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交易的民间高手
2012-04-29仇晓慧
仇晓慧
在上海ETF指数投资与交易高峰论坛上,我遇到了一个叫Joseph Ho的瑞士信贷ETF部门负责人,他跟我提到,韩国是全球第二大期货市场,他们做高频交易很成熟。但中国的期货市场规模并不大,高频交易也并不成熟。我想起前不久自己遇到的一些民间团队。中国高频交易者很多出现在民间,但他们确实有不少烦恼。
我不久前就认识一个低调的高频交易团队,主要的运作方是韩国人。中国代表是个叫崔文哲的年轻人,他的长相乍看起来也有点像韩国人,但他其实是长于长春的朝鲜族人。
崔文哲在2000年就开始投资股票,然而,景况并不如意,他在韩国寻找机会的时候,偶然遇到了一群20来人做高频交易的韩国团队——SKY投资咨询。在券商圈,有个默认的事实是,韩国是金融衍生品最发达的国家之一。2011年,韩国金融衍生品的交易合约达到38亿美元,而欧洲金融衍生品发达的德国仅为14亿美元。
他们做的是典型的程式化交易,使用的是acculating trading(算法交易),主要的方式就是根据过去的历史数据进行统计,用机器人进行积少成多的收益捕捉。他们与上海当地的一家券商开展合作,程序交易的运作效果非常理想,一天交易4至5次,大概率地锁定利润。这个团队目前在国内有2个人定期调整系统,2011年的收益率在50%以上。
在国内进行高频交易的除了韩国,做得好的还有一些来自俄罗斯、美国。据说申银万国期货公司有个宽客会,见过不少这样的团队。
据他们所说,这些人的特点是大多都很年轻,30岁左右的样子。有的人是白天在银行工作,有的人在大学做老师,他们都想通过自己对金融的理解与编程技术,以程式交易的方式赚取可靠的利润,有的人比喻说,做高频交易,就是让赚钱变得像在ATM机提钱那样容易。
然而显然,当前国内环境令这台ATM机并不怎么通畅。
一方面,首先资金量不能太大,他们手里的资金不超过1000万,因为当前的高频策略的成交量并不高。比如1000万的资金,成交量只有200万,那只能靠200万去实现利润。如果要提高利润率,那就没必要放太大资金。我认识一个从加拿大回来的高频交易者,当前他们最大的账户资金是3亿元。他是个私募,他说,如果募集到更多资金,只能再成立3个亿,这是他那套系统在国内能做到的最大资金量。
另外,自2011年上海期货交易所推行异常交易限制后,不少高频交易的宽客们发现有点麻烦,比如文件规定异常交易行为中,明确提出,“客户单日在某一合约上的撤单次数超过500次”、“单日自成交次数超过5次”,都可能会面临5年不能入市的惩罚。这让国内的高频交易者只能更精准地交易,无法做到像一类国外高频交易公司,达到纳秒级的交易频率。
还有一个很明显的瓶颈是手续费太高。这对跑交易量的高频交易者可能是比较致命的。当前,中金所规定的手续费是万分之零点五。有些交易项目的手续费更高,比如橡胶,从每手5元提升到50元。这也就意味着,对高频交易者来说,如果他每天做一万手橡胶,一天必须赚到50万元。然而,在国外,做高频交易的交易者几乎可以忽略手续费,因为资金量超过一定规模,经纪公司只是象征性地收取几美元、十几美元,因为他们主要依靠服务费盈利,这对专业投资人也非常便宜。高频交易者只用关心如何在程序中降低买卖价差与冲击成本。所以国内高频交易者只能通过分帐户等手段进行规避,但无法跑太多资金。
所幸,当前不少券商为了吸引这些私募与民间高手,都纷纷开辟了比较快速的管道,提供了不错的硬件设备。
我发现有一个规律——国外有不少高频交易的高手,先从ETF做市商开始,然后逐渐发展了更全面的交易体系,还有一些是类似于从期货开始,然后慢慢发展成CTA高频交易者。国际上有一个叫Tom Dorsey量化高频交易高手,在做高频交易之前,在美林证券做过5年交易员。或许要成为一个出色的高频交易者前,最好自己本身也有相当成熟的交易经验。虽然国内的高频交易私募还不是特别成熟,但已有几家浮出水面,主要都在期货领域,随着限定的一些放开,高频交易类型也会成为未来私募的一个重要风格。