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
2012-04-29李银山
李银山
古诗文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文化载体,是我国的文化精华之一,其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思想性格的影响是深远的。从“诗三百”到楚辞,从汉乐府到唐诗,从宋词到元曲,众多伟大的诗人光照千古,他们优秀的作品如繁星般闪耀在源远流长的文化长河之中。在古诗文教学中,不仅要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运用和语感的培养,还要充分挖掘古诗文所蕴涵的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让学生在学习古诗文的过程中,增长见识,净化心灵,提高修养,积淀民族文化。
一、传承古诗文中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气节
爱国主义情怀是中华民族亘古不变的情节,是中华民族精神中最强烈、最高尚的情怀,在经典古诗文学习中,要引导学生感悟爱国情怀,激发爱国热忱,培养爱国情感,彰显传统文化的魅力。
如屈原在《离骚》这首长诗中体现了伟大的爱国主义情怀,“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成为千古传诵的佳句,也被定格为屈原爱国情怀的真实写照。南宋诗人陆游在《示儿》中写道:“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心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诗人在临死前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唯独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怀至死不渝,包含着诗人热切的盼望、坚定的信念,发自肺腑。如血,如火,如泣,如诉,悲愤交集,真挚感人,其爱国之心,感人肺腑,催人泪下。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充满了民族正气,用一片丹心唱响了英雄之歌。面对元王朝的威逼利诱,经历艰苦危难的家国之痛,他发出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爱国之声,以高尚的民族气节,以舍生取义的耿耿忠心感召着无数的后来人为正义而献身。南宋著名抗金将领民族英雄岳飞,在其词《满江红》中表现了他抗金的坚定决心和壮怀激烈的民族气节。在这些爱国诗篇的教学中,学生在充分理解诗句意思和时代背景的基础上,深入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怀,感受诗人的民族气节,激发爱国热情,培养爱国情感,提高自己的人生境界,将爱国情感发扬光大。
二、感受古诗文中的人格魅力和哲理意蕴
古诗文中包含着作者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蕴涵着诗人对人生的独特体验,彰显着诗人坚贞不屈、乐观豪迈等人格魅力,具有丰富的哲理内涵,在古诗中教学中要积极发掘这方面的内容,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如李白在《行路难》中写道“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突出表现了诗人的乐观豪迈和对理想的执著追求,充分展示了诗人的人格魅力和个性精神。明代诗人于谦在《石灰吟》中吟唱的“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诗句则表现了不畏艰难、坚贞不屈,甘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高尚精神。王安石《梅花》一诗中的“凌寒独自开”则歌颂了梅花不屈不挠、傲雪凌霜的精神,这其实就是诗人自身的写照。王冕的《墨梅》一诗,园中和笔下的梅花不畏严寒,独自飘香,正是诗人高傲不屈、桀骜不驯的性格写照。郑板桥的《竹石》,用竹子来表达自己永不屈服和不畏强权的风骨。苏轼在《前赤壁赋》里吟咏出“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的超然,就是从自然风物中感受了生命的存在,并让人领略了他们不同的人生观。汉乐府中有许多作品是表现从自然风物中体悟到人生命的运动历程,从而有不同的思想情感和对人生的再思考。如《长歌行》“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稀。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诗从“园中葵”说起,以阳春下的万物光辉与秋天万物衰落的两种状态说明万物生命由盛而衰的过程;以百川归海、何时西归的反问,暗示百川东行而无归。诗人从二者中同时感悟的是人生岁月的流逝而不返,他总结人生的经验教训,告诫人们少壮必须努力,否则老大有悔于当年之惑,到那时一切都来不及了。“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则表达出无私的奉献精神,“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则抒发着雄心壮志。这些古诗文将事物与人物、诗品与人品融为一体,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更要感受作者的人格魅力,学习他们的精神品质。
三、体会古诗文中情景交融的审美追求
中华民族对美有独特的追求和感受,古代人民在对祖国广袤秀丽、雄奇壮丽的山川的描绘中体现着独特的审美价值观,表达着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敕勒歌》以雄浑的气势,描写了阴山脚下美丽富饶、广阔无垠的草原风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渔歌子》《钱塘湖春行》《江南春》《惠崇〈春江晚景〉》、《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等诗篇以清新、明快的笔调描绘了如诗如画的祖国河山,表现了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深沉感情,渗透了诗人积极进取、蓬勃向上的精神。《岳阳楼记》描写了洞庭湖的广阔浩渺,气象的千变万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表现了大自然雄浑的气势和伟大的力量;而“春和景明,波澜不惊,皓月千里,静影沉壁”,则表现了大自然的恬静明丽、宽阔安逸。《醉翁亭记》生动地描写了醉翁亭的秀丽环境和变化多姿的自然风光,并勾勒出了一幅太守与民同乐的图画。《诗经》中的《静女》表现了纤柔朴质之美,《滕王阁序》中充溢着壮阔、爽朗之美,《兰亭集序》、《石钟山记》凝聚着清雅、深沉之美,《祭十二郎文》饱含着至爱亲情之美,《孔雀东南飞》歌颂了爱情忠贞之美,《梦游天姥吟留别》挥洒出想象瑰丽之美。这些诗文将自然美与情感美和谐统一起来,包蕴着一种诱人奋发的力量,激发着学生热爱祖国壮美河山的思想感情。
勤劳智慧的中国古代人民,将自己的生活和情感融进了形式多样的古诗文中,为我们展示了中华民族丰富多彩、至真至纯的审美情趣,无论是寄情山水、崇尚自然,还是关注人生、体察世情,无论是托物言志、包蕴哲理,还是无私奉献、忠君爱国,无不体现出深厚的美学积淀和民族精神。我们一定更好地学习和传承它们,将其精华发扬光大,让其魅力和灵魂永久地扎根于世界文化之林,让中华民族文化在世界上绽放出更加灿烂耀眼的光辉。
(通渭县教育体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