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病毒性腹泻的特点和防控措施
2012-04-29李松华
李松华
中图分类号:S858.2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2)02-0021-02
仔猪腹泻病是由一种或多种不同病因分别单独或混合作用于机体后引起的猪消化道形态与机能紊乱的疾病,伴有正常菌群失调,导致肠道吸收不良,肠道内积聚大量的水分和电解质,粪便呈松软或液状排出;由于水分丢失,病猪表现消瘦和衰竭,如不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可迅速死亡。发病日龄越小,其死亡率越高。
仔猪腹泻病既有可能由细菌、寄生虫、病毒等病原引起,也可由日粮、环境、气候等因素引起,其中病毒性腹泻是引起仔猪腹泻最为严重的病因。近两年,病毒性腹泻在规模化猪场的发病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流行规律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应引起高度重视。
1仔猪病毒性腹泻病的种类和发病机理
1.1种类
病毒性腹泻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限制在肠道局部繁殖的病原,它作为引起肠道疾病和腹泻的直接原因(原发性肠道病原),主要有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猪轮状病毒(PRV)。另一类是全身循环经过性传染病的病原,在这些病原中,腹泻是作为被病原侵害的组织器官在肠道出现的一种结果(继发性腹泻病原),主要有猪瘟病毒(HCV)、伪狂犬病毒(PRV)、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猪蓝耳病毒(PRRS)、猪圆环病毒(PVC)、诺瓦克病毒、博卡病毒等。
1.2发病机理
猪感染病毒后,病毒先侵入小肠集合淋巴结区,接着进入小肠黏膜上皮细胞,并在细胞内复制繁殖,上皮细胞由感染处向周围广泛扩散,直到波及全部小肠,使小肠上皮细胞变性坏死,小肠绒毛上皮广泛受损,绒毛脱落,小肠黏膜吸收水分和电解质的能力受损,扰乱其消化及细胞运输营养物质和电解质功能,引起急性吸收不良。哺乳仔猪不能消化乳中的乳糖和蛋白质,使吮吸进胃肠道乳汁中的糖类消化不全而积滞在肠腔内,并被细菌分解成小分子的短链有机酸,使肠液的渗透压增高,液体在肠内滞留,甚至从组织内吸收液体,造成水和电解质的进一步丧失,导致腹泻,出现脱水、低钾、低镁和酸中毒而死亡;另外小肠表面上皮受损后,陷窝上皮迅速增生,病毒脱落;而陷窝上皮迅速增生,自陷窝向外发展,覆盖小肠腔表面,这些新增生的上皮细胞不能很快分化,因而无消化吸收功能,导致大量肠液积于肠腔,病猪排出水样粪便。
2仔猪病毒性腹泻病的症状与病理特征
2.1猪传染性胃肠炎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由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的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的肠道传染病,发病急,传播快,几天内可蔓延到全群,以各种年龄的猪消化道感染为特征。2周龄以内的仔猪感染病毒后出现发热、精神沉郁,厌食、呕吐,排黄色、淡绿色或灰白色带气泡的水样粪便,严重腹泻的仔猪粪便中含有未消化的凝乳块。部分病猪体温先短期升高,发生腹泻后体温下降。病猪迅速出现明显脱水、消瘦等症状,严重口渴,被毛粗乱。发病后2~7d衰弱而亡,如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死亡率可高达50%~100%。随着日龄的增长其致死率降低,但病愈仔猪生长发育较缓慢。泌乳母猪发病严重时体温升高、厌食、呕吐、腹泻,泌乳停止,这也是造成仔猪高死亡率的另一因素。剖检病变主要在胃和肠道,尤以小肠病变为主,小肠充血,有泡沫状液体和未消化的凝乳块,肠壁变薄、透明,肠内容物稀薄如水,呈黄色;部分死亡仔猪胃内充满凝乳块,胃底黏膜轻度充血。
2.2猪流行性腹泻病
猪流行性腹泻病是由一种不同于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的类冠状病毒引起的高度接触性的胃肠道传染病。以水样腹泻、呕吐、脱水和新生仔猪的高度死亡为特征。哺乳仔猪由于受到母源抗体的保护一般不发病,但如果仔猪缺乏母源抗体保护则症状严重,死亡率较高。仔猪可见精神萎顿、呕吐、明显脱水,1周龄以内仔猪发生腹泻后容易死亡。病变主要在小肠,肠管明显扩张,充满黄色液体,肠壁变薄、松驰,小肠黏膜充血,肠系膜呈索状充血,肠系膜淋巴结充血、水肿。胃内空虚,部分仔猪胃内充满胆汁黄染的液体。
2.3猪轮状病毒腹泻病
猪轮状病毒腹泻病是由呼肠孤病毒科的轮状病毒引起的胃肠道传染病,以精神萎顿、厌食、呕吐、腹泻、脱水及体重减轻为特征,在10~60日龄的仔猪常可见到自然发生的轮状病毒腹泻,发病率可达50%~80%,如无继发感染则症状较轻,病死率一般不超过10%;哺乳仔猪常继发大肠杆菌病,使病情加重,死亡率升高,可达30%~80%。病猪精神萎顿、食欲减退,常有呕吐,继而出现腹泻,粪便呈暗黑色、黄白色。腹泻愈久,脱水愈明显。如果有母源抗体保护,1周龄内仔猪不易发病,缺少母源抗体保护的仔猪症状较重,环境温度下降或继发感染大肠杆菌病时,可使症状加重。
10~21日龄后仔猪症状较轻,腹泻数日即可康复。剖检可见胃弛缓,内充满凝乳块和乳汁,大、小肠黏膜呈条状或弥漫性充血,尤以小肠病变较为严重,肠壁黏膜易脱落,小肠绒毛萎缩、肠壁变薄、充气、内容物稀薄如水,呈灰黄色或灰黑色。
2.4牛病毒性腹泻病
牛病毒性腹泻病是由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引起,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腹泻、急或慢性黏膜病、免疫耐受与持续感染、免疫抑制、先天性缺陷、母畜流产、产死胎和畸形胎等。该病毒也可引起猪发病,猪感染该病毒后可出现类似于猪瘟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已引起许多国家的关注。
感染猪通常于出生后2~4周龄发病,部分在出生后几天即发病死亡。临床表现为贫血、被毛粗乱、生长迟缓及消瘦,有些还见有结膜炎、多发性关节炎和腹泻。病理变化以慢性胃肠炎及败血症变化为特征,心外膜、肾脏及淋巴结有多量出血点,消化道卡他性炎症,胃、结肠、盲肠黏膜溃疡,可见有多量的扣状肿,类似慢性猪瘟的病变。
3仔猪病毒性腹泻病的诊断
猪流行性腹泻病、猪轮状病毒病、猪传染性胃肠炎等病毒性腹泻疾病在临床上很难鉴别,可根据发病猪粪便的pH值作出初步判断,病毒性腹泻粪便多呈酸性,大肠杆菌等细菌性疾病的腹泻物多呈碱性。确诊需要通过实验室检查,可通过电子显微镜、免疫荧光抗体、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等方法检测病毒抗原。
4仔猪病毒性腹泻的防控措施
4.1加强生物安全措施
病毒性腹泻极易传入猪场,猪场应坚持自繁自养,如确实需要引进种猪,则应避免从疫区或发病猪场引进,并对引进的种猪严格检疫,隔离观察1个月以上,确定无病后方可合群。禁止闲杂人员及车辆进入猪场范围内,并做好灭鼠、除蝇、杀虫工作。
4.2加强饲养管理
实施“全进全出”的生产模式,分娩舍应做好保温工作,并处理好猪舍保温与通风的矛盾,尽量保持分娩舍温暖和干燥。特别是寒冷的冬季以及昼夜温差较大的春季应注意防寒保暖,并保持猪舍干燥、清洁卫生;尽早使初生仔猪吃足初乳,因初乳中含有一定量的保护性抗体,仔猪吃到初乳后可获得一定的抵抗力。刚出生的仔猪用干布抹除胎衣后,可涂抹干燥粉,能有效保持刚出生仔猪的体温,使其在更短的时间内站立行走并尽快吃到初乳,并维持仔猪休息区的干燥。
4.3做好免疫接种
母猪在分娩前45d及15d左右采用后海穴各注射猪传染性胃肠炎与猪流行性腹泻(或猪轮状病毒)双价灭活苗4mL/头,也可试用含猪轮状病毒的三联灭活疫苗,使仔猪通过母乳获得被动免疫抗体,防止相关病毒性腹泻病的发生。母猪产前4周仍需接种大肠杆菌等多价基因工程疫苗,以减少细菌性因素的危害。购买猪瘟疫苗时,尽量选择兔源或传代细胞生产的疫苗,减少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的危害。
4.4发病时的控制
(1)及时对发病仔猪所在猪舍实施隔离,严禁工作人员窜岗,以防交叉感染。强化对发病猪舍的消毒工作,但应避免由于增加消毒次数而使分娩舍湿度增大而形成恶性循环。建议使用干粉消毒剂进行消毒。同时,分娩舍应做好保温工作,为仔猪提供温暖、干燥、无贼风的环境。
(2)使用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二联弱毒疫苗对猪群实施紧急接种,接种部位为后海穴;怀孕母猪在分娩前30d接种;对未发病的1~3日龄健康仔猪可考虑试注射0.5mL/头,仔猪紧急接种效果不是很明显。对未发病和已发病的仔猪可使用高免血清或高免蛋黄液口服,2次/d,连用3d,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效果。
(3)患病仔猪脱水是其致死的重要原因,通过补液、收敛和补盐缓解酸中毒,适当使用药物控制继发感染,结合加强护理,可降低发病仔猪的死亡率。可试用以下配方治疗:
用口服补液盐1 000mL、水溶性氟苯尼考20g、利巴韦林0.5g(注意不能超量,以防止中毒,也可使用其他抗病毒药物)、改性水合硅铝酸盐(思密达)250g,充分摇匀,供50头仔猪1次使用。1~5日龄仔猪每头每次灌服20mL,2次/d,连用3~5d,可明显降低死亡率(其中利巴韦林按100mg/kg,分2次口服)。口服补液盐配方为:氯化钾1.5g、碳酸氢钠2.5g;氯化钠3.5g、无水葡萄糖20g,加温水1 000mL。同时补液要遵循少量、多次、慢饮的原则,断奶仔猪每2h饮用1次,4~6h饮完,哺乳仔猪每半小时饮用1次,4h饮完,每日总量不宜超过100mL/kg,严重脱水者禁用,必须静脉补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