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时代的两位恩师
2012-04-29董宝礼
董宝礼
1月19日 晴
经过一番寒彻骨,1980的秋天,我才如愿以偿地背着父母沉重的嘱托,负着父老乡亲殷切的期盼,捎着理想,带着希望,跨入了我梦寐以求的神圣殿堂——全县最高等的学府——阳信第一中学,开始了我为期六载的中学生活,我人生读书历程中一段刻骨铭心的如诗长路。
走进中学,才知道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才知道人间的知识无边际,才知道世上的书籍如繁星。从此,我抛却了稚嫩,丢掉了天真,将浩浩希望化作巨大的动力投入到令我都有些眼花缭乱的图书馆和阅览室里。虽说是一个极其落后的农村县级中学,虽说图书馆的藏书量相比其他地方来说是微不足道的,虽说图书的种类也仅仅局限在一个单薄清纯的学生读物的层面上,可这对于一个从贫瘠的黄土地上爬出来的孩子来说,已经是无限的快慰与惊喜了,因为这无疑是给一个失明多年的人一双明净的眼睛,给一个瘫痪多年的人一双健壮的腿脚,给一个茫茫暗夜里走了好长时间的人一盏希望的明灯,给一个在瓢泼大雨中艰难跋涉的人一伞温暖的帮助……
尤其令我感动的是,我在中学时期遇到个两位颇有名望的语文老师,即初中阶段的张洪昌老师和高中时期的王云震老师,何止以“老师”呼之,在我看来,他们简直是两部厚厚的学术和人生著作。张老师知识丰富,功底扎实,治学态度严谨,要求学生严格。在他的教育下,我增强了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使我对待学业、对待自己都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全新的理解,特别是他后来向我们介绍的当时刚刚创办的《语文报》,使得我在求知的道路上,多了一位良师,多了一位益友,并使之一直伴随我在读书求学的道路上走了这30余年,当然,它还会一如既往地陪伴我去跋涉未来那段更漫长更艰辛的读书人生之路,自然,张老师在我的印象中,也会永铭心底,永志不忘。更让我感到幸运的是,跨上高中的台阶,成了当时被全县誉为“语文大王”的王云震老师的弟子,王老师学识渊博,功底深厚,兴趣广泛,教育思想先进,教学方法灵活,特别是他的人品、他的节操令人景仰。三年的朝夕相处,三载的师生情谊,使他成为铸就在我心中父母之外的又一座巍峨的高山,人生行程中又一座高高耸立的灯塔,读书生涯中又一部永远都不可能读完读透的厚厚的经典巨著。也许是受了他的影响,才使我在日后职业的选择中义无反顾地选择了教育,并选择了语文教师这个我以为最为神圣的辉煌职业。
因为是从农村贫瘠的家庭里走出来的孩子,尤其是一个从兄弟姐妹众多,衣食温饱都成问题的家庭里走出,远离父母亲人的学子,买书订阅杂志自然是非常困难的,在这样的情况下,王老师除了利用班费集体订阅一部分学生读物以外,他还从自己当时极其微薄的工资中订阅了诸如《语文学习》《名作欣赏》《中学语文教学》等等许多到今天我们还以为只有教师才可以阅读的刊物,而我,却在阅读了班里的报刊外,还经常去他的办公室借阅这些杂志,除此之外,王老师还经常从其他老师那里,从自己家中的书柜上找来许多有益的图书给我看。读书,在一定意义上讲,就是与作者在进行情感的交流、心灵的对话,无论作者是多么伟大或是渺小的人物,他的成就有多么宏伟巨大或微不足道,也无论他曾处在一个什么样的或平和或纷乱的时代,也不管他曾经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或宏大或狭小的空间,也无论他是声名显赫还是不为人知,当我们在读他的著作或文章的时候,他们都以一种平等和顺的心态与我们进行交流。在我阅读大量书籍的过程中,渐渐地认识了这一点,并且渐渐地醒悟到,其实,我身边的这位学识渊博、德高望重的老师就是一本厚厚的人生经典,尽管他很普通,也很平凡。从他的身上,在他的帮助下,我得以在中学时期阅读了大量的报刊和文学著作,从中汲取了各个方面的极有价值的营养,既丰富了自己的文化学识,又提高了自己的人文情怀,为后来语文教学、文学创作及做好其他工作奠定了较为坚实的基础。
王老师是我们的语文教师兼班主任,他除了做好本职工作以外,还想方设法地训练和提高我们各个方面的才能和素质,在他的热情鼓励和亲切指导下,我们在学习之余创办了手抄小报,当时我除了做班里的团支书之外,兼任了手抄报《春笋》的主编,并自发地成立了一个仅仅三人组成的“海边文学社”,开始了漫漫人生长途中艰难的“弄文学”历程,为此,我们这位敬爱的老师,灵魂的导师,文学的启蒙为此付出了更大的代价,更多的精力和更丰富的情感。在他的指导下,我们这个小小的社团,还真正地取得了一点点成绩,先后相继在《青年科学》《中学生报》《中学时代》《少年文史报》等省一级报刊上发表了不少的东西,尽管这些与今天的莘莘学子相比是极其有限的,是难于启齿的,但在当时,却也引起了不少的轰动效应。不久,我校成立的全校性的文学社团,一直发展到今天的规模巨大、成绩颇丰的“啄春泥”文学社及其创办的“啄春泥”校报,无不浸透着他的心血和智慧。
一个人在求学的路上,在人生的长途中,或许会读到好的书籍,或许会遇到好多好多的人物,但能受到极大的影响的,印象较深的却未必很多。在我所读到的卷轶浩繁的书籍中,我中学时代的这两位恩师,倒是给我影响较大,印象较深的两部“著作”。我们读书的同时,更应该关注生活,关注人生。因为有许许多多的东西,未必都能从成型的书籍中读到,我以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