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教学艺术翻涌出快乐的浪花
2012-04-29张志叶
张志叶
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和高科技的腾飞,教育阵地又迎来了新的挑战:当代教育是怎样够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合格新人?这个问题引起了教育工作者的深思。虽然课改的劲风席卷了教育所有的阵地,但我们的教育似乎让人感到不尽人意。作为边陲小镇一名普通的语文教师,我也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如何改进自己的课堂教学?如何改变学生厌学的现象……认真思考之后,我借鉴专家、名师的做法,在课堂上进行了大胆的尝试、改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语文有效课堂的魅力和由它所带来的快乐。现就自己的做法谈一谈有效课堂教学中的点滴体会。
一、在游戏中积累词语
语文课堂教学是一种开放性、艺术性很强的信息交流活动,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珍视学生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的求知欲和进取心,这是教学的关键。同时语文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远而广阔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也是多元的。教学中应该重视语文的感染与熏陶作用,同时也该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自主参与教学是每一位学生对外部对象内化的主要途径。开放的语文课堂如果没有学生心理的内化,就无所谓学生语文能力、素养和健康个性的形成。这就需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解放学生的身心,给学生时间、空间的自由,创设生动活泼的语文学习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参与语文实践的兴趣。如初一时为了丰富学生的词汇,我在课前安排了三分钟的成语接龙活动。把学生4人分为一组,由第一小组起头,其他小组依次接下去,接上的小组加1分,接不上的不加分,依次累计按获得分数的多少将各小组排序。结果出乎我的预料,那些平时懒得学习的同学也都把手举得高高地抢着说,恐怕自己的小组落后,学习的高潮一浪接着一浪。学生们个个摩拳擦掌,非常的兴奋,脸上也洋溢着成功的喜悦。这一小小的活动解放了学生的身心,充分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使之在游戏中快乐地积累了丰富的词汇,为语文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初二下学期我又将课前3分钟成语接龙改为课前3分钟自我展示。每五人为一组,由小组组长安排成员的顺序、材料搜取及质量把关,小组成员轮流展示后,由组长转告下组的组长及时组织小组成员有序地进行展示。这一活动不仅给学生们搭建了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也为培养他们的心理素质和语言表达能力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机会,促进了互相的沟通和交流,加深了彼此的了解。虽然时间较短,但对每位学生来说受益匪浅,具有一定的实效性。
二、在情感表达上营造快乐的情境,让学生尽情体验和感受文本的美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去阅读文本,由文入情,从情入境,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体验和感受文本的内涵美,自然而真切地获得人生感悟。如我在教学冰心的散文诗《荷叶—母亲》一文时,在整体感知前进行配乐范读,通过乐声将文中亭亭的红莲和护花使者荷叶的品质形象地传递给学生,使学生在直观上直接感受到散文诗所要表达的情感和基调,在美的享受中快乐地学习文本。又如,在学习朱自清的散文《春》时,伴着美妙的音乐,我又开始声情并茂地朗读,把学生引入春的意境:学生仿佛看到了生机勃发的春草图、争奇斗艳的春花图、和煦温暖的春风图、细雨绵绵的春雨图,耳边响起大自然和谐的交响曲——鸟儿婉转的鸣叫声、牧童悠扬的笛声……孩子们驾着情感的风驶向了春天的原野,感悟到了春天的美丽。再如,我在《黄河颂》一文的公开课上就是充分利用声情并茂的配乐朗诵,将黄河九曲回旋、一泻千里、气势磅礴、汹涌澎湃、勇往直前、坚不可摧的雄姿传递给学生,激发了他们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激励他们像黄河一样“伟大而坚强!”在我精心营造的氛围中,学生兴奋不已也有模有样地模仿老师激情朗读,既加强了对文本的理解又使学生的身心得到熏陶,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教学艺术的浪花如果溅到孩子们的身上,定会使孩子们心旷神怡,这浪花也定能激活课堂的沉闷,翻涌出欢乐的浪花,创造出一个出人预料的有效课堂。
(虎林市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