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繁殖障碍性疾病的发生原因与控制策略
2012-04-29钟官武尹文慧
钟官武 尹文慧
摘要:猪繁殖障碍性疾病已成为严重危害养猪业的疾病之一。以妊娠母猪流产、死胎、木乃伊胎、产弱仔、少仔以及公猪不育、母猪不孕等为特征,发病率呈逐年上升之势。在众多的发病原因中,猪伪狂犬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温和型猪瘟等传染性因素以及多病原混合感染占据主导地位。猪场不规范的引种、不合理的饲养管理、不规范的免疫成为猪繁殖障碍性疾病发病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尤以盲目使用疫苗、不合理的免疫程序导致免疫麻痹最为突出。加强生物安全措施,提升饲养管理水平,科学地制定和实施免疫计划和免疫程序,最大限度地减轻母猪免疫负担,是控制猪繁殖障碍性疾病长远而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猪;繁殖障碍;原因;控制
中图分类号:S858.28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2)02-0025-04
猪繁殖障碍性疾病是指繁殖期内公、母猪由于疾病因素引起繁殖异常的一类疾病的总称。以妊娠母猪流产、死胎、木乃伊胎、产弱仔、畸形儿、少仔以及公猪不育及母猪不孕等为主要特征。笔者通过20多年的临床观察,发现猪繁殖障碍性疾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之势,发病特点由单一性病原趋向多病原混合感染。随着养猪业规模化的发展,猪繁殖障碍性疾病已成为养猪场主要疾病之一,对养猪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1病因及临床表现
猪繁殖障碍性疾病的病因复杂,包括传染性因素和营养、环境、毒素等非传染性因素。笔者就发病率高、危害严重的几种致病因素介绍如下。
1.1传染性因素
病毒性传染性疾病主要包括猪细小病毒病(PP)、日本脑炎(JE)、猪伪狂犬病(PR)、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温和型猪瘟(CSF)等。细菌性传染性疾病主要包括布鲁氏杆菌病、李氏杆菌病、弓形虫病、链球菌病、副猪嗜血杆菌病、附红细胞体病等。
(1)猪伪狂犬病(PR)。猪伪狂犬病是由PRV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世界各国广泛流行。临床表现为妊娠母猪流产、产死胎、木乃伊胎,其中以产死胎为主、新生仔猪高死亡率、青年母猪初产后久不发情或屡配不孕、断奶仔猪及育肥猪呼吸系统症状为主要特征。该病与蓝耳病混合感染表现典型的神经症状,发病前期的生长育肥猪常见一耳朝前、一耳朝后耷拉的现象,后期伏卧呈蛙伏姿势、抽搐,临死前口、鼻流出白色泡沫。
(2)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该病又称蓝耳病。该病病原(PRRSV)主要侵害妊娠母猪和哺乳仔猪,临床特征是母猪发热、厌食、流产、死产、产木乃伊胎、弱仔等。笔者在42个猪场临床观察,感染母猪多于妊娠103~110d流产,流产仔猪体型长、呈暗褐色,且脐带坏死[1]。该病与圆环病毒病混合感染,导致机体产生双重免疫抑制,使猪病控制难度不断升级。
(3)猪瘟(HC)。临床常以温和型猪瘟(CSF)出现。该病是我国养猪业发病最多危害最严重的传染病。猪瘟病毒主要经由口腔或咽部组织侵入,不同品种和年龄猪均易感染,幼年猪最为敏感。潜伏期一般3~8d。怀孕母猪感染后,不表现临床症状,但病毒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引起死胎、木乃伊胎、早产或产弱仔等[2]。猪瘟是引起仔猪先天性震颤的主要原因之一,感染仔猪多在出生后几天内因发热、严重的黄痢治疗无效而死亡,日龄较大的感染仔猪多有血性眼眵。
(4)猪细小病毒病(PP)。细小病毒病多感染春夏季配种的头胎母猪,病毒可通过胎盘传染胎儿,也可通过交配传染,导致流产或胎儿死亡。据观察,怀孕母猪前期受到感染时,易引起流产、死产、胚胎死亡、木乃伊化胎儿。怀孕30~50d感染母猪主要产木乃伊化胎儿。50~60d感染母猪多出现死产。怀孕60~70d感染母猪出现流产。怀孕70d后感染的母猪多正常产仔,但所产仔猪携带抗体或病毒。此外产弱仔、母猪发情不正常、久配不孕等都是该病的临床症状。
(5)猪流行性乙型脑炎(JE)。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该病主要导致青年妊娠母猪死胎流产综合征与公猪睾丸炎,少数病例表现神经症状。我国为乙脑高发区,蚊子为传播媒介,故夏季发病率最高。
(6)猪附红细胞体病。该病病原为立克次氏体,一般在夏秋季节流行。病猪表现为高热稽留,废食,精神萎靡,贫血,后期出现黄疸和血红蛋白尿。妊娠母猪发生流产、死胎,仔猪衰弱,多在一周内死亡。该病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弓形虫发生混合感染时,常导致流产、早产母猪在产仔过程中死亡。
(7)布鲁氏菌杆病。该病是人畜共患病,不分品种和年龄猪均易感。布鲁氏杆菌感染猪多呈隐性经过,少数出现典型症状,表现为母猪流产、不孕,公猪睾丸炎等。母猪流产多发生在妊娠后第4~12周,病猪主要表现为精神沉郁,阴唇和乳房肿胀,阴道流黏性或脓性分泌物。
1.2非传染性猪繁殖障碍性疾病
(1)先天性繁殖障碍。较为常见的是生殖器官畸形、发育不全,输卵管阻塞或形成盲端,缺乏子宫角、实体子宫、子宫颈闭锁以及阴瓣发育过度等。
(2)机能性繁殖障碍。性腺机能减退或衰退,组织萎缩硬化以及卵巢囊肿。卵巢囊肿分卵泡囊肿与黄体囊肿。卵泡囊肿为卵泡上皮变性、卵泡壁增生、卵母细胞死亡,卵泡发育中断而卵泡液未被吸收或增生形成;黄体囊肿为卵泡壁细胞黄体化、增生变性形成。
(3)子宫内膜炎。该病是临床最常见的繁殖障碍性疾病,配种或人工授精过程消毒不严、助产不当、胎衣不下等因素均可引起子宫内膜炎,可致母猪发情异常,不易受孕,即使受孕也容易流产。
2猪繁殖障碍性疾病发生的原因
2.1频繁的、不规范的引种加速了传染性繁殖障碍性疾病的传播
(1)引种猪场未调查供种猪场疫病流行情况即引入种猪;供种猪场隐瞒、拒不提供疫病真实情况,这种现象在各地普遍存在。
(2)引进的种猪未经隔离直接进入生产区。引入猪可能潜伏某种疫病,可能导致原有猪群发生新的传染病。同时,引入猪对本地(场)隐性疫病没有免疫力而成为易感猪,发生本地(场)已经流行过的疫病。
(3)有些猪场引入种猪经过装猪台、赶猪道、穿越育肥舍、保育舍、哺乳舍、妊娠舍,最后进入空怀舍或后备猪舍,污染更加严重。许多猪场在引种后,引起包括繁殖障碍性疾病在内的疫病暴发,此类现象不胜枚举。
2.2不合理的饲养管理加重了繁殖障碍性疾病的发生
(1)饲料营养不合理。高能量日粮使母猪过肥,特别是在缺乏运动的情况下,在输卵管、子宫角与卵巢中沉积脂肪,卵泡细胞变性,致肥胖性不育。如果日粮中能量与蛋白质过于不足,可致母猪瘦弱,初情期延迟,不发情,卵泡停止发育或形成卵泡囊肿。维生素A、D、E严重缺乏,矿物元素如钙、磷、碘、铁等缺乏也影响猪的繁殖,导致胎儿死亡、产弱仔或木乃伊胎,有时引起流产,产死胎增多。
(2)饲料选择不当。笔者在接受猪场咨询和进行技术指导时发现,许多猪场使用妊娠母猪料饲喂后备母猪,导致母猪长期不发情,笔者指导这些猪场改喂哺乳母猪料,不久即发情配种。有的猪场引进的优良后备母猪饲养2~3年,因长期不发情而淘汰。
(3)饲料霉变。普遍存在于饲料原料和成品饲料的黄曲霉毒素、T-2毒素、赫曲霉毒素、呕吐毒素、HT-2毒素、烟曲霉毒素等霉菌毒素都能使猪群出现免疫抑制。猪对霉菌毒素敏感,当采食被霉菌毒素污染的饲料后,猪的免疫力和生产性能均明显下降。当母猪饲喂污染了玉米赤霉烯酮的饲料后,可导致怀孕期胚胎死亡增加,甚至不育和流产。
(4)应激因素。热应激可引起母猪发情不规律,公猪精液品质降低,影响受精率;猪舍中过多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均可导致怀孕母猪胚胎死亡、流产或产仔数减少。
(5)消毒不严。表现在猪舍中粪便及垫草等未彻底清除即进行消毒,产房、用具、助产工具未经消毒或消毒不严。大多数猪场临产母猪体表没有消毒即进入产房,导致产房内环境污染,疫病交叉感染,使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和哺乳仔猪疾病发病率居高不下。
2.3病原变异导致原有疫苗免疫保护力下降
许多报道证实,猪蓝耳病、猪圆环病毒病、猪伪狂犬病、口蹄疫等病原发生遗传变异或血清型改变,出现新的变异株、血清型或亚型,毒力增强、减弱或抗原性漂移,导致原有疫苗的保护力下降。疫苗研制总是滞后于病原的变异,繁殖障碍性疾病防治的难度越来越大。
2.4不规范的免疫造成繁殖障碍性疾病发病率居高不下
(1)盲目使用疫苗。进口的某知名厂家生产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活疫苗”在许多猪场使用就是例证。众所周知,猪蓝耳病病毒变异性强,表现在不同的PRRS毒株之间的重组,本地流行的猪蓝耳病与国外生产的蓝耳病疫苗的毒株绝对不会一致,盲目使用这种疫苗引起疫病流行的猪场不在少数,由此造成附近甚至方圆几公里疫病流行。伪狂犬病疫苗选择不当可能成为伪狂犬病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中国农科院院士陈焕春教授曾多次告诫,猪伪狂犬病毒属于神经毒,容易潜伏在猪的三叉神经核,因此伪狂犬病弱毒疫苗不能用于种猪免疫。众多的销售商在利益驱使下,极力推介种猪注射伪狂犬弱毒疫苗,导致仔猪伪狂犬病暴发,造成猪场严重的经济损失。
(2)免疫程序不合理。当前,猪场的免疫程序可谓“五花八门”。猪场是众多兽药商家猎取的对象,天南海北的厂商和所谓的“专家”都冠以“最新技术”、“最新产品”,置当地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免疫程序于不顾,竟相推介免疫程序,导致养猪业主左右为难,久而久之,造成一些猪场以“把疫苗打下去”为原则而随意注射疫苗。尤其是随意注射未经国家批准生产的疫苗危害更大。
(3)免疫麻痹。经产母猪除注射猪瘟、猪口蹄疫和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3种强制免疫疫苗以外,一些猪场注射了猪伪狂犬病、细小病毒、乙脑、圆环病毒、猪链球菌、副猪嗜血杆菌、衣原体、大肠杆菌等疫(菌)苗,这些疫苗大多数是每年注射两次或每胎次注射一次,母猪在1个繁殖周期内注射疫苗达10多种,少的也不低于3种,严重增加了种猪的免疫负担。加上免疫程序不全理,疫苗之间的干扰[3]及免疫副作用等,导致母猪免疫麻痹,造成免疫失败。
(4)免疫操作不规范。养猪场主希望通过免疫注射获得较高的抗体水平而纷纷加大疫苗注射剂量,免疫上也出现“你追我赶”现象。有的猪场图省时省事,不按疫苗规定的方法操作,如有的用10mL生理盐水稀释1支50头份的猪瘟疫苗,每头注射1mL;有的用矿泉水或冷开水稀释猪瘟疫苗;注射器煮沸消毒后,未冷却就用来稀释或注射疫苗;有的将几种疫苗一次注射,更有甚者将几种疫苗混合注射;有的领(买)回疫苗后随意放置,把应该冷藏的疫苗放在冰箱冷冻室保存等等均会导致免疫失败。
2.5免疫抑制性疾病导致猪群免疫力低下
大多数学者认为,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PRRSV)、圆环病毒(PCV)、猪巨细胞病毒(PCMV)等损伤猪肺部巨噬细胞和单核淋巴细胞,引起免疫抑制,使猪免疫力降低,其他病毒、细菌趁虚而入,使疾病复杂化,给诊断和治疗带来严重困难,导致猪群发病率和死亡率大幅上升。
3猪繁殖障碍性疾病的防控策略
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并采取适时保健、加强管理等措施是猪场控制日益复杂疫病的有效而长远之方法。
3.1加强生物安全措施
(1)全方位封闭猪场。重点加强对装猪台、污水排出口、物料出入口等容易传入疫病地点的管理,禁止猪场以外的人员进入猪场,对外来车辆和装猪台应严格消毒;猪场工作人员必须经更衣、换鞋、严格消毒后方可进入生产区;严禁养犬、猫及家禽,杜绝犬、猫、禽及其他鸟类进入猪场。做好猪场废弃物、污水处理和杀虫、灭鼠、灭蝇工作,严防病原侵入猪场。
(2)科学饲养。饲养工作做得好,能增强机体的抵抗力,使猪群健壮,不易发生传染病,即使受到感染突发疫情,表现也较轻微。因此,应根据猪的品种结构、生理状态及营养需求,制定适合本场不同阶段猪的饲养标准。后备母猪前期可用育肥猪饲料喂养,6月龄后应选择哺乳母猪料饲喂,避免使用妊娠母猪料饲喂而造成长期不发情。经产母猪应配种1个情期,确认怀孕以后才能使用妊娠母猪料,产仔前1周更换为哺乳母猪料,直到断奶配种,确认怀孕后再更换饲料。笔者在一些猪场发现,母猪隐性感染某些疾病并不表现临床症状,所生仔猪7日龄以后出现顽固性黄白痢,药物治疗无效或停药易复发,通过采取在母猪日粮中添加抗病毒、抗菌中药,取得了理想的效果。饲料中维生素不足或缺乏是引起各类猪应激的重要原因,维生素A、D、E缺乏可导致种猪繁殖力低下,严重的导致其繁殖障碍,特别是猪群中存在免疫抑制性疾病时,维生素应加倍添加。
(3)科学管理。根据猪的品种、性别、年龄、生理阶段等进行合理组群,按照养猪生产的工艺流程实行科学的饲养管理。了解猪群现状,淘汰先天性不育个体。同时应为种猪创造良好的生活和生产条件。猪场应根据气候特点,做好猪舍小气候的环境控制,重视防暑降温、防寒保暖、卫生清洁等工作,加强通风,改善猪舍内的空气环境,使猪生活在舒适、安静、干燥、卫生的环境里。减轻应激,减少疾病的发生,提高猪的繁殖率。如须引进种猪时,应对供种场考察确认无疫情后方可引进。新引进的种猪须隔离观察一个月,确认健康无病并经防疫后才能转入生产区。猪场应将种猪、保育猪、生长育肥猪分开饲养,避免疫病的交叉传染。有条件的猪场可尝试配种、怀孕和分娩等各阶段“全进全出”的方式,对疫病控制有重要作用。
(4)保持清洁与加强消毒。消毒是切断疫病传播途径、杀灭或清除存活在猪体表和环境中病原体的最有效方法。猪场工厂化给疫病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清洁卫生和消毒工作虽引起了重视,但大多数猪场对消毒制度不规范。免疫工作中疫苗效力的发挥,需要时搞好清洁卫生和消毒工作为基础,存在伪狂犬病强毒严重污染的猪场,即使是质量优良的疫苗,使用效果也得不到充分体现。任何消毒剂在有机物存在的条件下,消毒效果会大打折扣。许多猪场注重消毒剂的选择,而忽视了清洁卫生工作,清洁是消毒的前提,消毒前全面清洁猪粪便、垫草等有机物,清除地面、墙面上的污垢,特别是食槽、保温箱等容易忽视的卫生死角必须严格清洗,消毒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正常情况下每周消毒1次,冬天封闭和疫病多发期每周消毒2~3次;每批猪转出后,猪舍内要严格清洗,用高效消毒剂彻底消毒空置5~7d后重新进猪。特别是围产期母猪体表、产房和接产工具更应严密消毒。产仔过程中消毒不严使母猪继发子宫感染,造成子宫炎、子宫蓄脓,是母猪不育的重要原因之一[4]。
3.2建立科学的免疫和监测制度
应根据本场已发生过、本地流行过或正在流行的疫病种类,制定本场适用的免疫计划和免疫程序,建立免疫制度和监测制度[5]。
(1)减轻种猪免疫负担。猪的免疫疫苗种类很多,并非所有疫苗都必须注射,并非注射疫苗种类越多越好。对一些用疫苗免疫效果不确切、可以用药物预防的疾病,如大肠杆菌、链球菌病等,建议不注射疫苗。能通过加强饲养管理避免发生的疾病,如猪细小病毒病只危害初产母猪,可将后备母猪安排在9月份以后配种,即可避免该病的发生,可不注射疫苗。猪乙脑疫苗可在后备母猪体重达80kg,蚊、蝇出动前注射1次即可。应尽量减少疫苗注射,使种猪从沉重的免疫负担中解脱出来,减轻种猪免疫麻痹,提升必须免疫疫苗的免疫效力。笔者在一些猪场进行技术指导时,由于掌握了猪场疫病流行的情况,把原来注射8~10种疫苗改为注射2~3种疫苗,使猪场种猪繁殖力得到明显改善,发病率也相应降低。由于各地、各猪场流行的疫病种类不同,切忌照抄照搬其他地方、其他猪场现成的免疫计划或免疫程序。
(2)科学制定免疫计划。免疫计划是根据本场发生过、本地流行过和正在流行的疫病,需要进行免疫注射和综合防治达到净化目标而确定的免疫方案。包括需要注射哪些种类的疫苗、免疫年限、达到什么效果等。如自繁自养的猪场流行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预计3~5年达到净化目标,此时应当把萎缩性鼻炎列入免疫计划的内容。猪喘气病、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等疾病,已经感染的猪不宜注射疫苗;猪链球菌病、副猪嗜血杆菌病等疾病血清型多,疫苗不可能覆盖所有的血清型,也不宜注射疫苗,可以采用药物控制,当猪场对此类疾病控制到接近净化时,才能注射疫苗预防。药物控制也应制订计划,与免疫计划一并实施。
(3)科学制定免疫程序。免疫程序是免疫计划的实施过程。指根据免疫计划确定使用哪些疫苗、疫苗使用的先后次序、免疫哪些类型的猪、何时免疫、免疫次数、间隔时间、免疫方法等。在免疫操作上要注意疫苗保存、稀释液的配对与配比、注射部位、注射深度及消毒等各个环节。猪场免疫应尽量避免同时注射几种疫苗,要注意疫苗间的干扰、副作用等因素,最好每种疫苗间隔1~2周注射,如蓝耳病疫苗干扰猪瘟疫苗免疫,宜先注射猪瘟疫苗,间隔15d以上注射蓝耳病疫苗;口蹄疫疫苗、仔猪副伤寒疫苗等副反应大的疫苗,应单独注射。正确选用疫苗是至关重要的,如种猪注射伪狂犬疫苗只能选用伪狂犬灭活疫苗,而仔猪应选用伪狂犬弱毒疫苗;猪瘟脾淋苗注射种猪容易导致仔猪潜伏感染,因此种猪宜选用猪瘟细胞弱毒苗免疫。免疫时间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如细小病毒、乙脑疫苗应在蚊子出动前的3月份注射、伪狂犬灭活疫苗应在母猪怀孕85d左右注射,对母猪和仔猪均有较好的保护力。新增免疫的疫苗要谨慎使用,可进行小群试验,经过一定时间的观察,确认免疫效果后,才能用于大群免疫。否则易造成种猪免疫后免疫水平不高,甚至造成免疫失败。
(4)建立免疫监测制度。免疫监测是指导免疫、确保免疫效果的有效方法。免疫时应根据猪的免疫抗体水平来确定免疫时间。执行过程中应定期采血监测各种疫病抗体的消长情况,当监测结果不符合要求时,应及时补注疫苗并适当调整免疫程序。根据以往注射疫苗的效果,确定采用哪个厂家的疫苗、确定注射疫苗的剂量,以确保免疫效果。猪场所有的公猪、母猪均应半年进行一次抗体水平监测,对抗体水平低的要及时补注疫苗。及时淘汰某些病毒、细菌的隐性感染猪。
3.3做好猪群保健
(1)针对性地做好药物保健。目前,猪场发生的疾病大多是病毒性疾病并(继)发感染细菌性疾病,等到猪群发病时再用药物治疗效果往往不理想,甚至无效。多种传染性繁殖障碍性疾病属于呼吸系统疾病的范畴,病原体攻击靶器官——肺脏,引起肺炎,当肺脏出现坏死等组织病变后再用药治疗,则效果不佳。猪场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订适合本场的药物预防程序,在进行药敏试验的基础上,筛选出最佳防治效果的药物。根据气候变化和某些疾病在特定季节发病的特点,在饲料中合理添加预防性药物,减少疾病的发生机会。哺乳仔猪、保育仔猪腹泻及生长猪呼吸道疾病是猪场多发病,通过选择质量可靠的敏感药物,投放于饲料或饮水中进行预防,比治疗更有意义。
(2)驱虫。蛔虫、鞭虫等体内寄生虫损害机体免疫系统,使猪群抵抗力下降;蛔虫幼虫经肺移行和肺丝虫都会加重呼吸道疾病的病状。因此应重视猪场驱虫工作,特别是母猪分娩前和断奶仔猪转入保育舍后更应进行驱虫。
(3)饮水消毒和饲料脱霉。一些渔场及工业企业附近的猪场水源污染相当严重,大肠杆菌、重金属盐类或化学物质等严重超标,要根据饮水污染的类型和程度进行消毒或脱毒。严重霉变的饲料必须废弃,轻度霉变的饲料应添加脱霉剂。普通的铝硅酸盐类脱霉剂不仅吸附黄曲霉毒素,而且吸咐饲料中的营养成分,因此应选择既有治疗作用、又具有脱霉作用、同时也不损坏饲料营养的改性铝硅酸盐脱霉剂。此外,饲料霉菌毒素可导致猪群的免疫抑制,应该引起猪场的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钟官武,朱家风,胡庆华. 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PRRS)防治[J].湖北畜牧兽医,2009(9):17-19.
[2]钟官武,江桂林,曹建新.猪瘟发生的特点、原因与对策[J].湖北畜牧兽医,2008(8):20-22.
[3]李华,杨汉春,黄芳芳,等.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感染抑制猪瘟疫苗免疫应答[J].中国兽医学报,2001(3):7-9.
[4]熊德芹,钟官武. 猪链球菌病的特点及防制[J]. 中国猪业,2010(1):23-25.
[5]陈焕春.规模化养猪疫病监控与净化(第1版)[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