选用渗透性良好、抗老化能力强、对木构件无损害、对环境无污染的材料。目前广泛使用的彩画加固剂有AC33、 B72、聚乙烯醇缩丁醛,因其获取方便,操作相对简单,同时能有效地对彩画进行加固,缺点是并不适用于所有彩画。相比之下,运用传统材料作为加固材料更安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更小,然而在使用过程中,制作困难,不易操作,同样不适用于所有彩画。鉴于此,在启圣祠彩画的加固过程中,因条件所限,运用传统材料动物胶加固相对困难,因而使用了AC33。具体操作方法是:对于颜料层脱落、起翘部位,用毛刷沾取10%的AC33溶液涂刷,上下涂刷两至三遍后,待其渗入,将宣纸贴附于加固部位,压平,吹干。对于严重裂隙、起翘部位,则选择用热蒸汽机对其热蒸,之后注入 70%的AC33,待其渗入后,将宣纸贴附于加固部位,再用刮刀轻轻压平。结果表明, 用70%的AC33溶液粘接性较强,对彩画表面颜料层起翘、裂隙部位的加固效果较好。

龚德才先生指出,在对无地仗彩画彩衣堂进行加固时,采用改进的B72配方进行化学加固处理,同样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1]。他在常熟严呐宅彩画加固时还采用了传统材料白芨和明胶,白芨胶具有特殊的粘度特性,成膜性能优于羧甲基纤维素钠和聚乙烯醇,而且白芨和明胶亦是彩画制作的传统材料,用于彩画加固相对安全,也无触摸掉色现象[2]。因此,在彩画加固材料的选用上,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筛选,并不是某一种试剂均适用于所有的彩画。还有加固处理对彩画后期处理也非常重要,所以在选择加固剂时一定要非常的谨慎,无论是选择化学试剂,还是传统材料的加固剂,都要保证在后续处理过程中的兼容性。

虽然化学试剂方便快捷,但是老彩画的制作毕竟都是采用的传统工艺,因此在条件允许时,建议尽可能使用天然蛋白质类胶液,使用材料尽可能接近原材料。

3、彩画的清洗

彩画的清洗是以不破坏木构件的彩画层及其地仗层为准则,所使用的化学试剂不可溶解彩画层及地仗的原有粘合剂,所使用的清洗试剂也不可残留在彩画及地仗层中。然而运用化学试剂是目前彩画清洗的重要手段之一,乙醇、丙酮、水、乙酸乙酯、EDTA、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都是彩画清洗过程中常用的化学试剂,不同彩画的清洗所用的清洗试剂也不同,在彩画的清洗过程中,要根据彩画的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清洗试剂。

我们在启圣祠内、外檐实验区域内,分别用2A、3A、4A溶液对其进行清洗,均出现掉色现象。随后采用EDTA进行实验清洗,最初的清洗过程中有大量的污垢渗出,显露出绿色颜料层,但随之发现EDTA对颜料层依然有腐蚀作用,有颜色脱落现象。最后则选用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清洗后用去离子水清洗附着在颜料表层的表面活性剂泡沫,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能够清除表面污垢,清洗效果很好,并且对内檐彩画金层部位清洗同样有效。通过以上清洗实验的效果对比,表明表面活性剂适用于孔庙启圣祠内、外檐实验区域彩画的清洗。

对于因地仗脱落裸露的木构件,直接选用了去离子水进行清洗,清洗后用棉球蘸去木构件上的残留水分,积垢部位用竹签剔,效果理想。

需要说明的是,我们曾在实验室中对故宫养性门14#小额枋采用激光清洗,其效果明显[3]。龚德才、王鸣军先生指出,在彩画清洗中利用天然植物清洗材料茶皂素热水溶液,采用传统书画装裱常用的毛巾热敷清洗书画的方法,使用清洗液进行清洗,相对于化学试剂,这种清洗方法更安全,并且能有效清除彩画上的污染物[4]。

在对彩画进行清洗时,应根据彩画的保存现状,选择相应的清洗手段。利用化学试剂清洗迅速快捷,但容易使试剂残留在彩画中,对彩画造成二次污染。使用传统材料清洗彩画相对安全,但效果缓慢,并不适用于所有彩画。因此,对于保存较好的彩画,其表面结垢可以使用化学试剂,对于化学试剂无法去除的结垢可以尝试激光清洗,而对于无地仗彩画表面结构的清洗,则建议使用传统材料作为清洗试剂。

4、空鼓部位回贴

对于彩画的空鼓,画面比较平整且面积低50%的,采用注胶回贴处理,注射器针注加固剂到画面底部,补充外力定型。注胶材料选用天然或高分子聚合物。对于超过50%以上的大面积严重空鼓、剥离、形成波浪的褶皱画面,最好采用揭取方法,以方便对地仗的整平和对地仗的整体加固处理[5]。通过对彩画揭取回贴,能够对老化酥粉的地仗层有效加固,回贴效果好于针注加固效果。

对于启圣祠内、外檐彩画空鼓部位的回贴处理,我们使用蒸汽机对彩画空鼓部位进行热蒸,使其表面软化。热蒸后,将40%的AC33溶液注入到地仗层中,待其发挥粘接作用时,用宣纸贴附于空鼓部位,压平。操作中发现40%的AC33溶液对较严重的空鼓裂隙部位没有太大的效果,粘接性不强。因此在第二次加固中,我们加大了AC33的浓度,热蒸后将70%的AC33溶液再次注入地仗中,待发挥粘接作用后,将宣纸贴附于回贴部位,用刮刀压平,空鼓部位有效回贴。试验发现彩画回软后,注入70%的AC33溶液粘接效果较好。

5、地仗补配及沥粉贴金

由于古建筑油饰彩画所使用传统材料、工艺的局限,以及自然环境、人为因素的破坏,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缺损,而传统的保护修复方法,只是将已风化的油饰彩画铲掉,依样重绘,不仅去除了原有油饰彩画的所有历史信息,而且新的油饰彩画往往还与古建筑本身的风貌不谐调,影响了古建筑的整体外貌。

目前,对于古建彩画的缺损部位,一般情况下,小面积画面缺失部位采用对称拷贝修复原则,进行补全。对于画面上小的掉块、空洞等,可以直接使用传统腻子进行补全、做旧、沥粉、贴金,使整体画面色彩谐调一致。

对于启圣祠彩画缺失地仗的补配,我们选用了最接近原材料的油灰地仗(油满+猪血+砖末)进行补配,效果理想。

在进行地仗的补配时,建议参照原彩画使用的地仗进行补配。

对启圣祠内檐彩画沥粉缺失部位,同样采用了彩画的传统制作工艺方法,沥粉材料为70%土粉+3%光油。用老筒子对沥粉脱落部位依据纹饰走势进行沥粉,待沥粉晾干后,将清漆用软毛笔刷于沥粉处,清漆半干时,便可贴金。用软毛笔将金箔涂刷于沥粉处,待金箔彻底粘上后,贴金结束。参照保存相对较好的彩画,贴金时采用了库金,效果理想。

6、补色(全色)

彩画补色的处理是为了体现彩画的艺术效果,要符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文物保护原则,能和古建筑和谐统一。对于有缺失和褪色的彩画,应选取彩画颜料保存较好的部位,作为色彩平衡的依据。补配过程中,建议使用原颜料。但是原彩画使用的颜料,对于目前来说非常稀少,不易获得,因此,目前全色处理多使用国画颜料、矿物粉颜料。

启圣祠彩画颜色补配过程中,主要使用了现在的国画颜料,有钛白、赭石、藤黄、巴黎绿等,对于画面缺失的白色线条、 墨线图案、绿色颜料块分别进行了补色,整体效果比较理想,基本恢复了画面的完整性。

颜料的选择对于补色来说至关重要,在进行补色之前,建议先检测出原彩画颜料的化学成分,以便在补色过程中选择更接近于原彩画的颜料,以达到整个画面的色彩统一和完整,这样既保留了画面朴素的风貌,又保证了画面的艺术效果。

7、封护

彩画表面封护是保护修复的最后一道工序,主要目的是为了对彩画表面整体进行封护,从而使处理过程中颜料层未能均匀加固的部位得到比较一致的加固效果,同时增加彩画本身抵抗风化的能力。

古建筑上的彩画出现老化现象,最主要因素是光的照射,光可以使颜料褪色、高分子材料老化降解。目前防止老化比较有效的方法,是在封护材料中添加适量的紫外线吸收剂。经对防变色、防老化检测和老化实验,证明了UV-9(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具有可靠性、耐久性,对紫外线有屏蔽吸收作用[6]。

在彩画传统工艺施工中,最后一道工序为罩光油,此步骤可视为现代彩画保护中的封护技术。

在对启圣祠内、外檐的封护过程中,结合目前国内一些彩画封护的案例,我们选用2%的B72丙酮溶液涂刷于彩画颜料表层,涂刷3遍,以起到保护颜料层的作用。

龚德才、何伟俊在对常熟严呐宅的彩画封护时,选择了以青蒿、狼毒、茶皂素等中草药为主的防治剂,采用滴注和喷洒法对木构件白蚁进行封护[7]。这种封护方法对于彩画来说虽然安全,但有着明显的地域性特征,并不适用于所有古建筑彩画封护。

在彩画封护材料的选择上,要根据彩画的保存现状进行筛选。运用传统材料进行封护,对彩画相对安全,但不易操作。传统材料的使用地域性特征明显,不易获取。对于化学手段进行封护要慎重,新材料和新工艺都要经过前期试验和研究,证明是有效的,对文物是无害的,方可使用。

三、小结

1、在对启圣祠内、外檐彩画清洗过程中,采用的化学材料为常用的有机挥发化合物,不会对彩画产生影响。清洗过程以机械处理为主,化学处理为辅。在封护中使用B72和加固使用AC33,有大量的实验先例,具有可逆性,其效果较为理想。

2、对空鼓部位的回贴,采用了借助热蒸汽导入化学试剂的方法,70%的AC33溶液粘接性较强,较好地完成了空鼓部位的回贴。

3、在颜料的使用上,由于原彩画使用的矿物颜料现在已非常稀少,且不易获得,我们使用了现在的国画颜料。

4、在补全地仗、沥粉和贴金上,采用了传统彩画的制作工艺。补全地仗使用麻灰,沥粉选择70%土粉+3%光油,贴金金箔为库金。

5、孔庙启圣祠彩画保护修复实验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实验的步骤方法,尤其是清洗、回贴方面比较适合实际情况,较好地解决了彩画的清洗、空鼓、皱褶等问题,为今后孔庙启圣祠彩画的保护与修复提供了参考。

此次实验是在曲阜孔庙的领导大力支持与西安文物保护修复中心马琳燕老师、承德市文物局王福珊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的,在此深表谢意。

————————

[1][7]龚德才,何伟俊等:《无地仗层彩绘保护技术研究》,《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04年1期。

[2][4]a.龚德才,王鸣军:《传统技术及方法在江苏古建彩画保护中的应用》,《文博》2009年6期;b.马琳燕,田小平,崔敏侠:《古建筑彩画修复补全的方法和理念》,《文博》2006年3期。

[3]齐扬:《激光清洗技术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08年12月增刊。

[5] [6]白崇斌,马涛:《故宫博物院贞度门彩画保护修复实验报告》,载《东亚地区木结构彩画保护国际研讨会议论文集》(内部资料),2008年。

〔责任编辑:张金栋〕

猜你喜欢

实验
创新实验返璞归真
记一次有趣的实验
有趣的实验
微型实验里看“燃烧”
有趣的泡沫小实验
做个怪怪长实验
反泡泡小实验
关于植物的小实验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
实践十号上的19项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