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好声音》模式的广播化
2012-04-29石佳
摘要:文章从时下较火的节目《中国好声音》出发,分析这样一档电视打造的节目搬到广播上来的可能性,以及两者对比的优势与劣势。最终得出结论,做节目要创新,而绝不能简单的复制与拷贝。
关键词:中国好声音;优势;劣势;复制;拷贝
《中国好声音》在这个夏天弱爆了。大人、小孩儿,蓝领、白领,几乎没有不知道“好声音”的。一些这档节目中涌现出来的歌手:如张玮、歌浴森、郑虹、梁博、李代沫、金池等倍受人们喜爱;包括饱受争议的徐海星、黄勇以及哈尼王子等也一下子炙手可热。既便是没有看过《中国好声音》的人,也通过各种主动或者被动的渠道听过他们的歌,比如一些电台会把他们参赛的歌曲下载制作成单曲在音乐节目中播放,还有的,干脆到网上去搜整场比赛,或者部分单曲。论坛、微博、各大网站都有可能把其人其歌置放头条或者醒目位置。总之,这个夏天,《中国好声音》搅动了华夏大地。
这是一种好的节目运作模式,与此同时,带来的是广告运营的巨大收入。而明年,广告费用还在提升,其收益自是水涨而船高。拿资本运营专家的话说,“这档节目有着不可低估的未可利好预期”。那么,如何把这种有着非常可观预期的模式挪移到广播中来?有没有可能性?如何具体操作呢?《中国好声音》广播化过程中的优势劣势分别是什么呢?
首先,任何好的模式都可以“套用”,这一点毋庸置疑。并且,广播操作《中国好声音》有着一个先天的优势,就是“省”去了那四把“需转”的椅子。“好声音”是这档节目的主打牌,不看你的出身,不问你的背景,不注重你的相貌,就是“以声取人”,声音就是你致胜的唯一法宝。而这一点,有哪一媒体或者平台能与从来只靠声音取胜的广播相提并论呢?歌手打进电话唱歌,评委对其“一无所知”,这次是完全看不到的,就像学校的“闭卷考试”一样。当然,即便是浙江卫视的《中国好声音》声称透明、公平,事实上,也有很多环节饱受诟病;那么,广播化的《中国好声音》能不能完全做到公平、透明也未可知。不过,并不关键,只要做到90%以上公平,公众就尚可接受。这样的话,每一期节目定一个小时,报名者在导播处登记真实资料。不论他是不是曾是歌手,不管他可否曾在夜场走穴,“声音好”是唯一的门槛和条件。这样,经过海选,进行预赛,进而决赛。最终评出本赛季“中国好声音”。
第二个优势:制作成本极大降低。浙江卫视的《中国好声音》耗资巨大人所共知。因为电视传媒自身特色决定,灯光、舞美、摄像……一系列环节,处处需要花钱。而广播制作成本一向很低,尤其前期海选,预赛阶段,几乎不用过多投入。当然,请中国目前演唱领域的“大牌”,这个成本是无论如何不能免省的。《中国好声音》某种角度上也极大的依赖着几位“导师”效应在取胜。几位导师的调侃、争夺,都是这档节目吸引受众的噱头。他们亦怒亦嗔亦哭亦笑,甚至比歌手本身的演唱更能成为焦点。为何几位导师会有如此“卖力”的表现,这也是值得“后来者”关注的,因为,要让他们的收益与节目效(笑)果挂钩,就像成立一家公司,你分给他一部分股权,让他知道,多出力,多收益,也有自己的一份,则他自会主动出力。因此,这个收益分配模式也是无论如何要搬移过来的。
第三个优势:广播的海选和预赛都可以“不伤筋不动骨”地完成,也就是,参与者无论家居何地,打个电话就能参赛,他自身的参与成本也降低了。在对结果并不能“十拿九稳”的情况下,参与成本越低,参与受众就越多。民间有很多“高手”,但是,往往这样或者那样选秀都要有非常必要的基础性投入,而即便这样“基础性”的投入也有一部分人拿不出。所以,还有很多“好声音”被档在了门槛之外。发掘真正的好声音就要剔除一切阻挡因素,让“好声音”都有机会有平台。
诚然,《中国好声音》广播化有期不容忽视的劣势:
首先,四把导师的椅子不转了,就缺少了一些悬念。《中国好声音》的好看,某种角度上恰是那四把椅子的转与不转所带来的。正是那四把椅子制造了很多的“可能”与“不可能”。在前三场导师选学员的过程中,差不多好与较好的声音都成了某位导师的学员,但中间那两三场,即便观众觉得非常好的声音,导师们迟迟也不转过来。而最后那场,有几个名额空缺的时候,导师们又在剩下的学员中“匆匆”补了缺。这其间,因为没有“占据”较好的场次或者排序,我们认为的“好声音”与决赛失之交臂。但没有关系,如果完全以“水平”论高下,这个节目似乎也就缺少了看头。恰恰是有很多外在的客观因素与变数的存在,反倒增加了这档节目的吸引力。广播节目没有这四把掌握全场的椅子,这是一大缺撼与不足。
其次,视觉的冲击力缺失。一直以来,电视强于广播的地方就是它有视觉上的冲击。弱化了声音后,强化了画面的效果,对人与物的呈现更加立体化了。歌手们虽然背对着导师,但却是正对着观众,所以,我们仍然能透过声音看到很多声音之外的东西。舞台与场面的呈现,导师们的“窃窃私语”和“争论不休”等都尽收眼底,这反倒恰恰让人“耳目一新”甚至“忍俊不禁”。这样的效果是需要视听同步才有实现的。而广播就难以实现这样的“笑”果。
再次,大投入带来大产出,一定是这样,这也符合经济定律——尤其在选准一个好项目之后。虽然可以不问参赛者的出身背景,不管他们的衣着打扮,但是,但凡上台者,没有一个是衣冠不整,完全“家居”素面的。所以,给我们的是不可避免的“美”的感受。尤其再有一部分光着脚的,带着面纱的,就更让节目充满了神秘色彩与煽情因素,这些,都恰恰是引起受众关注的焦点与关键。虽然我们不知道这种情节是不是包装设计出来的,但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样的包装与设计非常能抓人眼球。
事实上,把一档在电视上火了的节目搬到广播上,并不像分析一个优劣势这般简单。事实上,在倡导创新发展的今天,这样的复制与拷贝也缺少新意,甚至是自取其败。而眼下,这样的复制拷贝却遍地都是,源头就是,“创新”资源有限,创新源泉并不能做到源源不断。
作为一种商业模式,文化与创意类的产业是时下的朝阳产业。谁能想出好的主意,创意出花样翻新的节目样态,谁就是大赢家。而复制拷贝别人的,往往注定生命力短暂。但也要坚信,激情无限,创意无限,好节目的层出不穷正是在证明这一点。
(作者简介:石佳(1982.1-),女,中级,勃利县广播电视局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