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京市郊区低碳农家乐旅游开发对策

2012-04-29刘巍杨磊

湖北农业科学 2012年20期
关键词:低碳农家乐开发

刘巍 杨磊

摘要:通过调查北京市郊区开发低碳农家乐的现状,分析出其开展低碳农家乐旅游服务面临的问题,在制定低碳农家乐开发的总体原则前提下,结合低碳农家乐的特点,参考国内外开发低碳旅游的经验,提出了适合北京市郊区低碳农家乐开发的对策。这就是制定低碳农家乐开发的相关法规、制度及标准;完善软、硬件设施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加大低碳农家乐的宣传力度,培养旅游者低碳旅游意识;保持古都郊区乡土特色,注重产品设计,增强自身竞争优势;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

关键词:农家乐;低碳;开发;对策;北京市郊区

中图分类号:F590.75;X38(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114(2012)20-4691-06

低碳旅游是指以可持续发展与低碳发展理论为指导,在旅游活动中采用低碳技术与低碳消费,尽量节约能源,降低碳排放,增强游客环保意识,实现资源效能最大化、环境影响最小化与经济效益最大化的旅游形式[1]。低碳旅游应当通过旅游发展形式、旅游理念和旅游方式的转变,在保证旅游质量不断提升的前提下,开展有助于降低碳排放的旅游项目[2]。与生态旅游着眼于“生态”、提议通过更少的人为扰乱来使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有所不同的是,低碳旅游强调以低碳理念为指导,在一定的规划、政策和制度创新构建的推动下,扩大低碳理念与低碳技术,通过低碳旅游活动与低碳产品的开发,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为区域碳排放降低承担社会责任[3-5]。

农家乐旅游(以下简称农家乐)以乡村自然风光、人文古迹、民族风情、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及农村环境为载体,主要利用庭院、堰塘、果园、花圃、农场等农、林、牧、渔业的资源优势,最大限度地保持和突出原汁原味的农家风味,为城市旅游者提供观光、娱乐、运动、住宿、餐饮、购物的休闲旅游活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在紧张的工作之余将目光投向农村,寻求一种有别于城市的静谧、安逸和健康的休闲方式。他们渴望置身于山清水秀、生态环境良好的地方,亲近自然、放松心情,满足对农耕文化、乡土文化的亲身体验。一些脑袋灵活的农民见许多城市人跑到乡村里来寻求“返璞归真”,便利用自己的农家小院办起了吃住便宜的休闲园地。由于城市人喜欢到那些流水潺潺的溪河和田园中去观光度假,因此当地农民又将自己承包的土地联合起来进行花草培植,从而建设成有一定规模的大型休闲农家乐和花卉培植及观赏园地,农家乐旅游由此兴起[6]。

低碳农家乐是指在以“吃农家饭、品农家菜、喝农家酒、住农家屋、干农家活、享农家乐、购农家品”为主要内容的旅游活动中运用低碳技术和低碳措施的一种新型的旅游形式[7],低碳农家乐将会实现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的可持续发展[3]。低碳农家乐的特点:一是低消费。农家乐本身就是一项消费低廉的旅游形式,在采取低碳措施后,如采用公共交通工具、拼车、自带必备生活物品等,必将给消费者带来更加低廉的消费成本。二是低能耗、低污染的绿色旅行。低碳农家乐采用低碳技术和消费者的低碳措施,从旅游的全过程来减少碳的排放,达到减少污染、节约能源的目的。三是享受安全的食品。在人们都非常关注食品安全问题的时候,低碳农家乐还能为旅游者提供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或有机食品[8-11]。

1北京市郊区低碳农家乐开发的现状

北京市在农家乐开发方面起步较早,且拥有发展农家乐的独特优势,成为发展低碳农家乐的前沿阵地。目前低碳概念已经开始推广,并逐步在北京市旅游行业铺开,这也是旅游行业的发展方向,目的是最终形成全民绿色旅游理念,低碳农家乐也必然成为今后农家乐发展的风向标[12,13]。据统计,2005年北京市郊区共有民俗旅游接待户近20 000户,其中市级民俗旅游户近7 000户,市级民俗旅游村110个,从事民俗旅游的农民超过了5万人,2004年全市民俗旅游收入超过7亿元[14]。

2010年1月,密云县建成了北京市首个低碳旅游试验区,试验区已启动旅游模式的转变,降低旅游行为中的“碳排放”。当地政府大力鼓励与生态环境相得益彰的小型乡村酒店和民俗接待户开展经营活动,在餐饮、住宿、沐浴等接待服务中有效利用太阳能、生物能源等新型能源,不设立大规模高耗能的旅游景区,鼓励景区和其他旅游企业使用降低能耗的技术,推行包括自行车骑行、露营等低碳活动方式,并精心为游客设计相关线路,方便游客选择低碳旅游出行方式[15,16]。

平谷区凭借其良好的自然资源环境,也开始大力发展低碳旅游。平谷区是生态涵养发展区,“国家生态示范区”,森林覆盖率达到63%,绿化率达到65%,高出全市平均水平25个百分点以上,已达到世界发达国家水平[13,17]。走进平谷,就仿佛溶进了一片绿色的海洋。这里有绿色绵延不绝的千山万壑,有绿色盘回蜿蜒的水系河谷,有纵贯百里的绿色生态走廊,有2万hm2春华秋实的绿色林果庄园。在2010年第二届中国休闲经济发展论坛上,经评审团专家评审,京东大峡谷旅游区被评为“中国低碳乡村旅游示范地”;鱼子山村被评为“中国最具特色乡村旅游目的地”;在乡村旅游低碳发展的道路上,平谷区迈开了重要的一步,先后得到了国际旅游业管理协会、中国国际品牌协会、中国县域经济协会的认可。

延庆县在开发低碳旅游中也不甘落后,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与其他几个开发低碳旅游的先锋区县一样,延庆县作为首都北京的生态涵养发展区,拥有得天独厚的环境优势。2007年,延庆县成为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运行国家示范区;全县建立了生态环境管理的长效机制,使地区环境管理更加科学、规范与有序,环境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18]。延庆县还制定了《延庆县群众性生态文明创建三年行动方案(2010-2012年)》,广泛开展了群众性的生态文明创建活动,大力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引导绿色消费行为,努力营造绿色文明生活,为低碳旅游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基础条件。2011年4月23日,中国旅行社总社在延庆县推出了“绿色低碳我先游”的旅游活动,吸引了大量低碳旅游爱好者的加入。

怀柔区在发展低碳旅游上也树立了自己的品牌。2010年5月26日,怀柔区渤海镇栗花沟和北旮旯乡情驿栈2个景点与共青团怀柔区委签订了加盟“低碳绿色乡村游·青年社”协议书,从此,2个景点在共青团怀柔区委、怀柔区旅游局的指导下,开展“鼓励自行车骑游,推荐低碳风味食谱”等多种形式的低碳环保实践活动,并将其作为“低碳绿色乡村游”活动用餐、住宿的指定景点。作为“低碳绿色乡村游·青年社”的成员单位,渤海镇栗花沟、北旮旯乡情驿栈将宣传倡导“低碳旅游”、“生态环保”、“健康生活”新理念,引导广大青年和游客拥抱大自然,走进新农村,在赏景游玩的同时体验低碳生活带来的无限乐趣。此外,怀柔区的农民也积极成为节能环保“低碳生活”的实践者,多种“低碳生活”方式在怀柔区全面展开。农贸批发市场的绿色无公害标签供不应求,生物质燃料、沼气、太阳能等绿色能源也运用到了农民的生活中,坐公交去爬山成为一种时尚,传递祝福的纸制贺卡也被手机短信、QQ视频、电子贺卡所取代。优美的环境、优质的空气,健康的“低碳生活”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低碳旅游爱好者慕名前往[19]。

门头沟区目前在低碳农家乐的发展上还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建立有规模的低碳旅游景区,也没有树立低碳旅游品牌。门头沟区作为比较偏远的京西屏障相对来说比较封闭,从而得以保留住原汁原味的乡村自然人文环境,并且田园特色突出,避免了农家乐发展的趋同性。特殊的地理位置酝酿了门头沟区独特的地域文化,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形成了门头沟区独特的民俗文化特色[13],这些都是乡村农家乐旅游低碳发展的基础。

目前,北京市各郊区县基本都开始了低碳旅游的规划与发展,虽然还未形成规模,但也都慢慢积累了经验,形成了各自的特色[20]。

2发展低碳农家乐的SWOT分析

低碳旅游的快速发展为北京市郊区的农家乐开发带来了新的契机,北京开发低碳农家乐既存在优势(Strength)和机会(Opportunity),也存在劣势(Weakness)与威胁(Threat)[21]。

2.1北京市郊区发展低碳农家乐的优势

北京曾为六朝古都,积淀了几千年的文明和历史,有着独特的传统文化资源优势,并积聚了深厚的乡村文化,如具有北京特色的时令节日、丰富神奇的民间工艺、各具特色的戏曲文化等等。而门头沟区保留了较多的京西古村落,极具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此外,门头沟区的民俗文化也保留较好,独具特色,是其发展农家乐旅游的优势之一;如妙峰山的民俗庙会、具有门头沟煤窑窑工特色的九龙山娘娘庙会、享有戏曲“活化石”之称的柏峪村秧歌戏、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京西古幡乐、“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川底下村、中国琉璃瓦和琉璃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京西琉璃渠、民间舞蹈京西太平鼓、方言土语斋堂话等[13],这些极具京味儿的文化素材为门头沟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极大的发展空间。在这些独特乡村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加上合理的创新与包装,与新的低碳农家乐相结合,必将勾起人们对传统老北京生活的回忆,吸引那些在单调同质化严重的现代化生活中追求新奇的游客前往。

按北京市的总体规划,京郊多为北京市的“生态涵养发展区”,是北京的生态屏障和水源保护地,是环境友好型产业基地,是保证北京可持续发展的支撑区域,也是北京市民休闲游憩的理想空间。这些地区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为发展低碳农家乐提供了物质基础。以怀柔区为例,它是北京市北部地区防风固沙天然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境内98%的地区为北京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承担着改善首都大气环境质量,保护、供应、涵养北京市饮用水水源,调节大气环境质量等的政治任务。在此基础上,怀柔区经过不懈努力,建成了一个空气质量好、水源优质、环境优良的休闲旅游胜地。政府也大力推进农家乐旅游的改造升级,积极发展富民型的旅游休闲、生态农业及环境友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从而促进产业融合化发展[22]。

2.2北京市郊区发展低碳农家乐的劣势

2.2.1京郊农家乐设施条件比较差北京市郊区目前各区县都已经开发了乡村旅游项目,经营农家乐已有一定的年头。但是基础设施和旅游接待能力还都不足,尤其是道路设施和卫生条件还不完善,符合绿色环保条件的商户不多,已经采用低碳方式经营的商户较少。各区县之间的农家乐缺乏自己的特色,存在重复建设、开发层次不高等问题,造成了资源、财力、人力、物力的浪费。

2.2.2农家乐经营过于分散,集约化规模经营程度不高北京市郊区的农家乐大多为散户家庭经营模式,无统筹规划,盲目经营,规模小,缺乏品牌意识,没有形成规模效应。农家乐的发展不仅要体现各自的特色,还需要各家联手起来取长补短、共同发展。共同发展的最大好处就是可以扬长避短,取得他人的支持实现共赢。过于分散、势单力薄势必会造成单打独斗的不利局面,使规模效应形成不起来,而且小规模经营不利于行业统筹管理,无序竞争也影响了经营的效益。

2.2.3农家乐发展过于看中眼前利益,忽视长远利益北京市郊区的农家乐存在着过于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的情况。有的农家乐对游客服务不够热情、不周到,甚至出现“宰客”的现象,不利于农家乐的长远发展。此外,一些农家乐舍不得投资,没有更新设施,环境卫生状况不佳,这也是农家乐发展的不利因素。

2.2.4经营水平不高农家乐经营人员大多是中学或中学以下学历人员,中专、大专及以上毕业的人员较少,素质普遍偏低,对新观念的接受和理解能力不强,市场化经营管理和竞争意识薄弱,服务水平自然不高。农家乐多以为居民到景区旅游提供食宿、娱乐服务为主,加之受经济能力制约,他们开展低碳旅游服务的专业性、投资低碳设施的自觉性均不高。

2.3北京市郊区发展低碳农家乐的机会

2009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强调不仅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制定实施《全国乡村旅游倍增计划》,围绕大中城市普遍形成乡村旅游发展带,全面提升乡村旅游发展水平;而且要认真实施《入境旅游发展计划》,加大国际市场开发力度,提高市场开发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努力促进入境旅游市场增长。未来北京市旅游产业的发展总体思路为积极调整旅游产业结构,转变旅游发展模式,以投资消费双轮驱动,打造城市、郊区两个市场,坚持“一区(县)一色”、“一沟(村)一品”的特色发展道路,积极培育具有首都特色的旅游新产品、新业态,大力推动首都旅游产业优化升级,努力把旅游产业培育为首都经济的支柱产业,把北京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旅游城市。因此,建设极具北京特色的乡村旅游项目,并将其由区域影响推向国际化,不仅可以提升北京市的乡村旅游发展规模,促使其规范化、国际化,而且可以刺激入境旅游消费,促进入境旅游市场增长,达到“双赢”的目的。

2009年,北京市出台了《关于促进生态涵养发展区协调发展的意见》,按北京市城市功能定位,北京市大部分市郊属于生态涵养区,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为这些地方提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一是大力培育总部经济及高新技术研发、后台服务、文化创意等低碳高端产业;二是积极发展富民型的旅游休闲、生态农业及环境友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促进产业融合。此外,在严格控制全市排放总量的前提下,探索建立城区和山区之间关于碳排放控制指标的碳交易制度。碳排放量高的城区在享受生态效益的同时,将拿出一部分经济收益对生态保护区即山区进行补偿。这实际上是将碳源排放空间作为一种稀缺资源,将碳汇吸收能力作为一种收益手段,通过有效的交换形式完成合理的交易过程。

低碳农家乐的开发可以使用各类低碳技术或循环经济中的技术手段来为低碳农家乐进行开发服务,比如低碳建筑的运用、节能灯的使用、节水设施的安装、集中供暖技术的运用、现代化沼气的配备等,还可以大范围使用太阳能,在山谷等风大的地方使用风能发电,此外还有类似生态厕所等设施,都可以大大降低碳排放的数量[23-26]。农家乐不提倡使用私家车出游,鼓励绿色出行,可以选择自行车或者步行等健康的出行方式到达目的地,从而尽量降低交通工具的碳排放。

2.4北京市郊区发展低碳农家乐的威胁

当前国际经济形势仍不容乐观,美国次贷危机给全球经济带来的消极影响还没有消除,经济的恢复和振兴仍需时日。与此同时,国际旅游业也因为经济危机而进入短暂低谷期,发展形势还是非常严峻的[27-29]。为消除金融危机对旅游市场的不利影响,提升消费信心,各国各地的旅游产业纷纷变换花样,推陈出新,不断丰富各地的旅游项目来吸引国内外游客,拉动本地的经济增长。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国内旅游市场的竞争,给北京市郊区低碳农家乐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威胁。比如天津市和河北省环京地区的农家乐在进一步发展壮大,对北京市郊区农家乐就将产生最直接的威胁。天津市和河北省环京农家乐旅游休闲区离北京市较近,包括天津市各区县以及河北省的廊坊、保定、张家口、承德、唐山等城市所辖的县(市),从北京出发1~2 h车程就能够到达,对北京市的部分农家乐游客来说,去这些地方比在北京市的农家乐更加方便快捷,这些新出现的选择无疑会给北京市郊区的农家乐带来竞争,客源将产生分流[30]。

3北京市郊区低碳农家乐开发的对策

北京市郊区发展低碳农家乐的目标是为了实现北京市郊区农家乐的可持续发展,减少碳排放,提高能源的利用率,以农家乐的旅游形式,切实把旅游、经济的发展向低碳化方向转变[31]。北京市郊区低碳农家乐的开发离不开北京市政府和各区县政府、企业(农户)与旅游者参与旅游活动的共同支持,所以开发北京市郊区低碳农家乐也必须从这三方面来考虑。

3.1制定低碳农家乐开发的相关法规、制度及标准

目前,全国性的《旅游法》尚未出台,更谈不上有低碳旅游相关的法律可循,但也有一些环境保护法和循环经济法已经出台,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海洋环境保护法》、《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等[32]。北京市政府、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和立法机关应根据北京市旅游业的发展状况,制定北京市地方性低碳旅游的法规制度,其中包括对低碳农家乐资源开发进行规范、对破坏生态旅游环境的行为进行预防与处罚等的法律法规,从而为北京市低碳旅游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绿色旅游景区(Green Tourist Attraction)征求意见稿作为行业标准提供了建设与管理生态旅游区的技术规范,它是现阶段评定低碳农家乐的依据之一[33]。根据该标准,建设和管理绿色旅游景区要遵循三大原则,即节能减排、低碳发展原则;重视保护、可持续发展原则;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兼顾原则。同时要符合两大要求,即旅游资源保护要求,包括保护自然资源与历史文化资源;景区生态安全的要求,包括生态系统保护、珍稀动植物保护、野生动物保护和游客容量控制、环境认证。根据京郊农家乐的具体特点,制定相应的低碳农家乐标准[34-37]。

3.2完善软、硬件设施建设,提高服务质量

逐步完善京郊农家乐的各项软件和硬件设施条件,尽快提高质量和档次。增加对京郊农家乐的基础设施和接待服务设施的投入,改善道路交通、住房、停车等基础设施,严格硬件设施标准,特别是卫生条件要尽快大力改善;北京市应在市、区(县)层面组织专家开展对农家乐企业提供低碳技术帮助,比如积极降低北京市交通的碳排放量,采取有效的交通管理办法提高公共交通的运营效率;通过培训、教育等手段提高农家乐经营者的素质,并且尽量吸引高水平人员进入行业,为旅游者提供细致入微、个性化的服务,增强持续发展能力;组织一些研讨会、培训班,对农家乐经营者进行培训,组织农家乐业主到外地甚至国外进行考察学习,以帮助他们学习现代管理知识,转变经营理念,提高服务及经营管理水平[38-42]。

3.3加大低碳农家乐的宣传力度,培养旅游者低碳旅游意识

北京市政府和旅游行业主管部门在北京市低碳农家乐教育宣传工作中的责任重大,要加大低碳旅游的宣传力度,加深北京市民对低碳农家乐的认知理解;鼓励农家乐的经营者自行联系网站、旅行社等宣传自己的农家小院,条件好的经营户可以同时在多个知名网站注册,自行加大宣传力度;支持各行政村做景区网站,将农家乐与景区一起宣传,在村里显要位置公示全村经营农家乐的农户信息,公开管理透明度,让旅游者对当地的农家乐有更多的了解[43-47]。通过各种宣传方式,让北京市郊区农家乐的旅游者逐渐养成低碳旅游的意识,在行、食、住、游、购五个方面来践行低碳旅游过程。如倡导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假如是自驾车旅游,就尽量拼车坐满;不使用一次性餐具,自备生活用品;减少空调的使用时间,节约用水用电;不随意乱扔垃圾,不参与高能耗、高排放的旅游活动项目;选购环保的旅游纪念品和绿色食品等[6,10,48-50]。

3.4保持古都郊区乡土特色,注重产品设计,增强自身竞争优势

由于较好地保持了与城市具有较大反差的质朴的乡土特色,所以北京市郊区农家乐在质量不高的前提下仍然能够吸引不少的游客。为了满足城市居民旅游体验休闲的需求,农家乐在外观和形式上应符合自然村的特点及保持农村本色[51]。乡土特色也是传统自然特色,具有显著的低碳特征[52];北京市在开展低碳农家乐旅游时,应认清自己在这一方面的优势,避免盲目的城市化和现代化,尽量保持原汁原味的乡村特色,以最质朴的乡土气息吸引城市居民,从而保持旺盛的吸引力和生命力。

创新是企业生命力的源泉,农家乐企业也不例外[53]。参照台湾地区的经验,成功的农家乐经营者时刻要注意在为旅游活动的设计和旅游者体验的服务方面多下功夫,尽可能地提供更多、更有趣的能带给游客独特体验的参与性活动[54-56]。只有提供独到的旅游活动和服务,才能确立自身的品牌,吸引更多的游客。

3.5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

行业协会是有实权的民间组织,其职能主要是提供行业指导、参与项目策划,负责专业组织等[57]。北京市可通过旅游协会对低碳农家乐旅游业务进行日常指导与规范;这不仅可以弥补政府专业指导上的不足,还可以调动民间组织的积极性,减少政府的压力。

总之,北京市郊区低碳农家乐的发展要依靠北京市和各区县政府部门、旅游者、旅游经营者共同努力,在统一的低碳理念下,共同做好低碳旅游产品的开发。

参考文献:

[1] 马驰,丁俊慧.基于低碳经济的旅游业发展对策研究[J].现代物业,2009,8(7):17-19.

[2] 周梅.我国低碳旅游及其发展对策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0(7):124-125.

[3] 唐承财,钟林生.低碳旅游的产生背景及其特征分析[A].郭焕成,郑健雄,张玉斌,等.都市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研究[C].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10.

[4] 蔡萌,汪宇明.低碳旅游:一种新的旅游发展方式[J].旅游学刊,2010,25(1):13-17.

[5] 廖忠明,王国权,卢志红,等.发展低碳旅游经济[J].江西科学,2010,28(3):411-415.

[6] 高自然,任苏.关于农家乐健康发展的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09(19):382-383.

[7] 李琳桂.“农家乐”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5(5):151-152.

[8] 王兵,罗振鹏.对北京郊区乡村旅游服务满意度的调查与思考[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4(4):38-43.

[9] 马东跃.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1(7):204-208.

[10] 李琳桂.体验经济时代的“农家乐”旅游的发展对策[J].文史博览,2005(14):72-73.

[11] 张明川.关于提升“农家乐”旅游文化品位的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10(22):147-148.

[12] 姚海琳.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以北京为例[J].商业经济,2009(10):101-102.

[13] 北京市旅游局.乡村旅游“北京模式”研究[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10.

[14] 邵泽慧,黄敬.京郊民俗游一年赚了7个亿[N].北京晚报,2005-11-10(01).

[15] 姚春霞,方立强.密云乡村旅游发展探悉[J].科技创新导报,2008(1):64.

[16] 王萌.密云建成首个低碳旅游区[N]. 北京娱乐信报,2010-01-20(05).

[17] 杨世彬.北京市平谷区民俗旅游业发展状况调查[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07,21(5):21-24.

[18] 耿红莉,郑爱娟,马丽.延庆县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思考[J].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09,23(4):12-16.

[19] 魏明俊. 三大板块扮靓怀柔渤海镇[N].中国旅游报,2011-03-16(14).

[20] 刘啸.低碳旅游——北京郊区旅游未来发展的新模式[J].北京社会科学,2010(1):42-46.

[21] 陈欣,马莉,董珊薇.农家乐旅游经济发展的SWOT分析——以西安市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10(28):151-153.

[22] 刘文玲,王灿.低碳城市发展实践与发展模式[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4):17-22.

[23] 廖军华. 浅析当前中国农家乐旅游的发展[J]. 湖北农业科学,2009,48(9):2322-2324.

[24] 李环.湖州市“农家乐”发展现状调查与思考[J].上海农村经济,2009(6):41-43.

[25] 谭锦,程乾.论低碳旅游景区评价体系构建——以四川贡嘎燕子沟景区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10(11):117-119.

[26] 黄文胜.论低碳旅游与低碳旅游景区的创建[J].生态经济,2009(11):100-102.

[27] 刘啸.低碳旅游——环境经济价值实现的新方向[J].科技创新导报,2010(16):137-138.

[28] 刘芳.低碳经济背景下河南省旅游业发展的建议[J].科协论坛,2010(5):113-114.

[29] 李小明,张兆干,林超利.基于低碳经济背景下低碳旅游社区的构建研究——以江苏省丹阳市飞达村为例[J].河南科学,2010,28(5):626-630.

[30] 路紫,蒋清文,刘武琼.环京津休闲旅游带低碳旅游经济发展[A].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10年度京津冀区域协作论坛论文集[C].北京,2010.

[31] 王辉,宋丽,郭玲玲.低碳旅游在海岛旅游发展中的应用与探讨——以大连市海岛旅游为例[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0, 27(5):76-79.

[32] 安微娜.论低碳旅游与社会责任[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11, 24(1):122-124.

[33] LB/T 015—2011,绿色旅游景区[S].

[34] 刘啸.论低碳经济与低碳旅游[J].中国集体经济,2009(13):154-155.

[35] 侯文亮,梁留科,司冬歌.低碳旅游基本概念体系研究[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2):86-89.

[36] 雷琼.低碳旅游景区管理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0(16):46-47.

[37] 吴莹.倡导低碳旅游——旅行社发展的新契机[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7):36-37.

[38] 李扬帆,王志旭.浅谈低碳旅游[J].旅游经济,2011(2):79-81.

[39] 杜宗斌.乡村低碳旅游发展路径分析——以浙江湖州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375-376.

[40] 金姝兰,金威,徐磊,等.环鄱阳湖区域低碳旅游规划设计[J].生态经济,2011(1):149-152.

[41] 黄文胜.巴马旅游实施低碳旅游模式[J].今日财富,2009(10):104-105.

[42] 丁红玲,武媚.基于低碳理念的桂林旅游发展初探[J].市场论坛,2010(9):81-82.

[43] 浦云.构建四川低碳旅游体系设想[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10):10-12.

[44] 郑琳琳,林喜庆.试论“低碳旅游”模式的构建——气候变化条件下旅游业的应对[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40-43.

[45] 李玉清.基于清洁生产的低碳旅游开发模式探析[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0,26(9):862-864.

[46] 谢传胜,徐欣,侯文甜,等.城市低碳经济综合评价及发展路径分析[J].技术经济,2010,29(8):29-32.

[47] 曹会林.浅议低碳旅游与旅游企业的低碳举措[J]. 价值工程,2010(4):31.

[48] 陈贵松,陈小琴,陈秋华.低碳经济下森林旅游业发展探讨[J].林业经济问题,2010(30):56-64.

[49] 汪宇明.倡导低碳旅游,推进发展方式转型[J].旅游学刊,2010,25(2):11-12.

[50] 萧歌.倡导“低碳化”旅游方式[N].中国旅游报,2008-01-11(04).

[51] 王润,刘家明,田大江.基于低碳理念的旅游规划设计研究 ——以福建省平潭岛为例[J].旅游论坛,2010,3(2):168-172.

[52] 蒋小华.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研究——以昆明市西山区团结镇为例[J].中国商界,2010(12):1-3.

[53] 刘颖,杨嘉琳.三亚低碳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J].中国商贸,2010(29):144-145.

[54] 韩小荣.我国旅游业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10(11):104-105.

[55] 周元春,邹骥.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影响因素与对策思考[J].统计与决策,2009(23):99-101.

[56] 严杰.台湾农家乐经验及对浙江农家乐提升发展的启示[J].新农村,2011(4):5-7.

[57] 郑琦.低碳旅游——低碳城市转型的模式创新[J].学习与探索,2010(4):126-129.

猜你喜欢

低碳农家乐开发
农家乐里去休闲
杜鹃花红农家乐
欢迎来咱农家乐
让农家乐再乐起来
河南方言文化资源的保护及其开发利用的研究
遵义红色旅游开发对策研究
低碳背景下标准化展示道具的设计方法
引发“失败”实验中蕴藏的正能量
基于J2EE和Ionic的ITer学习APP设计与开发
单片机在电子技术中的应用和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