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生物课外实践活动初探

2012-04-29张华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2年20期
关键词:课外学会生活

张华

在多年的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我对生物课外实践活动做出了一些初浅的探索。我们知道: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有着来自生活、学业等方面的困惑,他们更希望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来探究未知领域,获取新知识。作为生物教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年龄特点,转变教学观念,尝试新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探索一系列课外实践活动形式,在活动的过程中体验、感悟、获得经验,最终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提高课外实践活动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

一、走出课堂,探索课外实践活动的形式

让教育走出课堂,让校园、家庭、社会共同发挥教育功能,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课外实践活动强调的是学生的亲身经历,重视的是学生的体验、感受。《新课程标准》指出:“要积极开发并利用校内外各种资源,让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我们通过多种活动形式,在生物课外活动中开展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性、自主性、创新性为主要特征的系列活动。

(一)个人自动

学生每参与一次课外活动,就要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多种媒体收集信息,以获取相关知识,并且亲身实践,使学生形成了主动积极的学习态度及良好的学习方式。为此,七年级上册的“生态系统”、七年级下册的“人粪尿的处理方法”、八年级上册的“陆地生活的动物”“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发酵现象的演示”“制作孢子印”和八年级下册的“设计一个旅行小药箱的药物清单”“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等活动安排学生个人独立完成。在完成的过程中既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实验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积极思维,驾驭知识的综合能力。

(二)小组协作

课外实践活动不同于课堂教学,旨在通过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他们在兴趣盎然中丰富完善知识结构,提高综合能力。其中组织小组协作开展实践竞赛不失为一种良好途径。如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扦插成果展:八年级下册中的“扦插材料的处理”的教学中主要让学生学会处理扦插材料的方法,而准备插床、扦插、水肥管理等更多的任务留给学生小组课后完成。大约一个月后,再在课堂进行小组扦插效果的评定。由于学生的好胜心理,学生通常会把最好的一面展示给同学和教师。这样会使课堂活动之外的真正探究因这份好胜心而更加丰富多彩。另外,七年级上册的“认识周围的生物”、七年级下册的“食品安全”和八年级上册的“动物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等都可以通过小组协作来完成。

(三)师生互动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设计活动过程,准备活动所需器材,实践、操作过程,并记录观察现象、数据,完成实践成果报告,得出活动结论,在此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如:七年级上册的“绿色开花植物的结构层次”、“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八年级上册的“饲养和观察蚯蚓”,八年级下册的“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等活动可安排师生互动。在这些活动课中,师生交流机会增多了,彼此间相互了解、相互沟通,从而保证了活动继续开展和教学的顺利进行。

二、走向社会,提升课外实践活动的能力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积极开发并用校内外各种资源,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提升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作为教育者,必须引领学生获得轻松参加活动的体验和经验,使他们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的整体认识;教会学生关爱大自然,并主动地参与社会生活,最终服务于社会。

(一)多做社会调查

社会调查是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就社会发生的某一现象进行调查,弄清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及解决方法的一种研究策略。是学生走近社会,感受生活的极好形式,可以加强学生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乐于思考、勇于实践的能力。

资料:“人类活动正在使许多水域环境遭到破坏,工厂和生活污染物的排放,农田中农药和化肥随雨水进入水体等,使许多水生动物大量死亡。”我们家乡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吗?怎样改变这种现状?鉴于这个问题,我就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着手开展了“调查——访问——讨沦——写出调查报告——给政府的倡议书”这一系列的调查活动,通过这种社会性的调查活动,让学生走进社会大课堂,了解社会的现状,认识周围的生活环境,让学生体会参与社会服务的意义,熟悉各种社会资源,从而增强学生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也使学生不但对环境污染的知识有更清晰的理解,同时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社会调查的基础上得到提升。

(二)角色扮演——争做“爱绿、护绿”的使者

现在的学生心理素质太差,经不起挫折和失败。作为教师,我们更是深知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的道理,只有让学生真正走到社会中去,在大千世界里找到一个岗位,扮演一个角色,获得一份更为真实的感受,才能为他们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如:七年级下册“植物的开花和结果”中,让学生明确:绿色植物经过开花、传粉和受精,结出果实和种子。从而承载生命的希望。从整个生物圈来看,几乎所有的生物都直接或间接依赖于绿色植物而生存。我们要用感恩之心来回报绿色植物,争做“爱绿、护绿”的使者。

总之,生物教师要创造条件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走向社会,让他们探索一系列课外实践活动形式,开展一系列探究性课外实践活动,在活动的过程中体验、感悟、获得经验,最终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提高课外实践活动的能力,从而适应新课程理念的需要,顺应时代的召唤!

(责任编辑贺蕾蕾)

猜你喜欢

课外学会生活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学会分享
漫生活?阅快乐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学会分享
转动小脑瓜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