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改之“艰”
2012-04-29《健康管理》评论员
《健康管理》评论员
在中国汉字中,“坚”和“艰”读音一致,意思相近,但若用在紧要处,却有着完全不同的语境效果。有时候,这种效果还牵涉到敏感的政治。如说,改革到了攻坚之年,没问题,可以说,而且很悲壮。但要是说,改革有了攻艰之难,则明显委顿了气势。这样的分别,让主导改革的官方和参与改革的医疗卫生机构绝大多数人,都喜欢扬“坚”抑“艰”。
不过,对于“最大的民生工程”医改来说,笔者却以为后者更贴切。这是因为,刚刚过去的2011年,是新一轮三年医改的最后一年,也即攻坚之年。回过头来看看,医改鸣金之年的年度汉字是什么?艰。
看病难,看病贵,一直是中国民众十分关注的问题。大力推行的新一轮医改,要缓解的就是这个问题。那么。新医改的进展如何?存在什么样的难度和阻力呢?在改革的进程中,又该如何来破解这些难题呢?
去年12月初的几天,寒流乍到,天寒地冻。笔者恰好身处苏北地区乡镇,或许,与一位乡镇医生的交谈,能够为医改之间呈上粗浅的答案。这位老先生是建湖县建阳镇医院的内科医生。我问他,医改以来,特别是基层医院实行基本药物制度以来,农民们看病是不是便宜了些?他说,是便宜了,主要是乡镇医院都实行药品零差价,也即15%的药品加成取消了,由财政补上,所以药便宜了。但是他喊冤:如今的基层医院医生工资太低了,像他这样做了40年的老医生,工资才两千多一点,十几年没加了。
一个原先的药品“加成”取消了,给农民带来了实惠;另一个是医生工资十来年没有“加成”。这恐怕构成了中国医改的一个缩影。国家大力推行基本药物制度,实行政府集中招标采购,降低药品成本,这项政策在某种程度、某些地区产生了积极效应,基层特别是县乡一级医疗机构,看病责问题得到一定的缓解。但是,由于政府投入不够,作为公益性质的公共医疗(公立医院)捉襟见肘,其中最明显的一个短板就是中小医院收入不高,经济拮据。而“困顿的医院”和“贫穷的医生”,驱使药品流通领域滋生无法遏制的暴利利益链。去年末,央视等媒体连续聚焦药品价格虚高黑幕,曝光的事实触目惊心,一些普通的治感冒药,从出厂到消费者终端,居然利润翻了20倍到65倍,已经洞穿了民众的心理底线。甚至有舆论认为,在一系列药价疯狂暴利面前,医改已经寿终正寝。
当然,这样的断言有些偏激。医改已经进行了三年,各种迹象表明,医改在突出医疗的公益属性,加大基层医疗机构投入,实现基本药物制度的全覆盖方面成就还是有目共睹的。但是,遗憾的是,这种明目张胆的“药价暴利”所挟持的医疗腐败,不仅令医改的公信力大为降低,也在很大程度上断送了医改的合法性。问题何在?艰难何存?
国务院医改办主任孙志刚坦承:在利益的博弈中,有些政府部门并没有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而是过多地考虑了政府的利益、医院及医务人员的利益、生产企业的利益、流通企业的利益等等。医疗投入不够,政府钱不是问题,而是想不想的问题。逐利机制使我们公立医院偏离了公益性的方向,老百姓看不起病,同时老百姓也用了很多不该用的药。
改革就是利益格局的大调整。如果既得利益者的利益链不被斩断,政府过多顾及自身的利益,群众利益没有放在优先考虑,医院还要拼命创收,这样的改革必然步履雏艰。
因此,医改攻坚之战,且慢豪言壮语,而应迎难而上,不避艰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