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媒体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2012-04-29杜祥山

成才之路 2012年20期
关键词:初中历史多媒体课堂教学

杜祥山

摘要:多媒体作为一种集图像、文字、声音、动画等为一体的现代化技术手段,己势不可挡地进入教学领域,并成为现代化教学课堂的重要标志之一。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多媒体可以充分发挥其不受空间与时间限制的特性,将历史以图文并茂的方式予以再现,正契合了处于低龄阶段的初中学生的形象思维特征,从而有效地促进了历史课程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并进一步提高了历史课堂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多媒体;初中历史;课堂教学

多媒体作为一种集图像、文字、声音、动画等为一体的现代化技术手段,己势不可挡地进入教学领域,并成为现代化教学课堂的重要标志之一。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多媒体可以充分发挥其不受空间与时间限制的特性,将历史以图文并茂的方式予以再现,正契合了处于低龄阶段的初中学生的形象思维特征,从而有效地促进了历史课程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并进一步提高了历史课堂的教学效率。

一、多媒体在历史课堂上的运用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现代教育,总离不开一个话题 ,那就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作为一种积极的情绪,对于学习效率的提高,无疑是行之有效的,即当学生对于历史课程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时,将在课堂上发挥其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大幅度提高历史学习的质量。而多媒体为同学们创设的丰富生动的课堂教学氛围,可以使学生对于历史场景产生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受,从而对历史学习的兴趣油然而生。比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政权》这一章节中的“开国大典”时,可以通过多媒体将《开国大典》电影或者记录片中的相前镜头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即把举行“开国大典”时,中央领导人登上天安门城楼的场面,楼下广大群众欢呼庆祝的场面,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等历史画面,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被当时的壮观场面所深深打动,从而有效地调动了学生进一步深入了解历史的强烈兴趣,提高了学生主动参与历史课程学习的主动性,有效促进了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教师在历史课堂上,通过适当地利用多媒体,催发学生对于历史学科的兴趣,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多媒体在历史课堂上的运用可以帮助教师突破教学难点

历史教材中的一些内容,因其年代久远或地域空间等特性,会使学生感到抽象、复杂和难以理解,从而加大了教学难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够巧妙地运用多媒体技术的再现性、模拟性、可控性等优势,调动中学生的各种感官的共同作用,那么,可以将原本难以用语言诠释的教学难点,化抽象为形象,化复杂为简单,从而有效降低教学难度。比如,教师在讲授《三国鼎立的形成》这一章节中的“赤壁之战交战双方进退路线”时,如果教师只是用语言进行授课,那么,是难以在学生的脑海中形成正确的空间概念的。针对这种情况,多媒体就可以发挥其声、像及动态演示等优势,将抽象的时空概念通过自制的多媒体课件予以形象生动的演示,从而顺利地解决了传统的教学手段所无法突破的教学难点。教师在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巧妙地利用多媒体,将陌生而抽象的学习内容变得生动形象,并赋予其动感与声音等,从而有效地刺激了学生的多种感官,优化了课堂教学环境,促进了课堂教学效率的进一步提升。

三、多媒体在历史课堂上的运用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历史学科的知识,具有“过去式”的特点,要想帮助学生学好历史,一方面需要教师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使学生最大限度地感受和认识到距离当前非常遥远的历史,另一方面也需要学生进一步提升思维能力,以配合各种感官“吸收”历史知识。因此,培养和提升中学生的思维能力,不仅是现代教学理念的基本要求,也是提高历史教学水平的客观需求。多媒体则可以利用其强大的表现力,帮助学生通过“直接”的观察,展开丰富的想象力,并作进一步分析,从而在提高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记忆与理解的同时,有效促进学生的思维向纵深方向发展。比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战争》中的“甲午中日战争”这一内容时,可以先向学生提出思考题:“同学们,老师为你们精心准备了下列片断,请你们在观看时认真思考,作为世界第六、亚洲第一的北洋水师,为什么会在短短的时间内被日本侵略者所打败?中日甲午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然后,教师为学生播放“慈禧太后大肆铺张筹备六十大寿庆典”“李鸿章下令北洋水师避战自保”“邓世昌率官兵奋勇抗敌,当战舰多处起火,即将沉没时,邓世昌鼓励全舰官兵,‘吾辈从军卫国,早置生死于度外,今日之事,有死而已决意与敌人同归于尽,直至全舰官兵一同殉国”以及“北洋水师在威海卫全军覆灭”时的“回视龙旗无孑遗,海波索索悲风悲”等或令人义愤填膺或使人潸然泪下的电影、电视片断。在触动学生心灵、激发学生强烈感受的同时,发动学生积极思考,并通过循循善诱,使学生真实地感受和认识到中日甲午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清政府统治者的腐败无能。教师在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的强大表现力,使学生零距离地感知生动的历史形象,并在此基础上引发学生的思考,从而锻炼和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

随着现代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和深入,但多媒体技术毕竟只是现代课堂教学的辅助设施,因此,教师在历史教学过程中,不能喧宾夺主,更不能任凭计算机“牵着学生的鼻子走”,把“教师满堂灌”变成了“计算机满堂灌”,从而失去教师应有的指导者作用,以及教师在课堂的主导地位,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时,应从实际出发,使历史课程的教学与多媒体的运用得以有机结合,从而使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真正能够恰到好处。

(邳州市运河中学)

猜你喜欢

初中历史多媒体课堂教学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多媒体达人炼成记
适切 适时 适度——说说语文课堂的多媒体使用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