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中学生课余训练的思考

2012-04-29刘军

成才之路 2012年20期
关键词:升学考试课余意志品质

刘军

课余训练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应从本地区,本学校的实际出发,利用自身的优势搞好课余训练工作。

学校开展课余训练工作,不仅要提高学校运动技术水平,代表学校参加校内外体育比赛,而且要有利于促进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的形成和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丰富校园文化。

课余训练的开展,首先是选材。体育教师应根据自身多年的训练经验和科学的方法进行选材。先从小学升入初中的运动员中经过测试考核招收一部分成绩优异的队员参加学校的运动队,然后再把从体育课、课外文体活动中发现一些素质好的学生(例如:体型、四肢长度、肌肉形状、肺活量、心率、速度、耐力、力量、灵敏、柔韧等条件好的)招收进来,组成一个科学化、系统化的小团队。

在平时的课余训练时,初一的新队员主要以锻炼身体各方面素质为主,适当练习一些技术动作。因为初一的新生刚从小学上来,可以说对新的学校新的团队还不习惯。再说,他们的身体机能状态,处于逐步形成和发展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好动,精神不集中,而且易疲劳,自我控制能力低,如果进行大强度的训练或过早的接触到专项训练会使学生长过度疲劳,不但影响生长发育,还会使身心不适,影响学习,从而失去对体育训练的兴趣,应该说是百害无益。应该先从基本的身体练习开始,一步步地过渡。

初二队员经过了一年的系统练习,逐步转移到专项身体训练,但不宜负荷过大,要防止过度训练和运动损伤,要逐渐增加负荷,要有节奏的加大。在一次大强度的训练后,要有足够的休息、休整时间,使身体得到及时地恢复与调整。我的经验是,在一个周期训练中,首先是先加量,学生适应后再加强度,当再继续增加量时,强度则适当减小,而强度再次增加时,量则该减小,这是我平时训练的一点经验。

初三队员面临升学考试,主要让他们练习一些升学考试要考的项目以及专项技术的训练。在身体训练的基础上,要多为初三队员安排心理素质的训练,没有好的心理素质就没有学生在运动场和考场上的良好发挥。初中的学生一般心理素质较差,比赛经验少,缺乏自信心。体育教师要与他们多谈心,教育他们树立信心,有不服输的精神。多安排一些比赛,增强他们临场兴奋性,消除心理紧张情绪。

开展学校业余体育训练,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培养几个体育后备人才,更应该受到重视的是提高学生文化素质,包括个人意志品质的锻炼,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

(唐山丰南区王兰庄中学)

猜你喜欢

升学考试课余意志品质
丰富的课余生活
山西省2020年对口升学考试 数学
2021年对口升学考试模拟试题 数学(一)
山西省2019年对口升学考试 英语
山西省2016年对口升学考试(卷)工商管理
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探究
不同运动水平男子冰球运动员意志品质的比较研究
我国冬奥会优势项目高水平运动员意志品质的研究
从体能角皮谈中学课余三级跳远训练
培养孩子坚强的意志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