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途
2012-04-29马人人
马人人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
有人把一年一度的春运,形容为当今人类最大规模的“迁徙”事件。农历新年、长达7天的法定假期,也似乎只有在这个时候,“团圆”二字才会超越名利,成为绝大部分中国人的最高诉求。
没有亲身经历过春运的人,永远无法想象春运壮烈的程度。
上大学的时候,我每年都要在放票第一天的早晨7点,去北京火车站排队买回武汉的票。北京到武汉的火车多,在所有的远程“迁徙”中,这大概算是车票供应最不紧张的路线了,可是如果错过了第一天放票,也几乎不可能买到合适的座位。在购票大厅,我见过太多狂喜、失落的表情,所有人的情绪,都被小小的车票牵扯、改变。
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在2009年,一个东北小伙子站在我前面排队,他老家在黑龙江佳木斯,他说这是自己连续第三天来火车站了,前面两天都没买到票,因为北京去佳木斯只有两趟火车,票很紧张。我看着时间,7点开票,7点8分轮到他时,只剩下站票了,全程22个小时。但是他依然兴高采烈地拿着票走了。
《归途列车》就是这样一部关注春运的纪录片。导演范立欣,1977年出生,武汉人。
2006年起,范立欣花了3年时间,带领仅由4个人组成的制作团队,跟踪拍摄了一个中国农民工家庭的变迁,直到2009年,终于完成了自己的导演处女作《归途列车》。
2010年,《归途列车》几乎受邀参加了全球所有的电影展,并引发了巨大的轰动,不仅在“纪录片奥斯卡”之称的22届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电影节上,勇夺纪录长片单元VPRO IDFA奖(该电影节的最高奖),还在全球最知名的影评网站烂番茄网上,以100%的好评率,捧走了年度“金番茄”大奖……连范立欣自己都记不清,2010年《归途列车》赢得了多少国际级的电影奖。
在2010年洛杉矶影评人协会的颁奖礼上,《归途列车》得到了“最佳纪录片”和“年度10佳电影”两个大奖。走红地毯时,有记者告诉范立欣:“你是历史上走上这条红毯的第二个中国导演,第一个是李安。”
2011年,载誉归来的《归途列车》获得了国内的上映资格,但碍于纪录片的观众群体太小,范立欣害怕自己的作品被浩荡的商业电影淹没,一直没敢把它交给发行商。他想出了个“一城一映”的放映计划,自己联系电影院和排片场次,自己带着电影,北京、上海、深圳……一座城市接一座城市地跑下来,只为让更多人看到《归途列车》。
1月12日,距离2012年春节不到两周时间,在湖北银鑫艺术电影院,范立欣终于带着《归途列车》,回到了故乡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